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解《枉凝眉》(下)
上篇雖然不長,但是這篇很重要的基礎(chǔ),是破的所在。立之前要講幾個不可否認(rèn)的前提。
上篇已經(jīng)提到了兩個前提
1.《枉凝眉》講的對象不可能是寶黛或者是二寶。這一點其實就注定了對象幾乎就很難是寶玉了。
2.相對賈寶玉,林黛玉更符合美玉無瑕。
還要提到三個前提
3.《枉凝眉》講的對象一定有林黛玉。
最后一句“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jīng)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只能說的是黛玉。這基本上是大多數(shù)人認(rèn)同的。但是是阻斷走上“《枉凝眉》寫的是史湘云和妙玉”這條路。因為種種復(fù)雜的原因,確實有人會這么想,包括劉心武劉老師。(沒有任何貶低的意思,每個為了自己愛好思考的人都非常偉大,我很崇愛劉心武老師)有人可能會說每個人都算得上有可能會悲慘的哭泣,但是注意“有多少淚珠兒”這句話,林黛玉是來還淚的,后期林黛玉說感覺哭的眼淚少了,所以這句話就是史湘云就是妙玉,或者相當(dāng)悲慘的迎春都不能夠接盤的。
4.《枉凝眉》大概率講的是兩個人。曲子里雖然總共用了六個“一個”但是如果非找六個人去套,這六個人肯定是要地位非常想近的,幾乎不存在這種可能。因為有說六人的說法,但是相信信的人不多。
5.《紅樓夢》有很多內(nèi)容解讀是要結(jié)合典故的。
比如元妃省親之后點的戲四出戲,沒有脂硯齋提示應(yīng)該不會太多人會去翻這四出戲的內(nèi)容,來猜測情節(jié)。像楊貴妃是紅顏禍水,寶玉拿薛寶釵比楊貴妃,薛寶釵才會發(fā)火。
再比如林黛玉判詞有一句“堪憐詠絮才”,你去翻八百遍70回的填詠絮詞,奪冠的也是薛寶釵。去看詠絮的典故——謝道韞,就明白了,作者寫的是林黛玉有著像謝道韞一樣堅貞孤傲的風(fēng)骨和才氣。

美玉無瑕
美玉無瑕相對比較好解釋,就先講美玉無瑕。
傳統(tǒng)紅學(xué)認(rèn)為是賈寶玉,其實我在高一的時候就有很多人提出了疑問,把美玉無瑕和閬苑仙葩弄混。也有一種說法寶玉混號“絳洞花王”,又“色如春曉之花”寶玉是閬苑仙葩而黛玉是美玉無瑕。
人選
排除寶玉(我上篇基本已經(jīng)說明,這篇開頭也有補(bǔ)充),能競選美玉無瑕的實質(zhì)就只有林黛玉和妙玉了。如果妙玉是美玉無瑕,那林黛玉就是閬苑仙葩,釵黛就“分家”了,絕對不可能。其實已經(jīng)能說明美玉無瑕是黛玉,閬苑仙葩是寶釵了。但聽我細(xì)細(xì)道來無妨。
正解
美玉無瑕其實是有典故的,出自《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
[折桂令]他是個嬌滴滴美玉無瑕,粉臉生春,云鬢堆鴉。
這段是去見張生的路上,紅娘夸贊崔鶯鶯。
寶玉開過“我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舍得你疊被鋪床”的玩笑。
《紅樓夢》35回開頭
黛玉一進(jìn)院門,只見滿地下竹影參差,苔痕濃淡,不覺又想起《西廂記》中所云“幽僻處可有人行,點蒼苔白露泠泠”二句來,因暗暗的嘆道:“雙文,雙文,誠為命薄人矣。然你雖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并連孀母弱弟俱無。古人云‘佳人命薄’,然我又非佳人,何命薄勝于雙文哉!”
這個“雙文”也就是崔鶯鶯。
“美玉無瑕”只能是林黛玉了,而且相信大家第一直覺也是林黛玉。有人就要說了,林黛玉是仙草,能是美玉嗎?這個下篇應(yīng)該就會講到。
閬苑仙葩
這四個字就沒有美玉無瑕那么好理解了,“閬苑”是閬鳳山之苑,西王母的住所,后來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引申為宮廷,皇宮?!拜狻被旧暇褪腔ǘ浠ɑ艿囊馑迹笠隇槿A美艷麗。這里顯然是本意。這里不爭議林黛玉是仙花還是仙草,有空以后再說。
人選
其實根據(jù)上面一定有林黛玉的假說,已經(jīng)能確定是寶釵。假如推開不看。人選應(yīng)該是兩個人——寶釵和湘云。
典故
仙葩
“閬苑仙葩”簡單來說就是仙花,什么花才配叫仙花呢?拿出千萬個理由,也不能代替古代人的思維。關(guān)于“閬苑”的典故很多,關(guān)于仙葩的只有兩個:
唐朝李紳的《海棠詩》中有句“海邊奇樹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瓊?cè)锛新?span id="2s04ssssssss" class="color-yellow-02">閬苑,紫芝圖上見蓬萊”
宋朝沈立的《海棠百詠》中也有“忽認(rèn)梁園妓,深疑閬苑仙”
都指的是海棠。
唐朝賈耽在《百花譜》中將海棠評為“花中神仙”。
由此看來在古代詩人心中“仙花”很大概率就是海棠了,后面還會再有佐證,幾乎是套環(huán)一樣的,都會互相涉及。
原文
“葩”字在《紅樓夢》前八十回中,除“閬苑仙葩”外,只有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中描寫怡紅院內(nèi)西府海棠“絲垂翠縷,葩吐丹砂”。又是海棠花。
“仙葩”基本就是海棠無疑了,大家肯定想到了紅樓夢當(dāng)中63回抽到海棠的正是史湘云,所以有的學(xué)者就認(rèn)為這閬苑仙葩是指史湘云,進(jìn)而以為美玉無瑕是妙玉。先按下,繼續(xù)說“閬苑”的典故。
閬苑及引申典故
后世將蜀中閬中稱為“天上閬苑,地上閬中”,以至于產(chǎn)生了大量與閬中、蜀中、成都(錦官城)、南充等有關(guān)系的《海棠詩》。
宋朝方回之《海棠詩》“錦城春色萬人迷”;
宋代詩人陸游之《海棠詩》“幽夢錦城西,海棠如舊時”“蜀地名花擅古今”“我初入蜀鬢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
其中“南充樊亭”就是指閬中。
也許你會覺得和主題沒有關(guān)系,其實不管是“閬苑”還是海棠“仙葩”都指向了一個女人——楊玉環(huán)。
楊玉環(huán)與海棠
湘云花簽上的詩是蘇東坡的“只恐夜深花睡去”原詩名就叫《海棠》全文是“東風(fēng)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是蘇軾寫來贊嘆楊玉環(huán)宮中的海棠的。
宋釋惠洪在《冷齋夜話》中記載,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書中提到的《海棠春睡圖》也是唐伯虎了解了這段歷史后發(fā)揮想象而畫的。
《六如居士全集》卷三有《題海棠美人》詩云:“褪盡東風(fēng)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自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p>
楊玉環(huán)可以說成了海棠的代言人。才有了那句“一枝梨花壓海棠”,李隆基就是梨花,自己去想象吧。
楊玉環(huán)與閬苑
楊玉環(huán)父親楊玄琰,曾擔(dān)任過蜀州司戶,據(jù)說她就出生在閬中二龍鎮(zhèn),寶城宮素有楊貴妃的傳說。
楊玉環(huán)得唐明皇寵幸,貴妃榮耀“六宮粉黛無顏色”。安史之亂后唐明皇入蜀,楊貴妃死于馬嵬驛之變。唐明皇入蜀到了楊貴妃出生地卻沒了愛人在側(cè),《長恨歌》也有“蜀江水碧蜀山青”之說。
上面提到過閬苑有皇宮的意思。也有“天上閬苑,地上閬中”的說法。楊貴妃同時與這兩種意思都有關(guān),也與上面的海棠有關(guān)。
才有了陸游“蜀地名花擅古今”、“幽夢錦城西。海棠如舊時”。周紫芝“看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張弘范“東皇西去太真愁”“蜀鄉(xiāng)不遠(yuǎn)長安遠(yuǎn)”等詩句。
將海棠直接稱為“蜀地名花”這種將楊玉環(huán)“閬苑”(蜀地)“仙葩”(海棠)三者綁于一體的現(xiàn)象。
總體分析
上面說海棠的時候我們提到了候選者可能是湘云,但是從分析“閬苑”到“楊玉環(huán)”,大家應(yīng)該都漸漸想到了寶釵。和黛玉能對的只能是寶釵了。具體作者為什么讓湘云抽到海棠,大概是因為寶釵必須是牡丹吧,牡丹更是楊貴妃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花,湘云在寶釵搬走之前還是很向著寶釵的。
枉自嗟和空勞牽掛
我認(rèn)為這一句也是很有提示性的詞,很多人解說《枉凝眉》卻忽略了?!巴髯浴痹谝u人中的判詞也提到了——“枉自溫柔和順”,而很巧的是,晴雯判詞有一句“多情公子空牽念”。我們都知道“晴為黛影,襲為釵副”,所以有點“太巧”。我認(rèn)為是作者有意的,仁仁智智吧。
尾聲
有的人也許會有疑問為什么寶黛有《終身誤》和《枉凝眉》兩個曲子,其實很早就有人說過《終身誤》是賈寶玉的視角,《枉凝眉》更多是釵黛自己內(nèi)心的掙扎。
關(guān)于林黛玉老說自己是草木之人,到底是草還是木,或者是花,還是塊美玉應(yīng)該很快會說。
這篇真的準(zhǔn)備了很久,看到這了就點個贊吧 [doge][doge][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