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排名前1%的孩子,是靠天賦還是靠努力?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物理成績不理想是因為沒有優(yōu)秀的物理基因,孩子的天賦不行。而班級里或者別人家那些物理學霸都是因為“天賦異稟”。
就高中學習而言,不管是物理還是數(shù)學想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靠的是學習方法,靠的是堅持不懈的努力,而不是虛無縹緲的“天賦”。
如果說學習方法是一種天賦的話,那物理學習確實需要天賦。有句話說的是:賽道不對,再怎么努力也跑不到終點,拿不了冠軍。
今天就給學生和家長分享幾個高中物理學習屢試不爽的學習方法。
⒈、定義、概念(必求甚解)
不管孩子目前的成績是滿分還是30分,第一要義的就是定義和概念,這個是物理學習的前提。
這是低分段的孩子想要提高到高分段的基礎,也是高分段的孩子應對創(chuàng)新題、變形題沖刺滿分的基礎。
肯定會有孩子說物理的定義概念我都清楚啊,比如什么是參考系、什么是加速度等等我都知道的,但是知道≠掌握。
例如孩子一定知道速度、加速度的定義,會解v-t、x-t圖,但是考試的時候如果出現(xiàn)的是x-v圖呢?
本質(zhì)來講這些考察的就是速度、位移、時間三者之間的定義關系,v=x/t、a=v/t掌握這兩個基本定義就可以了。
針對基本概念和定義理解的考題本質(zhì)都不是難題,但是卻是很多孩子的失分點。
想讓孩子成為那1%不是靠天賦,而是腳踏實地一步步走出來的。
這第一步最重要的不是背公式、背定律、背二級結(jié)論、看秒殺大招。
最重要的是理解基本概念和定義,先理解概念然后是定義然后是定律。之后才是基于此做的分析,最后才是列出相關公式,解題得到答案。
比如:參考系、加速度、平均速度的定義,什么是自由落體,怎么理解自由落體的加速度在赤道附近小、量級最大、高處比低處小,怎么理解曲線運動必定有加速度,加速度方向是怎么形式的,開普勒第三定律是什么。。。。。。
⒉、物理公式
為什么要先要求基本概念和定義再要求公式呢?因為不怕孩子不用公式,就怕孩子不會用公式。考試的時候胡亂套用,隨意套用,這都是出力不討好的。
高中物理的公式并不多,除了一些常用的二級公式(推論)比較多,但是二級公式也都是基本公式推導出來的。
比記憶公式更重要的是理解公式的來源,基本公式每一個公式的適用條件和場景,如何從基本公式中推導出二級公式。
最終達到的效果是將公式列舉在一張紙上,孩子能否分清每一個公式代表什么,都用在哪里?
熟練的做到這些就離那1%不遠了。
3、物理題型
不管是物理還是其他的科目,物理的題目都有很多,但是很多題目都是可以歸納到同一題型中去的。
而同一個題型都有一樣的解題步驟,比如牛二題型的解題步驟就是“研、受、合、加、運。”如果按照這種題型的思維去解決物理的考試題目,不僅正確率會上來,速度也會提升。
一般成績穩(wěn)定在70分的孩子都可以在解題的時候?qū)W會歸納題型,因為這個成績的孩子基本功都是比較扎實的,接下來就是解題思路和解題速度的提升。
成績徘徊在70分的孩子,一定是要掌握這個物理題型的思維,這個是進一步提升的關鍵。
以上,跟著殷大神一起做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