老北京兒

說到北京,我能想到的第一個詞兒就是“老北京兒”。實話說,北京稱不上“老”字,與周秦漢唐古都長安比起來,北京算是一個后起之秀。 不過,當我思索這篇文章的時候,還是愿意稱呼他老北京。北京是中國自元以降的都城,南京國民政府是個例外。那時候,老北京被北洋軍閥和后來的鬼子占了。 本來準備去南中國的羊城的,只可惜,病毒肆虐,轉(zhuǎn)而到了北中國的皇城。 去之前,對這個城市有很多的印象,最深刻的印象自然是皇城根兒的氣派,畢竟,元明清的皇帝與進京趕考的教員都在老北京處理中國的政務(wù)。 除了老北京的威嚴霸氣之外,對老北京的印象就是小學語文課本里北京人的名篇佳作了。如今想起來,課本里的北京人有著天子腳下獨有的傲氣,也有安土重遷的鄉(xiāng)土情意,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北京人愛吃辣白菜,忘記是哪個作者寫的了。 這是我去之前,對北京城的大略印象。 陰雨霏霏,端午后淅淅瀝瀝的小雨洗刷著北京城。飛機明顯的持續(xù)性下滑,卻沒有看到星星點點的燈光。 從大興機場走出來,身子上沒有一丁點兒的雨水。北京城是一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大興機場修建的位置距離北京城已經(jīng)有段距離了。 老北京的司機師傅一路高速,穿過3個高速收費口,終于進入了五環(huán)??粗放缘闹甘九?,想起了岳云鵬的五環(huán)之歌。路燈密度和燈光強度宣示著我們距離老北京已經(jīng)越來越近了。 想著隨便找了個燒烤店,填飽肚子明天開始對老北京的探索。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十八線小縣城的人,吃飯途中,覺得北京人的夜生活也是挺滋潤的。最起碼,在我的老家,很少有年均50以上的人,在凌晨擼著串,喝著酒,肆意的劃著拳。 昨兒個太累,醒來發(fā)現(xiàn)沒有預約故宮的門票。只能改換行程。 老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在北京,我沒有先去紅磚黃瓦的皇宮大院,而是去了北京世界公園。 都說中國人的模仿能力強,這就去瞅瞅。世界公園,顧名思義,把世界各個國家民族的標志性建筑以原型壓縮比例放置在公園內(nèi)。 公園內(nèi)按照七大洲的板塊劃分,羅馬斗獸場,雅典衛(wèi)城,德國城堡,艾菲爾鐵塔,波斯波利斯宮殿,烏爾石門,埃及金字塔,孟菲斯神廟,白宮等等。 上述這些建筑各有特色,基本上還原了原建筑的特點,在細節(jié)處的處理也很考究。遠觀可以一眼瞧出其名字,近觀也能發(fā)現(xiàn)細節(jié)處的精致。 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世界公園里的另外兩個建筑,二者之間隔河相對。不知道公園建筑工程師是否有意為之,正好告訴世人,這兩個建筑有著幾千年的“隔閡”。
河東邊伊斯蘭教的金頂清真寺與西邊的圣保羅大教堂。金頂清真寺非常的小,較原建筑壓縮的比例較大。我沒有近距離看,從河對面能夠清晰的看到金頂清真寺上方的星月標志,只不過,星與月之間的角度與距離有點兒誤差。拱門右扇半開著,可實際上,金頂清真寺的門是最難開的。 圣保羅大教堂是一處包括教堂與廣場以及基督教圣人墻的連續(xù)性建筑群,并非金頂清真寺那樣,僅僅是一個清真寺。意大利國內(nèi)之國,梵蒂岡的標志性建筑就是圣保羅大教堂,很多人關(guān)注點在于圣保羅大教堂內(nèi)部的精致雕塑與建筑,我個人更喜歡圍繞廣場的那些個圣人雕塑。 在離開世界公園之前,我發(fā)現(xiàn)了圣索菲亞大教堂,也就是阿亞索菲亞清真寺。估計建筑師也對這個建筑費了點兒腦筋,索菲亞是東正教的象征,后來,成為阿亞清真寺。按理說,這就應(yīng)該是西亞建筑了,應(yīng)該放在亞洲區(qū)。結(jié)果,這個建筑在歐洲區(qū),估計,和土耳其的脫亞入歐的國策有關(guān)吧,畢竟,現(xiàn)在索菲亞既不是基督教教堂,也不是伊斯蘭清真寺了,而是博物館,或者說是埃爾多安的一張民族宗教牌了。 離開世界公園恰是中午,簡單吃了點,就去了天壇。 天壇是封建時期的老北京僅次于紫禁城的禮制建筑,無論是規(guī)格還是天人合一的中國宗教理論,天壇的禮制地位還隱隱壓著紫禁城一頭。 紫禁城是紫薇星下凡的天子居住的地方,而天壇是天子在重要節(jié)日祈禱上天的地方。封建時期的中國作為一個典型的農(nóng)業(yè)文明國家,相當重視與“天”的溝通。 祈年殿,天壇的主體建筑。三層琉璃瓦緩緩向下傾斜,下方的圓形建筑與圓形臺階和琉璃瓦形成一個非常規(guī)整的圓形建筑群。 古人云:天圓地方。 天子向上天祈禱來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地方,必須是規(guī)整的圓形。 君權(quán)神授的儒家君臣理論體系中,九五之尊的天子有著獨一無二、唯我獨尊的霸氣。然如此豪邁的皇帝也只能自稱自己為“天子”,中間省略了一個字,也就是“天之子”。
皇帝在祈年殿的誠心祈禱,齋心懇求。自然能夠與天溝通,故而,祈年殿的恢宏也就無可厚非了。 祈年殿不可進,這種木制建筑其保護系數(shù)自然是極高的。今日的祈年殿是光緒年間重修的,天雷勾地火,祈年殿化作草木灰。重建后的祈年殿與之前的祈年殿相比,沒有外觀上的變化。我從原來照片與現(xiàn)在的對比,發(fā)現(xiàn),祈年殿頂部的三層琉璃瓦有一點兒下垂。 祈年殿算是中國古典文化與帝王禮制在建筑上的一次完美結(jié)合。內(nèi)部四根承重柱子象征著春夏秋冬,與其他的梁共同組成十二時辰,二十四星宿,三十六天罡。建筑全部圍繞著農(nóng)業(yè)文明,并嚴格遵循帝王禮制。 祈年殿以南就是皇穹宇,一般人沒聽說過皇穹宇,皇穹宇的圍墻應(yīng)該就是人盡皆知了,這就是回音壁?;匾舻囊笫菄鷫^對的圓潤順滑,符合聲音傳播的規(guī)律。不過,今天的回音壁沒有回音效果了,人為破壞再加上自然侵蝕,回音已成為絕唱了。 下了圜丘,走一段水龍脈中軸線大道就出了天壇了。天壇祭天,地壇奠地。此行沒有去地壇,歸途中回憶起史鐵生先生的《我與地壇》,儼然,無論天壇多么的恢宏,史鐵生的一篇文章就讓我記住了地壇和地壇里思考的男人。 下一站去了什剎海,什剎海是由一系列海子組成的。什剎海的海字是蒙元時期的蒙古人取下的名字,居住在哈拉和林的蒙古大汗們,見到北京城里面連續(xù)不斷的水域就稱之為海子。 從什剎海的東邊進去,剛剛好看不見那個大白塔,白塔是佛教的宗教建筑,在青黃兩教共存的五臺山也有一個大白塔,和這個的整體形狀是一致的。 海子以北和南鑼鼓巷無縫銜接,這條赫赫有名的胡同巷子是當下的商業(yè)街,這條街的商業(yè)氣息相當?shù)臐夂瘢瑵夂竦綗o法言語,也去過許多的商業(yè)街,西安的回民街,洛陽的小吃一條街,在那里還有一點當?shù)氐慕ㄖ攸c,商業(yè)氣息中隱隱裹挾著一點點人文氣味。老北京的南鑼鼓巷就剩下兩邊翻新的四合院建筑,以及包夾著的胡同似乎在追憶著老舍先生怎么也舍不得離去的老北京了。鑼鼓巷本來是老北京人敲鑼打鼓的熱鬧場所,在現(xiàn)代文明的交融之下,鑼鼓這種傳統(tǒng)的樂器,在南鑼鼓巷連影兒都沒有,倒是見了幾個拉丁人長相的外國人賣老舊的歐洲樂器。既然有南鑼鼓巷,就一定有北鑼鼓巷,北邊倒是還好一點,沒有這么厚重的商業(yè)氛圍。 原元丞相托克托官邸,后來更名為護國寺。蒙元皇帝忽必烈與藏傳佛教薩迦班智達之間以宗教為紐扣,把兩個民族深深的連接在一起,薩迦班智達把整個西藏都歸于蒙古人的控制之下,而蒙古人則徹底皈依了藏傳佛教。我去的時候,護國寺正在整修,在護國寺周邊吃了老北京炸醬面。三三兩兩的黃瓜蘿卜絲兒,濃稠到干巴的老北京炸醬,配上底下略微有點硬的面條兒,一碗不甚美味的晚餐就這樣對付過去了。 王府井,這里本來是燕王朱棣遷都北京之后,安置朱家王爺們的地方,朱家的王爺們在這里居住著,后來,因為各種原因,王爺們紛紛離開了這個棲身之地。如今王府井一個差不多點的店鋪,一年的租金就得一百多萬。王爺們?nèi)掠兄膊恢骱胃邢搿?與南鑼鼓巷類似,王府井也是一條商業(yè)氛圍濃厚的大街,與南鑼鼓巷唯一的區(qū)別就是,這里完全就是高樓大廈,水泥混凝土澆筑的鋼架結(jié)構(gòu),搭配著整棟樓的玻璃窗戶。完全沒有一丁點老北京的味道,北京作為世界頂尖國家的首都,王府井與紐約也差不多了。 燕山山脈是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之間的分水嶺,這條不怎么高的山脈,就兩大屬性的民族分界來說,燕山山脈并不合格,尤其是北京面對的不僅僅是北邊的游牧民族,還有東北邊的漁獵民族,在封建社會最后時期,以燕山山脈為邊界的三個屬性的民族依次成為中央之國的統(tǒng)治者。 燕山山脈不高,好處是山脈縱深還可以,簡單點說就是山脈夠厚,只要依托山脈分水嶺修建長城,與周邊山體形成縱深防御,就可以很好的做好防御工作。八達嶺長城段是中國長城里面知名度最高的長城,數(shù)十位國內(nèi)外首腦紛紛踏上八達嶺,更是給這段長城增加了不少的知名度。 在八達嶺山腳下,當?shù)氐穆糜谓榻B者也大多以這個作為噱頭吸引人們登長城,而沒有深挖長城真正的價值。無論長城是不是從太空能夠識別出來,都不能忽視長城的價值。 長城最厲害的并不是其長度和規(guī)模,而是,以長城為依托,在長城之北修建臺樓作為弓箭發(fā)射口,火油、滾石、巨木的攻擊點,再在臺樓之北深挖溝壑,挖出的土方就近壘砌成一道擋馬墻。 如此三層縱深防御體系,點面線立體式攻擊,交叉角度射擊。以龐大的長城規(guī)模為主體,各級依次因地制宜的構(gòu)筑多層進攻點,才是長城的威力所在。很多人唱衰長城,實際上,他們只看到了長城防御的一面,而沒有看到長城其實是攻防兼?zhèn)涞能娛鹿こ?。孫子兵法中的不動如山、動如脫兔,就是最好的注腳。 登上八達嶺長城上,小歇片刻。抬頭遠眺,就能夠看到北方巨大的官廳水庫,水庫的水就是南水北調(diào)調(diào)過來的水。之前看到過好多報道長江庫區(qū)的文章,人們的關(guān)注點一直在南水的取水點,庫區(qū)人民拋棄了生活了幾千年的老家,集體以縣鄉(xiāng)的形式搬家到東南沿海地區(qū)。 北調(diào)的水庫庫區(qū)何嘗不是,北邊也需要一個巨大的盆地來存放調(diào)過來的水資源,從八達嶺遠眺官廳水庫,那邊的城鎮(zhèn)也呈現(xiàn)出現(xiàn)代化。官廳上方的天空非常的藍,沿著水庫,安裝了近百個風力發(fā)電機,風扇旋轉(zhuǎn)速度還挺快。 八達嶺走了個來回耗時一個半小時,這算慢的了。導游跟我們說,喬丹上八達嶺就用了17分鐘。從八達嶺下來,轉(zhuǎn)而去了最重視長城修建工作的皇帝們的陵園。大明朝是封建時期最重視長城的王朝,這與其立國姿態(tài)有關(guān)系。明長城也是中國歷代長城建筑最牢固,最精美的。 明十三陵的選取位置非常的討巧,坐北朝南,正處在北京城中軸線土龍脈的龍首位置。從風水上說,明十三陵陵區(qū)的所在位置是中心,中心兩邊的山脈游走起伏,宛若兩條游龍一樣,左右還大致呈現(xiàn)出一種對仗的形式。從整體來看,就像是明十三陵兩邊的護衛(wèi)一樣。最后抵達明十三陵門樓的時候,看著十三陵后面驟然拔高的山脈,一個大致類似于龍椅的形狀就出現(xiàn)了,朱棣的長陵就座落在十三陵的中心位置。 朱棣是紫禁城的開創(chuàng)者,活著的時候生活在紫禁城的龍脈上,死了也依然躺在龍脈上。風水在中國古代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從某種角度來說,已經(jīng)成為中國古代帝王禮制、宗教傳統(tǒng)的一部分,關(guān)系著人們從生到死的方方面面。我本人是堅定的無神論者,看著古代帝王們?yōu)榱松烙埠惋h渺的風水扯上關(guān)系,一切王侯霸業(yè)都化作塵埃了。 來回八達嶺的路上,途徑北京金融街。據(jù)說這條街是北京最有錢的街道,看著街道兩旁沒有絲毫的凡間煙火氣息。灌木帶把公交車道,自行車道、人行道統(tǒng)統(tǒng)分割出來,顯得街道上的車流非常的流暢自然。 金融街上滿滿當當?shù)亩际侵袊母鞣N銀行大廈,當中最掙錢的就是建設(shè)銀行。建設(shè)銀行的位置原來是清朝的停尸廠,這個位置自然是不甚好的,建設(shè)銀行的主體建筑顏色是純黑色的,黑的不自然的那種顏色,銀行頂部還有一個橢圓形的類似于蓋子的建筑蓋在銀行上面。這個建筑就像一個香爐一樣,在銀行正前方還有三根旗桿,旗桿顏色是白色的,一樣高,頂部沒有旗幟,就像是給香爐供奉的香一樣。 鳥巢與水立方都是通體用鋼筋結(jié)構(gòu),這種純粹的現(xiàn)代化建筑,我不甚喜歡,就在車上遠遠的看了看。不過,從這兩個建筑的造型也能夠看出來中國人的古典宗教的文化遺傳。鳥巢是圓形的,水立方是方形的。正好就暗合中國的天圓地方的思想。 恭王府與紫禁城一樣都是北京旅游管理局直接管理的部門。紫禁城是皇帝禁苑,恭王府作為一所私人的建筑并列其中,由此可見恭王府的地位和價值。 一座恭王府,半部大清史。 恭王府前后兩位主人,分別是和珅與奕欣。恭親王是洋務(wù)運動的滿清代表,正是在恭親王的大力支持下,李鴻章等人的洋務(wù)運動才沒有太大的阻力,間接的促進了中國的近現(xiàn)代。 恭王府最出彩的時候是在和珅時期,和珅時期,是十八世紀全世界的首富,時值康乾盛世的最巔峰,和珅的斂財之路也達到了最高潮。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之財富可見一斑。 和珅的財富就直接藏在他自己的家里面,就在他睡覺的地方。在百米長的臥室下方,打了一道一米二的隔間墻,每一段隔間上方都有一口窗戶,數(shù)十個窗戶相鄰的竟然沒有一個一致的,由此,就能夠有效的管理不同的窗戶下面放置不同的財寶字畫。 穿過恭王府主臥室,就是和珅的后花園,魚池形狀是一只蝙蝠,魚池上邊一顆搖錢樹,搖錢樹動,無數(shù)的錢葉子灑落在蝙蝠聚寶盆里面。說到蝙蝠,恭王府里面有一萬個福字,9999個就是無處不在的蝙蝠木雕,遍布亭臺樓閣。后花園中心是一座巨大的假山,假山內(nèi)部安置著康熙皇帝親自手寫的天下第一福。手寫稿拓碑之后就毀了,福字碑就在和珅的后花園里面。
先看了恭王府里和珅的后花園,再去看紫禁城里皇帝的御花園,真心覺得和珅的家與皇帝的紫禁城相比也不遑多讓,真是一個權(quán)臣。 前門以北是毛主席紀念堂,再北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碑兩側(cè)分別是人民大會堂與國家博物館。再北依次是中華門、端門、午門。過了午門就算是真正進了紫禁城。 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過乾清門進入后三殿:乾清殿、交泰殿、坤寧宮。這些建筑就是皇帝過重大節(jié)日和處理朝政的地方。坤寧宮是皇后居所,坤寧宮兩側(cè)分別就是東西六宮。坤寧宮以北就是皇帝的御花園,御花園里假山居多,亭臺點綴期間,建筑大多對稱。御花園這個休息的地方也頗有一番威嚴。與恭親王府的后花園相比,沒有水池荷塘。 在延熙宮外面坐了一會兒,看著后宮兩所院子之間的距離也不是太大。想起看的那些清宮劇,彷佛看到了那些謹小慎微的宮女太監(jiān),一入皇宮深似海,那種小宮女逆襲的爽文,也只有在爽文中才會存在的了。 站在太和殿與乾清宮的前面,忽然就想到了《末代王朝》里面小溥儀登基的場景。小溥儀一臉茫然的站在群臣百官前,不僅僅是清王朝,整個封建社會都已經(jīng)走向了死亡的邊緣。 歷史選擇了溥儀,讓溥儀做一個時代的見證者。他登基時候的個子那么低,估計是看不見遠處的宮殿,最起碼能看見腳下的漢白玉石雕,巨大的真龍飛騰在他的腳下,他那時候應(yīng)該就能夠看見這個了吧。 溥儀成年之后,在紫禁城里面望著外面的世界,就是能夠從報紙上看那些軍閥列強的報道。他那會兒肯定有一顆走出去的心,再加上叛逆時期的情緒,他肯定恨透了這座皇宮大殿。走完紫禁城,我自己也覺得紫禁城就是一座固定的人間瑰寶,是一座無法用等級衡量的鎮(zhèn)國之寶。但是,紫禁城的每一個建筑都太像了,以儒家禮制的規(guī)定,紫禁城的建筑不可逾矩。清一色的紅墻黃瓦,在一個接受洋人教育的溥儀看來簡直太無聊了。再到之后的偽滿洲國皇帝,西伯利亞勞工、沈陽監(jiān)獄犯人、新政府公民。也難怪我的前半生中,溥儀的字里行間都是一副勞累又無奈的自嘲。 從神武門走出來,紫禁城巨大的紅墻于我漸行漸遠,就像97年前,溥儀被趕出紫禁城一樣,幾次回首,紫禁城的墻根越來越小,影子越拉越長。直到紫禁城徹底消失在視線中,所不同的是,我內(nèi)心沒有預想中的巨大震撼,而是意料之外的安之若素。而溥儀則是滿載著不甘心與好幾車的故宮珍寶。 國家博物館是一所珍寶無數(shù)的文物古跡聚集地,強烈建議歷史人文愛好者前往。國博一層是近現(xiàn)代區(qū)域,私以為這部分不是我此行的目的地,所以直接沒去。大家進去右轉(zhuǎn)走到盡頭,下負一層即是中國古代文物部分。 玉豬龍、后母戊鼎、婦好鸮尊、四羊方尊、青銅縱目人面像、吳王夫差劍、秦始皇兵馬俑、金縷玉衣…… 珍寶太多,且都為真品,透過玻璃隔窗,30-50厘米的位置就是鎮(zhèn)國之寶。站在文物旁,仔細品味其紋路走向與整體的布局,有一種莫名的感動,距今幾千年前的古人們的珍寶就在一剎那屬于你。走出國博,不遠處就是人民大會堂,紀念碑與紀念堂。 作為博物館愛好者,在觀賞了國博的文物之后,怎能不去潘家園探索一番。盜墓筆記與古董局中局中反復提及的潘家園,坐落在老北京城西。潘家園里的東西十個得有九個半是假的,建議大家還是遠觀即可,謹慎入手。 潘家園本來就是交易場所,預料中的商業(yè)氣息相當?shù)臐庥簦稽c兒都沒有讓我失望。潘家園的古舊物品大概都是從一處地方進貨的,里面賣的東西都是千篇一律的。只有剛進去那兒的二手書市場是很好的,賣的書籍相當不錯,價格很低,書籍愛好者建議去淘個寶。 晚上吃完飯還早,趁著最后的余暉,去了一趟牛街。牛街,北京城里面的回民聚居地,站在牛街禮拜寺門口,一點兒都看不出清真寺的特點。這個建筑真正的體現(xiàn)了宗教文化與中國式建筑特色的高度融合,從外表看,這就是一座特點明顯的中國建筑,牛街禮拜寺里面是伊斯蘭式的做禮拜的地方。 正好是晚飯過后,稀稀落落的人群陸陸續(xù)續(xù)的走進禮拜寺,我也跟著人群進去看了看。停在做禮拜的房子外面,里面祈禱的人不多,就看見里面很大的四個字“古教清真”。禮拜寺后面還有阿拉伯文的經(jīng)文,必然是古蘭經(jīng)里面的祈禱文。 圓明園是國人的痛,站在圓明園的外面就能夠感受到。這種感覺就像是西安的大明宮一樣,曾經(jīng)輝煌一時無兩的帝王禁地,現(xiàn)在成為一片廢墟。最起碼,大明宮還修復了一個玄武門,而圓明園僅僅剩下一個大水法,還是斷壁殘垣。走在其他的老北京景點的外面,巡邏警衛(wèi)很多,票價也很貴,檢查的很嚴格。而圓明園售票也是自己掃碼即可,不預約直接買票就能進去了。 經(jīng)過清朝歷代帝王的修繕,圓明園成為雨果口中的世界最豪華的皇家園林。只可惜了,兩個強盜,英吉利和法蘭西徹底的摧毀了這個美麗的地方。 一路穿梭前行,終于走到了大水法面前,看著這個從小學語文課本就接觸的建筑圖片,親自看著斷壁殘垣和路邊的雜草,心中的凄涼感從眼珠子鉆進了心窩子。大水法是警鐘,希望警鐘長鳴,勿忘國恥。圓明園沒有了原來的建筑,處處都張貼原來建筑的圖紙,原來的熙春園也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清華大學,圖紙上鮮明的標注著被占區(qū)域,彷佛昭示著圓明園曾經(jīng)的輝煌,也隱隱透露著圓明園今朝倔強的不堪。
頤和園就好多了,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的獻禮和北洋水師的船艦炮彈之間的選擇,李鴻章選擇了頤和園,甲午海戰(zhàn)的慘敗與馬關(guān)條約的巨額賠款,以及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代價,換成了這座慈溪一年十個月都居住的園林。 頤和園徹底就是一個江南園林建筑的異地重建,哪哪兒都是水,整個頤和園都被水環(huán)繞著。這里是一個水的世界,從蘇州街下去,蜿蜒曲折的水畔小路穿過去,乘船度過大半個昆明湖,正是中午,沒有看見十七孔橋的落日余暉。一路回旋,爬上了佛光閣,里面供奉的是萬歷年間所鑄造的千手觀音佛像。 在去雍和宮的路上,就看到正對面的一條小巷子,燈火通明,人潮涌動。我打開地圖一看,看到孔廟與國子監(jiān),以為是剛剛高考中考的人在這個古代神圣的殿堂祈求。 到了雍和宮,大門已經(jīng)關(guān)閉了。這里原來是四阿哥雍正的王府,后來雍正龍馭上賓,梓宮就停留在雍和宮。后來的乾隆皇帝也是出生在這里,出了兩代君王,這里就被稱之為潛龍之所。原來的青瓦換成了黃瓦,成為全國規(guī)格最高的宗教建筑。同時,愛新覺羅家族的宗教傾向原因,雍和宮成為藏傳佛教喇嘛的居所,500個蒙古喇嘛定居也成為定制。 夜光下離開了雍和宮,前往國子監(jiān)、孔廟的方向。結(jié)果,我徹底猜錯了,這里的人潮涌動并不是學子們祈求。而是五道營胡同迎來了大量的外國人在這開店,各具特色的外國酒吧餐廳,沒有南鑼鼓巷的商業(yè)氣息,有一種清醒又別扭的氛圍。這里吸引了大量的外國人,也吸引了大量的中國情侶們??讖R國子監(jiān)無人問津,人們最終還是徘徊在紙醉金迷的世界。 五道營,但看這個名字就能夠猜出來,這里是原來的八旗兵丁駐軍的地方,如今成為老北京少有的小清新打卡的地點。離開北京的最后一站,還是選擇了天安門,默默的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腳下,想起了開國將帥們開挖地基的圖片。中華門與毛主席紀念堂南北相向,典型的中國古典建筑與蘇式建筑在天安門廣場沒有那么突兀。千年來的皇家紫禁城與現(xiàn)代化的建筑彰顯著時代的變遷。 蘇維埃的鐮刀錘子在中國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鋼筋水泥混凝土塑造的蘇式建筑以大刀闊斧的形式在天安門留下了時代印記。粗狂還有點不修邊幅的蘇式建筑就像革命年代的人一樣,一種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的豪邁感從建筑上就可見端倪。 一個北京人和我說,出了二環(huán)線,就不用看了。二環(huán)外的一切和你的老家的城市一摸一樣,全都是高樓大廈和柏油馬路,工業(yè)文明的近代化歷程越快,中國古巔農(nóng)業(yè)文明的氣息就越來越少了,那些頗具人文氣息的東西就逐漸的消散了。 是啊,這里已經(jīng)不是老北京了。最起碼,已經(jīng)不是我印象中的那個老北京了。最起碼,已經(jīng)不是我文章題目中的那個“老北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