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遠古時期天空到底有沒有月亮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早在800多年前,就曾寫出這樣的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個問題問得好啊!因為我們今天也在問:明月幾時有?
月亮是地球外圍空間中看上去最大的兩顆天體之一(另一顆是太陽),因為距離的差別看上去月亮的大小正好與太陽的大小相仿。而且它與太陽一樣,運行極有規(guī)律——東升西落,每30天我們就可以目睹從新月、半月、滿月的一個全過程。
就月亮與人類的關(guān)系而言,它幾乎與太陽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太陽給我們光明,使萬物得以生長,月亮為我們驅(qū)逐黑暗與恐懼,使我們內(nèi)心得以安寧。
因此之故,古代人對月亮極為關(guān)注。從殷商時起,它就是人們宗教祭祀的對象。后代許多文人將月亮作為自己的靈感之源,寫下了無數(shù)傳之萬代的佳作。
但是上古神話中沒有月亮的記載,至少在“天地分離”、“大洪水”以前沒有月亮的確實記載,為什么呢?只能認為,在大洪水之前,天上根本沒有叫月亮的東西,否則,在神話中不會不加以表現(xiàn)。
中國有關(guān)月亮的記載,最早出現(xiàn)于帝俊的神話中,《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說:“帝俊之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帝俊是殷商民族神話中的人物,僅《山海經(jīng)》的《大荒西經(jīng)》有零星的記載,除此以外,任何古籍再無記載。
從“帝俊生后稷”的記載看,帝俊的神話已經(jīng)相當晚了,近乎文字發(fā)明的時期,根本不能與盤古、女媧的神話相提并論?!?/p>
在“天地分離”、“大洪水”之前,中國沒有月亮的記載,這一點可以成為定論。
眾所周知,世界各地的神話傳說中都有對“大洪水”的記載,中國有大禹治水,外國最出名的有“諾亞方舟”,但是在這些大洪水的傳說中都沒有對月亮的記載,這點很不可思議,因為古時候的人對天上星象的崇拜兼職到了瘋魔的程度,但是月亮卻好像被他們忽略了。
“大洪水”之后各國神話中開始出現(xiàn)了關(guān)于月亮的傳說,就連人類最古老的文明蘇美爾文明也開始出現(xiàn)了對月亮的記載。這是否表明月亮有可能和上古那場大洪水有關(guān)呢?這只能留給后人去遐想了。
至于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不少人認為在遠古的時候,月球并不在現(xiàn)在的位置,而是離地球相對遠一些,遠古先民們看不到或者看不清,所以才忽略了月亮。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可能是外界觀察地球的高級文明發(fā)現(xiàn)地球上生命的發(fā)展似乎出現(xiàn)了問題,為了修正這個問題,讓地球更好的發(fā)展便于他們的觀察,于是把月球放到了地球的旁邊,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現(xiàn)今月球?qū)Φ厍驑O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