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期望很大,失望也不小
和朋友一起去看了《我的姐姐》,懷著對張子楓演技的信任以及對故事立意的期待,我以為我會哭得稀里嘩啦,結果并沒有?。?!
先說一下整體的感受,電影總共時常2個多小時,在看到一個小時的時候,我已經(jīng)看不下去了,頻繁看手機,希望時間能早點過去,讓我能早點回家。故事的前半段我沒有看到任何內(nèi)容,沒有一個場景能夠感動我,到了后半段,故事開始起來,有一些催淚的情節(jié),有一些掙扎,有一些強行的感動!
這個電影,講的是從小在重男輕女下長大的女主,好不容易長大成人,正在期待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未來的時候,父母車禍去世了,她不得不和原本沒有什么交集的弟弟頻繁接觸,在他人期待和自我期待的矛盾中掙扎,最終似乎也沒有解決的故事。
這個電影沒有打動到我的原因,我覺得可能是想要表達的太多,卻每一個點都沒有表達到極致。
首先,重男輕女這個線,電影中從很多個角度說明重男輕女的不好,比如:1、姑媽的人生際遇;2、醫(yī)院里生命垂危卻堅持要生孩子的孕婦;3、女主的人生際遇等。但是,都表達得不夠好,姑媽的人生際遇,在電影中的表現(xiàn)全部來自于姑媽本人的口述,沒有代入感;醫(yī)院的孕婦家庭,只是表達了孕婦生娃的危險,卻沒有表現(xiàn)孕婦本人為什么要生;女主的人生際遇用了閃回,有表現(xiàn)出重男輕女,卻沒有表現(xiàn)出女主和父母之間的親情關系,讓女主后續(xù)的情感爆發(fā)少了代入感,讓我很難共情。
然后,女主的事業(yè)線,在我看來,女主的事業(yè)線在這個電影中是一個比較失敗的事業(yè)線設置,對故事本身并沒有很大的幫助。
其次,女主的愛情線,既然做愛情,至少他們之間得有愛吧,在電影中,我并沒有看出女主有多愛她男朋友,不能感覺到愛情的美好,也沒看到她跟那個男生在一起的時候有多么幸福。
之后,女主和弟弟的情親線,整個電影,弟弟一直都是女主走向自我的絆腳石,女主也沒有多愛自己的弟弟,最后莫名其妙的就放棄了讓弟弟留在收養(yǎng)他的家庭,拉著弟弟走了,他們將面臨更困難的結果(姐姐不能脫產(chǎn)考研了;家里的房子賣掉了……)。
其實這個故事,有兩個點是我比較想看的。
第一,女主和姑媽的故事線對比,作為擁有同樣身份(姐姐),卻有不同價值觀的兩個人,她們選擇了不同的人生路徑,得到或者失去了一些東西。我們是該更“自私”一點,多考慮自己,以滋養(yǎng)和培育自己為主?還是該更“無私”一點,承擔一個家庭生存發(fā)展的責任,讓渡權利和機會給家庭的其他成員,以讓家族變得更好?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電影里面表現(xiàn)出來的姑媽,選擇了更“無私”的一方,結果似乎并沒有很好,女主想要做“自私”的選擇,結果是怎么樣呢?我想看,但是這個電影沒有表達。
第二,女主和弟弟的親情線,父母去世,從此在這個世界上,在“家人”這個詞語里,我和弟弟成為了彼此的唯一。我愛弟弟嗎?我不愛,因為我和他在之前是互不相熟的兩個個體;我恨弟弟嗎?也不恨,因為他和我一樣,都是沒有選擇的來到了這個世界,我們都很無辜;弟弟愛我嗎?我不知道,我覺得我也不需要他愛我。但是,我們不得不頻繁接觸,在這個接觸的過程中,我們之間的關系會有什么樣的變化?我會不會愛上這個唯一的“家人”?我們最后是彼此怨恨還是彼此依存?我想看,但是電影沒有表達太多。
以上兩條線,只要有一條能夠做到極致,我都會很喜歡,結果都沒有??!因此,我只能說,這個故事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