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哲學·精神分析】何為無意識(上):無意識不是意識的背景

何為無意識(上)
沒有把握好的無意識就會進入庸俗心理學誤解(成功學),庸俗精神分析實踐(雞湯),庸俗社會批判(意識形態(tài))
誤解無意識:
1.把無意識看成某種背景大全,某個整體性背景,認為意識是無意識較為清醒主動一部分,無意識不是潛意識→對應知識分子的自戀。
認為意識只能把握意識 背景性大全是無法很難把握→冰山比喻
無意識:符號學自動機簡單的功能→death drive ,圍繞過去欲望(嬰兒時期受到壓抑的過去)不停轉,非時間性非因果性,只有符號在換來換去換來換去,沒有任何生存情景上的考慮,因而超越現(xiàn)實原則的自動機。可以產(chǎn)生時間體驗和意識的。沒有辦法成為整體背景 是無時間性的生活時間是不共享的,不可能整合到一個框架。
意識時間性:無意識時間性生成的,回溯性概念,通過拓撲學結構。意識是無意識的癥狀。
當下時間體驗:無意識到自我循環(huán)運動被當下的他者所干擾打破了,然后立刻當下化時間化顯現(xiàn)為癥狀。(我解決不了啦,意識你快來給他整合到符號系統(tǒng)去!)要打破首先必須要一個符號學閹割操作→超我,某種語言的暴力,單調(diào)的循環(huán)的not豐沛的力量(人比電腦更電腦無意識在空轉)對于語言的順序打亂不影響理解也是如此,符號在不停地位移換位置。
(一堆的詞概念等等符號在不同的換換換,漢語就很容易換,我能體驗到這種感受)
知性分解和先驗綜合+在一起。
動物沒有無意識,只有人有無意識,人獨有的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圍繞著很無聊的東西轉,笑話有意思也是因為笑話在空轉,無意識喜歡空轉。(諧音梗,回kou)
無意識得了病,遭遇了語言,語言是具有主體間性的實踐活動。(如果只有一個人是沒法進入語言的,沒法完全閉合,符號學沒法閹割他,會捕獲一些神經(jīng)沖動,聽覺的語詞的感覺的光線的人特別喜歡這種空轉,具有創(chuàng)造力)
符號學必須要短路來打破這種空轉,a=a的最小差異:實際上不是最小差異是被符號系統(tǒng)把握到最小差異。a是一個復雜的音素:弱-強-弱-無的音素不停變化,符號系統(tǒng)會強行設定不能分了,通過語言來設立同一性的最小單元,作為能夠交流場域,把復雜音素簡單化,算迂回了這個最小差異就是意義的基本載體。某物本身就是某物的自指設(事物直接存在和自指射的存在)獲得二分符號體系:直接的事物刺激和符號學中介的差異)就可以讓時間產(chǎn)生
《何為時間》
無意識到非時間性誕生同一種過程實際上是通過向他者敞開/向未來敞開,需要符號學短路,符號學閹割需要無意識向未來敞開,(不像未來敞開是活在夢里的,不向未來敞開沒有當下性)敞開后才能有當下過去的二分,不然會沉浸在永恒輪回里
2.把無意識看作本能,→id本我,原始殘暴混亂之源叢林的感覺→知識分子的恐慌(烏合之眾,集體無意識,底層暴民,投射到收入和教育更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