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均9.6分的不朽經(jīng)典,《探險活寶》為何是過去10年最重要的動畫之一?


作者 / 糖衣?
編輯?/ Pel?
排版 / Yuki?
“在社交網(wǎng)絡(luò)抬頭、流媒體的黎明之前,這一代觀眾的情緒恰如《探險活寶》的上色一樣豐富多彩,不管是青少年還是多年后回顧本作的成年人,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探險時光。”
今年對于歐美動畫迷來說無疑好事連連。除了已經(jīng)被Hulu高調(diào)復(fù)活并開播的《飛出個未來》之外,另一部在粉絲心中享有無上崇高地位的神作——《探險活寶》(Adventure Time)——也即將在HBO MAX上線其衍生作品《費歐娜和寇可》(Fionna and Cake)。
闊別多年,在2018年正式完結(jié)后,觀眾們最喜愛的男孩和小狗將再次踏上冒險,只不過這次踏入異世界的是他們的異世界版本:女孩和小貓。


從季均9.6+的豆瓣超高評分,到社交平臺上的魔性表情包,再到貼上“細思極恐”等標簽的短視頻復(fù)讀,《探險活寶》的魅力不只這些。
不夸張地說,這部脫胎于潘得頓·沃德(Pendleton Ward)個人實驗短片的動畫系列已是一部當代經(jīng)典,在美國動畫乃至流行文化脈絡(luò)中占有一席之地。

提到美國動畫時,不同年代的觀眾往往會聯(lián)想起不同的視覺特征:從手繪動畫黃金時代到CG技術(shù)濫觴,以迪士尼與皮克斯為首的電影大廠找到了以曲線繪制和夸大面部特征、輔以照片級畫質(zhì)的背景襯托角色卡通感的套路;
另一邊,《辛普森一家》《惡搞之家》這類電視動畫常青樹,則采取有限動畫風格,摸清了一套以最少的特征提供主角最大辨識度的繪法;
再到千禧年前后,《飛天小女警》《克隆高?!返茸髌肺誙PA、獨立動畫等風格,為角色帶來了更加硬朗和幾何的線條,此類風格的集大成作是播送至今的加拿大動畫系列《Total Drama》。



顯然這些并不是“美式動畫畫風”的全部。在許多觀眾看來,《探險活寶》是2010年代動畫藝術(shù)的開山之作,其證據(jù)便是其開創(chuàng)了更加柔軟、鮮亮的所謂“CalArts風格”(其中“CalArts”即加州藝術(shù)學院,也是《探險活寶》主創(chuàng)潘得頓·沃德的母校,應(yīng)注意的是這種稱呼并不嚴謹)。
簡而言之,《探險活寶》所代表的這種視覺風格包括橢圓形為基礎(chǔ)的身體細節(jié)、大頭、細線條和明快、邊界清晰的上色。這種風格影響著后續(xù)大量動畫作品的基調(diào),包括但不限于:《宇宙小子》《花園墻外》《日常工作》……直至這一風格被過多作品效仿至濫用。
從這個角度來說,或許稱《探險活寶》在畫風上引領(lǐng)了時代也不為過。不過,必須強調(diào)的是,《探險活寶》的主創(chuàng)明確拒絕這種一刀切的判斷和定義,在他看來,這種畫風更接近對電視動畫制作成本的妥協(xié),在此不做贅述。


自然,《探險活寶》如果僅僅有在畫風上超越這一項長處,也不會成為許多人心中最偉大的動畫,不會十余次獲得艾美獎和安妮獎提名。為了回顧《探險活寶》是如何在觀眾心中如何獲得這樣高地位的,我們不妨看看這個輕松簡單的故事框架中出現(xiàn)了哪些角色:
一個男孩,卻是世界上最后一個人類;
一只狗,卻和人一樣可以講話而且會變形;
一個女孩,卻是泡泡糖公主;
一個吸血鬼,卻是貝斯手而且外觀像年輕女孩;
一個冰雪巫師,卻有著自己的憂傷而且最后和主角化敵為友…
這樣的人物設(shè)定列表可以繼續(xù)寫下去,但不難看出,《探險活寶》的角色往往是反直覺的。
概括地說,《探險活寶》延續(xù)了DND(龍與地下城)題材傳統(tǒng)的“魔法世界里的勇者探索秘境拯救公主打敗惡龍”的框架,但除了標題LOGO之外全無傳統(tǒng)DND黑暗沉重的氣息,而是用盡可能輕松明快的敘事向觀眾展現(xiàn)一個“蘑菇炸彈”戰(zhàn)爭后的虛構(gòu)魔法世界。
在明快的上色襯托下,核戰(zhàn)爭與末世的隱喻被盡可能地隱藏,僅僅在少數(shù)劇集中作為角色起源故事的一部分被暗示。這樣的處理既讓“l(fā)ore(正史)愛好者”有得挖掘,又不會嚇跑那些想要追尋輕松風格的觀眾,以及兒童觀眾。
另一方面,《探險活寶》的創(chuàng)作注定是屬于下一代觀眾的,他們更加注重自我表達,不愿被規(guī)則拘束?;蛘哒f,已經(jīng)對刻板特征提煉出的角色和故事模板感覺到厭煩。

有別于2000年代對苦澀現(xiàn)實和成長煩惱的探討,新一代的青少年觀眾想要看到更多框架之外的角色,自由地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投射,而這種投射更多是性格上而非行為上的(這一點在同期的超級英雄動畫,如《少年泰坦出擊!》中也有體現(xiàn),羅賓等青少年超級英雄花在美食探店上的時間遠遠多于打壞人)。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Finn的“植物人”版自己,F(xiàn)ern(這個名字既和Finn諧音,又有蕨類的詞面本意,剛好明示了Fern作為植物的本性)。作為Finn從一把劍中掉落出來的“另一個自己”,F(xiàn)ern逐漸從認為自己是真正的Finn本體,到認識到自己可以是另一個人。當故事接近尾聲時,F(xiàn)ern凋零成了寶劍形狀的種子,開啟了1000年后的新一段冒險時光。
如果說Fern除了令觀眾“意難平”之余更有主角Finn倒影的含義,那么更多的角色如團塊塊公主,則是反直覺的,乍一看完全無法猜測其性格。加之探險活寶所在魔法世界的“甜品”主題,更使得主要角色親和而充滿可塑性。

這也可以看作Gen-Z(Z世代)青少年時代特征的一個縮影:自由地探險,活成自己的樣子。
主角Finn的外形可以簡單概括為藍白配色兜帽人,這樣高度概括的特征使得《探險活寶》愛好者在漫展上或者生活中可以通過幾乎完全自由的搭配來展現(xiàn)自己對角色和動畫的喜愛;
另一方面,簡潔的角色特征加上高人氣使得《探險活寶》的角色可以以任何方式和載體出現(xiàn)在幾乎所有場合里,無論是周邊文創(chuàng)還是游戲角色皮膚。十多年前《探險活寶》扁平而鮮亮的顏色風格,又何嘗不是北美動畫界的一場“多巴胺穿搭”風潮呢。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則是《探險活寶》對角色刻板印象的挑戰(zhàn):《探險活寶》每集僅10分鐘,在這樣短小的篇幅內(nèi)不會進行過深和黑暗的討論,而是用盡可能輕松直白的故事、豐富的人物與世界、清新友好的笑點來支撐。
如此一來,每個角色都因充分的想象力覆蓋而完全不必考慮其可能存在的刻板屬性。當然,細細想來,在一個輕松的、人類滅絕的魔法世界里,又有什么我們這個世界的規(guī)則會在那里理所當然呢?

而對反派角色的精心塑造更進一步淡化了《探險活寶》中探險所必須的“好人很好,壞人很壞,好人打壞人”巢窠。故事前期的主要反派寒冰王初看起來像是標準的邪惡巫師老頭,但隨著故事推進,不難看出主創(chuàng)從未想要創(chuàng)作標準的稻草人靶子給主角用于成長和戰(zhàn)勝:寒冰王有著令人同情的過往,甚至顯得無辜;而他的回憶喪失更顯出主創(chuàng)對阿爾茲海默癥的人文關(guān)懷。

事實上,即將推出的衍生作《費歐娜和寇可》既可以是本作的衍生,也可看作是劇中劇,畢竟從定義來說,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寒冰王所寫的同人小說里,在這里每個主要角色的特征都進行了倒轉(zhuǎn),如Jake變成了名為Cake的貓,泡泡糖公主變成了口香糖王子。

作為一部延續(xù)十季的動畫,2018年《探險活寶》的完結(jié)一方面有電視臺收視率的考量,另一方面也無可避免會考慮陪伴長大的這代觀眾的遠去。
在足足八年的敘事中,《探險活寶》從不急于推進主要的劇情,而是慢慢營造出一條模糊的規(guī)律:
Finn作為故事里注定的勇者,卻有著美人魚一樣的金色長發(fā),寧可捉弄人也不會傷害別人。而他的好伙伴Jake絕不是什么跟班,而是一個介于兄長與同伴之間的親密角色。考慮到Jake的配音演員亦為《飛出個未來》中的嘴臭機器人Bender配音,其間的化學反應(yīng)更令人忍俊不禁。

也正是由于《探險活寶》在無數(shù)個十分鐘組成的魔法泡泡里面無所顧忌里揮灑創(chuàng)意,我們也逐漸能在其中看到主角團的各個版本。在這之上外加暗示不同社會現(xiàn)實的背景,活脫脫構(gòu)成了一幅《Finn的多重宇宙》。
在一些更加不起眼的角落里(S5E43),一杯啤酒也可以成為勇敢追逐夢想的英雄;而直面死神的時候(S2E17),重金屬音樂斗法似乎聽起來很合理。


那么,回到《探險活寶》的完結(jié)上。觀眾在Finn和Jake的旅途中學到了什么?其實沒有也不需要有。正像那句老話說的:真正的寶藏是探險途中收獲的友情。
數(shù)字時代的年輕觀眾看起來擁有無限的信息和資源,卻比過去任何時候的年輕人更加孤獨。《探險活寶》向觀眾提供了這樣一幅畫面:在無限幻想的世界里總會有一個形象貼近自己,而旅途上不離不棄的伙伴無比珍貴。

從這個角度看,《探險活寶》是真誠的:它的笑點和故事經(jīng)常“一本正經(jīng)地胡說八道”,卻絕對保證關(guān)心自己的觀眾。在社交網(wǎng)絡(luò)抬頭、流媒體的黎明之前,這一代觀眾的情緒恰如《探險活寶》的上色一樣豐富多彩,不管是青少年還是多年后回顧本作的成年人,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探險時光。
在《探險活寶》的結(jié)局,BMO在一千年后向兩位旅人緩緩講述著當年的故事,恰如一個輪回,這也正是《探險活寶》不會被時間淘汰的普適性。

《探險活寶》曾在2010年代引發(fā)了一波美國業(yè)界挖掘年輕創(chuàng)作者的“動畫淘金熱”,而如今轉(zhuǎn)眼已是2023年,令人唏噓的是我們又來到一個新的世代。《宇宙小子》《花園墻外》和《午夜福音》等在《探險活寶》影響下的作品先后完結(jié),惡趣搞怪的《瑞克和莫蒂》評價已不復(fù)之前的榮光,Nickledon挑大梁的動畫已經(jīng)到了《勞德之家》。
或許在觀眾群體更加多元、個性化推薦更加精準的當下,我們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發(fā)現(xiàn)下一部反應(yīng)流媒體時代精神和把握流行文化脈搏的動畫作品。在此之前,不妨重新回到魔法世界,在探險時光里逃避千篇一律的人工智能和大數(shù)據(jù)。


本文來自「動畫學術(shù)趴」,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