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肉
他正步履蹣跚地從并不顯眼的大門走出來,左手提著一小袋卷白菜,隨著他的身體顛簸著——他打算回家煮一鍋燉肉,熬過這奇冷無比的平常冬日??粗掷飪H存的開銷,他真想省省鍋子。卻已經(jīng)走遠了。他只能在買肉的時候費點口舌了。
南市場大多時候是重葷輕素的,不過偶爾有老嫗挑擔賣點粉罷了。那在農(nóng)村象征著宴席開端的粉往往是粗條的,煮起來特別香,晶瑩的粗粉塊含著自語般的依稀叫賣,如同一景??上鈶K淡,故惟挑擔慢慢穿過不算寬的南市場——其實是一條老式小街,連差分著高低階人行道都沒有。正因如此,曾經(jīng)這里風靡過駕駛摩托車闖進沿街的店鋪,揀完,放下早算好的零錢,便瀟灑地從后巷離去。當年同樣時興串巷逃紅綠燈,可惜當今轎車無法。凡在屋檐下做買賣的全是賣魚,只有上了年紀而不愧在農(nóng)村呆過的人們才能立馬認出來的品種全年四季都在水箱里活蹦亂跳,讓人一時不好選擇。街中央的人們才是大顯神通的主角。賣菜的多半挑擔而來,地上鋪一塊三色線條紋塑料布,安上摞摞蔬菜,顯得格格不入?yún)s些許耀眼。賣肉的推著二層小車,玻璃上用老式廣告常用的字體寫著:某某肉檔,經(jīng)營某豬、某雞等等。不忘附上“歡迎購買”,真是湊足了客氣。玻璃里裱著一張泛黃的執(zhí)照,對于樸素的小城人們來說,這純粹是多余的:他們都知道你的信譽——這種金字招牌永不變質(zhì)。
他算是這條街上的老主顧,他幾乎認得街上所有年過不惑的人。偶爾見到年輕輩,上前搭話,“引經(jīng)據(jù)典”:“我在何時某人家里見過你”;爾后總以一句“你都這么大啦”結(jié)尾。至于那位用什么話來客套,似乎也不重要,他想,重要的是見面。
肉檔前的人很少,他于是假裝散步,仿佛原本并不打算買,暫且留步罷了?!鞍虢锱殴?,”他先開口,未等檔主看清是他,就標志般說出下一句話:“稱一下?!边@下不用看了,檔主邊切邊咕噥:“哼,多久了,你還以為我不會做事呢!”他笑笑。稱好了半斤,一看價錢,他不認賬:“能不能便宜一點啊?”這時候他必是弓著身子,一手握著皺紙幣——他可不是什么窮光蛋。他本想習慣地說“給我便宜一點”,但是又突然咽回去,他想,這肉價實在不公道,不止對他。
“不行呀,現(xiàn)在的肉價就是這么貴?!睓n主平淡道出,看向老人的臉龐時,又不好意思了,“要不,我就給你抹零?”他又看了看本來接近整十的數(shù)字,不情愿地把手升上去:“算了,你也不容易,我才五十六歲,硬朗著呢,不用可憐。不過,這實在貴了,我清楚地記得呢。斤把排骨從前只要二十有多!”他在最后一句話停頓了好久,大概只是為了突出時間而不是為了討價還價。
“你總是記著這些沒用的。”檔主往玻璃上扯下兩層塑料袋,把幾塊切成骰子大的排骨慢慢地包起來。
二〇年八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