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評鑒-姚弋仲

? ? ? ? ? ?姚弋仲

姚弋仲(280年-352年),南安赤亭(今甘肅省隴西縣西)羌人,南安羌族酋長,姚襄和姚萇的父親。姚弋仲年少聰明而勇猛,英明果斷,雄武剛毅,不治產(chǎn)業(yè)而以收容救濟(jì)為務(wù),故很受眾人敬服。永嘉六年(312年),時值永嘉之亂次年,姚弋仲舉眾東遷榆眉,胡漢人民扶老攜幼跟隨者有數(shù)萬,姚弋仲并于此時自稱護(hù)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風(fēng)公。太寧元年(323年),前趙帝劉曜消滅盤據(jù)隴西的陳安后,關(guān)隴地區(qū)的氐、羌部落都向前趙請降,劉曜就以姚弋仲為平西將軍,封平襄公。
石勒擊敗劉耀后,姚弋仲亦亦歸降后趙,并獲石虎推薦行安西將軍、六夷左都督。姚弋仲當(dāng)時向石虎建議遷移隴上豪族,以削弱其實力并充實京畿地區(qū),得石虎聽從。石虎繼位后,他又遷持節(jié)、十郡六夷大都督、冠軍大將軍。
永和五年(349年),高力督梁犢與其部眾兵變,聲勢浩大,石虎召姚弋仲與燕王石斌討伐梁犢。姚弋仲率其部眾八千余人輕騎至首都鄴城。當(dāng)時石虎已重病,不能馬上接見,只先賞賜姚弋仲酒食。姚弋仲怒而不食,說:“召我擊賊,豈來覓食邪!我不知上存亡,若一見,雖死無恨?!笔⒔右姾蠹邮谝偈钩止?jié)、侍中、征西大將軍,賜鎧馬。隨后姚弋仲就不辭而出,策馬南奔,大破叛軍,斬梁犢。因功加劍履上殿,入朝不趨,進(jìn)封西平郡公。
同年,石虎去世,太子石世繼位。姚弋仲、蒲洪等人與彭城王石遵相遇于李城,共同勸說石遵起兵奪位。石遵隨后起兵,不久就殺石世繼位,并讓冉閔掌有兵權(quán)。然而冉閔很快廢殺石遵,立石鑒為帝,掌握朝政。石祗與姚弋仲、蒲洪連兵,移檄討伐冉閔。次年,冉閔殺石鑒并誅殺石氏宗室。石祗于襄國即位為后趙帝,以姚弋仲為右丞相,封親趙王,并殊有禮待。永和七年(351年),冉閔圍攻襄國,姚弋仲命其子姚襄率兵救援石祗,最終在石琨、姚襄、前燕三軍以及襄國守軍夾擊之下,圍城的冉閔兵敗,敗退鄴城。而同年石祗亦被殺,后趙滅亡,姚弋仲于是遣使向東晉投降,獲授使持節(jié)、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諸軍事、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單于,封高陵郡公。
次年(352年),姚弋仲在患病時向諸子說:“石氏厚待我,我本來想盡力幫助他們。而今天石氏已經(jīng)滅了,中原無主;我死了以后,你們要盡快歸降晉室,并固守臣節(jié),不要做不義的事呀!”及后去世,享年七十三歲。其五子姚襄續(xù)統(tǒng)其眾。姚襄后為苻生所敗,弋仲的靈柩為其所獲,苻生以王禮葬弋仲于天水冀縣。后來,姚弋仲第二十四子姚萇稱后秦帝時,追謚姚弋仲為景元皇帝,廟號始祖,其墓稱為“高陵”。
統(tǒng)帥 C+
(姚弋仲率部眾數(shù)萬,報石氏之德而效死爭鋒。時梁犢之軍多力善射,攻戰(zhàn)若神。而弋仲與斌等擊犢于滎陽,大破之,盡滅馀黨,斬首而還。)
武力 C+
(姚弋仲世為豪帥,嘗貫鉀跨馬于庭中。)
軍謀 C+
(姚弋仲剛正猛勁,曉習(xí)兵陳。)
智略 B-
(姚弋仲少英毅,不營產(chǎn)業(yè),唯以收恤為務(wù),眾皆畏而親之。及石虎克上邽,弋仲勸之徙隴上豪強(qiáng),虛其心腹,以實畿甸。季龍納之。后弋仲部曲馬何羅背主投張豺,豺敗,復(fù)歸,咸勸殺之。弋仲以何羅博學(xué)有文才,欲收其力用,寬恕之,以為參軍。其卓見如此。)
內(nèi)政 C+
(姚弋仲性清儉鯁直,不修威儀,屢獻(xiàn)讜言,無所回避,石虎甚重之。朝之大議,靡不參決,公卿亦憚而推下之。武城左尉,石虎寵姬之弟也,曾擾其部,弋仲執(zhí)尉,數(shù)以迫脅之狀,命左右斬之。尉叩頭流血,左右諫,乃止。其剛直不回,皆此類也。)
魅力 B
(姚弋仲越自金方,言歸石氏,抗直詞于暴主,闡忠訓(xùn)于危朝,貽厥之謀,在乎歸順,鳴哀之義,有足稱焉。)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