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思維 案例分享第一天
應(yīng)用馬林思維嘗試改變自己的生活,實踐案例分享,成功了就起飛,失敗了就再想其他方法。 現(xiàn)實困惑: 一、好高騖遠,說的簡單點,就是非常理想化,然后導致的與現(xiàn)實生活的嚴重脫節(jié)。 二、知道自己的問題,也知道自己應(yīng)該現(xiàn)實一點,但還是無法控制自己,也沒辦法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改變自己上,陷入了嚴重的內(nèi)耗。 三、具體就是我無法持續(xù)的做一件提高我能力的事情,然后每次激發(fā)的熱情,只能持續(xù)2-3天。然后就會因為學不進去陷入焦慮,但有時候害怕失敗,就看各種各樣的書,來教我怎么對抗這種情緒。但最后都會失敗,因為后面的過程充滿痛苦。 后面是我一天的實踐案例,每天我都會記錄一下,看看實際的變化。 案例一:學習 行為:昨天下午學習教資,學著學著不想學了,雖然腦子告訴自己今天學的不多,但還是不想學了。 情緒:一、一次學的時間長了,累了想休息。 二、學的知識論述性的東西比較多,但考試不一定考。 三、無法快速的概括和記憶知識點,沒有什么成就感。 上面的情緒壓倒了學習的情緒,導致停止學習的行為。 案例二:重新學習 行為:有人到家里,我在那休息,玩手機。 情緒:我已經(jīng)半年沒有工作了,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努力學習考工作的時候,但我現(xiàn)在還在那玩,別人怎么看我。 逃離這種痛苦的情緒壓過對學習的痛苦,于是開始學習行為,并且從學習里獲得了輕松的情緒。 案例三:做題 行為:學完知識點需要練習來鞏固,并且也有獲得知識的成就感,但練習失敗,做題過程充滿痛苦。 情緒:一、學習完我想休息,但沒有休息反而去做題了。 二、知識學的不踏實,題目有點難,做題老錯。 三、做題過程越強迫做,越不想做,反而錯的多,更不想做了。 上面的痛苦情緒壓倒了做題獲得成就感的快樂,做題行為失敗。 案例四:昨天晚練習寫作 行為:在比較累,也沒什么可寫,不想寫的情況下,完成兩千字的寫作晚練習。 情緒:一、寫作練習寫了有四十多天了,不想放棄。 二、早練習和前一天的晚練習字數(shù)都從三千下降到了二千,比起以前大大不如,今天晚上再不寫,根據(jù)以前的經(jīng)驗,可能會陷入一段時間不想寫的狀態(tài),有點浪費時間。 三、睡不著,腦子一直在思考,也不是一點都沒有的寫,別寫更難受一點。 上面的不寫的痛苦情緒更大一點,開始寫作練習,并且寫的比較放松。 案例五:今天早上的寫作練習失敗 行為:早上在明知道得醒來完成早練習的情況下,最后只寫了二十九字。 情緒:一、昨天不想寫作,沒的可寫的情緒更嚴重了。 二、天氣比較冷,并且今天比以前瞌睡,想睡覺。 三、堅持寫作的好處沒有感覺到,并且認識到這只是一種堅持的行為,對我的長遠利益也沒有什么影響。 四、必須完成早寫作練習的原因,是怕這一行為導致后面不再堅持,直接讓我堅持四十多天的習慣失敗。后面認識到我確實沒法寫了,并且不會影響后面的習慣,當我緩過來的時候,還是會堅持這個習慣。 上面的綜合情緒判斷,導致我沒有完成今天的早練習。 案例六:做題 行為:白天沒有學習,感覺頭疼,也不想做題,但晚上的時候還是做了題,并且非常專注。 情緒:一、不做題就學不到知識,就通不過考試,就找不到工作,自己不能養(yǎng)活自己是最大的痛苦。 二、通過休息,頭沒那么疼了,雖然在思考的時候,還是有反應(yīng),但我發(fā)現(xiàn)只要不是逼著自己學,反而后越思考越輕松。 三、情緒變了一點后,我做題時,腦子更清楚了,正確率變高,我感受到了我的進步,很輕松的做了一百多道,并且還想做。 上面的情緒壓過了我白天對學習的反感,所以我晚上專心的做了題。如果按我以前的行為方式,我會強迫自己學習以對抗我所認為的懶惰思想。到最后一般來說能堅持了幾天,然后會放棄學習,很長時間緩不過來。在混吃等死中,自己罵醒自己,再繼續(xù)上面的行為。 記錄2023.3.1的一天案例,明天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