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車輛發(fā)生碰撞事故時,安全氣囊就會彈出嗎?
近日一位寶馬車主駕駛僅購買10個月的寶馬1系轎車由西延高速前往陜北,行駛車速在100至120公里/小時之間,途中由于車主分神,導致碰撞到了右側山體,發(fā)生了嚴重的交通事故。車輛估損接近報廢,但是車主不解的是為什么車上的安全氣囊沒有工作,全車氣囊沒有一個彈出的,4S店給出的檢測結果是:氣囊未達到工作條件,所以事故發(fā)生時氣囊沒有彈出。

且不說這次事故是不是車輛本身安全氣囊的問題,就說當車輛發(fā)生事故碰撞時,氣囊是否一定會彈出?有一點是肯定的,只有當滿足安全氣囊工作條件時,氣囊才會被引爆彈出。安全氣囊系統(tǒng)屬于被動安全系統(tǒng),整體系統(tǒng)比較復雜,這里就說一下安全氣囊相關的主要部件:
1.傳感器:碰撞傳感器采集加速信息橫向加速及縱向加速信號;座位傳感器識別是否有人員乘坐座椅已確定此位置的安全氣囊及安全帶是否執(zhí)行工作;安全帶鎖扣開關確認安全帶是否使用,如未使用則會進行報警提醒車內人員使用安全帶
2.安全氣囊控制模塊:用于收集各傳感器的信號,及車輛行駛信息并判斷是否需要執(zhí)行安全帶或氣囊等執(zhí)行部件工作,還有對整個被動安全系統(tǒng)進行系統(tǒng)自檢查,若有問題則會點亮故障燈,并設置相應的故障診斷碼來匯報系統(tǒng)故障的內容。
3.執(zhí)行部件:安全帶,前氣囊,側氣囊,側氣簾,膝部氣囊,發(fā)動機蓋引爆器等。
大概的工作過程,就是傳感器傳遞信號,安全氣囊模塊來判定是否執(zhí)行引爆相關執(zhí)行器,若是需要則激活執(zhí)行部件引爆工作。當然工作條件因素非常多,主要包括行駛車速,碰撞方向,其它還有安全系統(tǒng)內部檢測是否正常, 工作電壓是否正常等綜合數據信息。所以說車輛的安全氣囊并不是碰撞后就會彈出。

舉例說明一下,未配置側氣囊的車輛,發(fā)生側向撞擊時,前部氣囊是不會彈出的,因為氣囊模塊測量的為橫向加速超出限定,縱向加速值正常,前部氣囊則未達到工作標準,不會引爆彈出,因為即使彈出來了,也無法有效保護車內人員,相反,在不需要的時候引爆,只會產生不合理的空間壓縮,反而會導致空間擠壓可能造成車內人員的二次傷害,所以,只有氣囊正對車內人員時才能起到緩沖沖擊,解緩人員傷害的作用。

同樣的道理,如果車輛單一的前部碰撞,側氣囊不會彈出,但是如果車輛撞擊后產生多方向復雜位移變化,則有可能多方向氣囊甚至全車氣囊均彈出,類似事故這些年確實發(fā)生過,有撞擊后車輛翻滾,也有連續(xù)撞擊等情況導致多方向氣囊甚至全車氣囊均彈出的,但是單方向碰撞引起全車氣囊彈出的情況基本沒有遇到過,這個基本就是車輛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問題。

當然也有碰撞后沒有彈出的,比如,左前或右前方碰撞,橫向及縱向加速度傳感器均不會給安全氣囊模塊加速超出限定的加速數據,自然氣囊也不會引爆彈出了。如圖中的兩張車輛碰撞圖,右圖中前部的碰撞基本都會彈開,而左圖側面的氣囊有可能不會彈出,如果撞擊的是左前門和右前門之間,側氣囊或氣簾會彈出,當然不僅是滿足碰撞要求,還要車速等其它條件均滿足才會引爆哦。

不過車輛上最有效的安全防護當然還是安全帶了,氣囊防護效率實際遠低于安全帶,平時急剎車安全帶就會自動拉緊,其實這就是在保護車內人員了,并且在有些碰撞事故中只有安全帶會執(zhí)行收縮,氣囊并沒有引爆,因安全氣囊模塊根據傳感器數據計算后,判斷只需要執(zhí)行安全帶預緊器引爆即可,當然此時就要產生部件更換,很多部件都是只能使用一次就必須更換了,所以開車時最安全的操作,就是全車人員都系好安全帶,道路千萬條,安全就一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