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您今天要來只通怪嗎?「融合體」
【前言】
通常怪獸同其他卡一樣,本應(yīng)是《游戲王》里的重要一環(huán),很多時候卻連身為卡的事實都沒有被認同:本體被視為廢紙,描述被稱為廢話。
K社偶爾會把一些遠古時代的通常怪獸翻出來畫進卡圖里,但更多時候他們無人問津。加之時代更迭之后,K社推出通常怪獸也少了,很多不出名的通常怪獸甚至為玩家們所遺忘,失去了身為卡的意義。
通常怪獸采用率雖然低得可怕,但不乏有趣之處,值得娓娓道來(吐槽)。
目前似乎還沒有多少專門解說通常怪獸的文章,因此決定開坑,至少教通常怪獸們留點念想。
如果未來K社能像翻出「圣夜龍」一樣翻出其他通常怪獸,那再好不過了。
順序按照在YGOMobile中基于“通常怪獸”的搜索結(jié)果的倒序(也就是說最后一篇將會是「青眼白龍」)。
其他的廢話放在文章末尾,總而言之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想法。
※標&的部分表示摘自日文WIKI,基本不做改動。

在 DAMA (1105) 的「無之畢竟」發(fā)售之前,有一只怪獸長期占據(jù)著「各項數(shù)值最低的白板融合怪獸」的位置,時間長達約22年:

同樣是基于「簡易融合」的效果(※畢竟以前還沒有「簡素融合」這張卡),作為該等級下的唯一一只地屬性怪獸,也曾為它帶來了一定的使用價值。
不過,它的說法可不止于此。
與融合相關(guān)的(槽點?)太多,甚至,它自己的名字就是與怪獸本體毫無關(guān)系的——

「融合體」

最早收錄于?STARTER BOX(劇場限定版),罕貴度為 N。
融合:「小天使」+「催眠羊」
*日文原卡名「フュージョニスト」=?Fusionist。
(是貓貓?。?/span>
還請注意,由于后綴「-ist」的存在,這張卡沒有帶上「融合/フュージョン」字段。
以這個名字進行搜索,首先能得到的信息是這個:

前半段的注音一模一樣,天敵了屬于是。
「-ist」是用于人稱的后綴,尤指專業(yè)人士或者某件事情的實行者,因此這個名字也可以理解為「融合者」:

不同于上述兩張卡,「融合體」是完全沒有效果的白板怪獸。
之于實卡來說,這個名字的最大意義可能是,這張卡是「珍魚」的融合素材:

——!仔細想想,如果完全按照正規(guī)手續(xù),需要多少張卡才能出到「珍魚」?
事實上,即使是現(xiàn)在,一般也只有7星以上的大怪會限制一定要融合怪獸作為素材(※最早是「究極龍騎士」要求有「青眼究極龍」融合),只有這張卡——在早期環(huán)境的標準里也達不到下級線的4星白板——居然還要更弱小的融合怪獸當素材???
而結(jié)果大家也看到了,在各自發(fā)光發(fā)熱(?)的時期,「究極龍騎士」用的是「沼地的魔神王」,「融合體」「珍魚」用的是「簡易融合」連接到同調(diào)/超量召喚:

只能說是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卻各有各的不幸了(×)

*這張卡在「百獸大行進」的卡圖里,和融合素材之一「催眠羊」同時登場了:


※「催眠羊」的正式介紹則是在這一篇專欄:

編者注:有趣的是,由于其換皮怪「幻想綿羊」是融合代用素材怪獸,因此也可以用這兩頭羊來比較合理地融合召喚「融合體」(盡管這沒有什么意義×)
*關(guān)于另一只融合素材「小天使」,請見這篇:

強搭的融合組合與怪獸本體有違和感,這一點也吐槽過很多次了,主要是,可以看見只有「小天使」的攻擊力稍低于這只怪獸,不如說兩只融合素材的整體素質(zhì)都要高于「融合體」,完全無法想象融合這只怪獸能為我方帶來任何的優(yōu)勢。
另外,在?GX動畫 中,這只怪獸和「催眠羊」在海馬俠出場那集都有露臉:

——不知為何Wiki好像忘了提及這件事情,一般來說應(yīng)該有的。

&這張卡在 DM系列 游戲中,作為通常怪獸登場,有原創(chuàng)描述「天使のような羽根と とても長い尻尾を持っている化け貓/有著天使般的羽毛和長尾巴的妖化貓」。
另外,DM3中,它是「通信融合」必需的怪獸。
通過將指定的兩只素材,加上這張卡(多數(shù)需要是DM3之前的版本),與另一臺啟動了本游戲的游戲機進行聯(lián)機交易,可以獲得全新的卡。(※編者注:關(guān)于這種玩法,國內(nèi)玩家應(yīng)該更熟悉的是寶可夢游戲的聯(lián)機對戰(zhàn)或者交換進化。)
這個方法能得到的卡共有8種,全部都是只能通過通信融合或者輸入密碼才能得到的卡。換句話講,在這個游戲里,「融合體」正如其名地發(fā)揮了作用。
※順帶一提,在尚未收錄「融合體」的之前的游戲中,「變形史萊姆」擔任了這個角色:

具體來說,其中有6種類得到了實卡化,除了「融合體」以外,各自的素材是:
「紅靴子」=「戲法師」+「法蘭克斯」(※攻守數(shù)值均低于素材任意一方)
「狩劍獵人」=「異國的劍士」+「機械獵手」
「穿孔蟲」=「迷宮的蠕蟲」+「骸骨龍」(※攻守數(shù)值均低于素材任意一方)
「深海戰(zhàn)士」=「潛伏深海的鯊魚」+「青衣忍者」
「尖釘頭」=「鐵腕巨人」+「針球」
「衛(wèi)星加農(nóng)炮」=「加農(nóng)炮兵」+「メガトロン」(*未實卡化)

鑒于上圖中所有怪獸都是游戲收錄的原創(chuàng)怪獸,也不好說這樣的交換算虧本買賣。
值得一提的是,游戲中「衛(wèi)星加農(nóng)炮」并不在這一行列,純粹是不知為何,K社實卡化之際只保留了卡名和等級·種族·屬性,其他信息改得☆面★目☆全★非☆:

※關(guān)于「メガトロン」,暫且譯為「巨大炮艦」:

(編者注:資料中有一部分原創(chuàng)卡片就像這樣,右邊貼上了稍微×細化過的方形卡圖,可能是意味著有實卡化的打算。)
另外,在通信融合可以得到的怪獸里,「大腳怪」和「突變蟹」還沒有OCG化:


有點期待「大腳怪」OCG化是怎么回事×

*這只怪獸有換皮怪「小奇美拉」:

(和「融合體」一樣的翅膀似乎是被刻意削減存在感了,只能看到其根部。)
※另外,后續(xù)推出了馬甲怪獸「小懶奇美拉」:

(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視為是「融合體」的新造型?)

[這里放些什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