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西湖畔的網(wǎng)紅打卡地,湖光山色勝過西湖,游人不多更好玩
浙江省杭州西湖的南面、太子灣公園的隔壁,有一個免費(fèi)風(fēng)景區(qū),同樣以“灣”命名,也是杭州市有名的拍照勝地和網(wǎng)紅打卡地,來這里拍寫真、婚紗和游玩的人絡(luò)繹不絕。這里比太子灣公園更寬闊,更敞亮,更有逛頭。

這個地方是西湖外圍的一個湖泊,看起來像一片湖灣,所以被稱為“灣”。據(jù)說曾經(jīng)有很多天鵝在這里生活、沐浴,因為天鵝又被稱為鵠,所以這里就被稱為“浴鵠灣”。它北接楊公堤,和西湖相鄰,東抵虎跑路,和太子灣公園相望。

狹義上的浴鵠灣就是指這兩條路交叉點(diǎn)附近的湖灣,廣義上的浴鵠灣則是指烏龜潭、于謙祠、三臺夢跡、黃篾樓、武狀元坊等合圍的地區(qū)。

浴鵠灣和太子灣中間只隔著一條馬路,但是風(fēng)格完全不同。太子灣公園因郁金香花海而出名,以溪水、草坪和樹林為主,以清秀為美;浴鵠灣同樣有繁茂的樹林,但是湖水面積更大,更引人入勝。

浴鵠灣景區(qū)有兩個主要湖泊,一個是烏龜潭,另一個就是浴鵠灣,二者之間有一條狹長的水道相連。也有人認(rèn)為,烏龜潭就是烏龜潭,浴鵠灣就是浴鵠灣,它們是兩個獨(dú)立的景區(qū)。不過,如果你來過這里就會明白,二者之間是很難界定的,走著走著就過界了。

浴鵠灣周圍分布著黃篾樓、皇覓樓、武狀元坊、子久草堂和霽虹橋等景觀。除了皇覓樓,其它幾個景點(diǎn)都是歷史古跡,都和當(dāng)時的歷史名人有關(guān)。

黃篾樓是元代文學(xué)家張雨修建的水軒,因用大量的黃篾而得名;武狀元坊原本是南宋嘉定年間的武狀元劉必萬在赤山立的牌坊;子久草堂是黃公望在赤山隱居時修建的居所。不過這些建筑的原身都已經(jīng)損毀,現(xiàn)存的建筑是后來根據(jù)歷史記憶重建的。

黃篾樓和皇覓樓都建在浴鵠灣的水邊,都有延伸到水里的廊亭,即水軒?;室挊翘幍睦韧ふ龑χV虹橋,站在亭子里可以看到霽虹橋、武狀元坊、子久草堂和霽虹軒。這里一天有兩重景象,上午游人如織,下午人影全無。

除了皇覓樓,浴鵠灣湖水四周都是欣賞風(fēng)景的好地方,無論站在哪個位置,看到的都是絕美的風(fēng)景。其中又以霽虹榭和霽虹橋的位置最佳。霽虹榭是白墻黛瓦式的涼亭,霽虹橋是立于水中的廊橋,二者相通,成為一處美景,也成為一處觀景點(diǎn)。

往來于烏龜潭和浴鵠灣的游船按連不斷地從水中劃過,加上四周的青山綠水,湖上的風(fēng)景倍有詩意。坐在霽虹橋邊的長凳上,可以很好地欣賞這里的湖光山色。所以,經(jīng)常有游客坐在廊橋下休閑、觀景,也有人專程來這里拍攝寫真和婚紗照。

浴鵠灣南面有一條小溪,溪水兩邊是茂密的樹林,溪上有石塊砌成的矴步橋,溪畔有石塊和鵝卵石鋪成的游步道,樹綠溪清,如綠野仙蹤,而且清涼而寧靜,也是拍照的理想之地。

霽虹橋的北面也是密林,林中有倚嵐閣、雪舫、先賢堂等景點(diǎn)。這里的布局和太子灣公園的九曜山有些相似,都是以密林、草坪和游步道為主,很清涼,也很寧靜,是約會、閑坐和乘涼的絕佳之地。

烏龜潭的南岸是眠牛山,再往南是于謙的長眠之地,有于謙祠、于謙墓、詩碑廊和牌坊等景點(diǎn)。于謙祠算是一個相對獨(dú)立的風(fēng)景區(qū),建成僅20年,但是里面的陳設(shè)古樸,是西湖邊的一處重要的人文景觀。

綜合來說,浴鵠灣周邊山水秀麗,人文深厚,一點(diǎn)都不遜色于柳浪聞鶯、蘇堤、斷橋等西湖核心區(qū)的風(fēng)景。最重要的是,這里的游客相對較少,如果不想到蘇堤挨擠,這里就是最理想的替代地。

如果乘坐公交車來這里游玩,我推薦在“赤山埠”站下車,沿著黃篾樓、皇覓樓、楊公堤、霽虹橋、倚嵐閣、雪舫、于謙祠碼頭、于謙祠、八盤嶺路、掖風(fēng)亭、思賢亭、問樵處、瑞峰寶林、子久草堂、武狀元坊的路線游玩,最后回到“赤山埠”站。

旅游小貼士:
1.門票信息:免費(fèi)
2.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qū)三臺山路赤山埠29號
2.自駕建議:用導(dǎo)航軟件搜索“浴鵠灣景區(qū)”,按照導(dǎo)航路線指示自駕前往即可。
3.公共交通:杭州東站乘坐杭州地鐵19號線——“文三路”換乘杭州地鐵10號線——“黃龍體育中心”下車,步行至“玉古路求是路口”,換乘194/197路公交車——“赤山埠”站下車,步行前往。
這里是楚語樂游記,發(fā)掘優(yōu)美風(fēng)景,記述旅游風(fēng)情,歡迎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