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鳥“山鳳凰”打架!市民偶遇倆白鷴路邊動手,完事結(jié)伴離開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一言不合就動手!
10月15號,一廣東市民在山上的路上,碰到兩只白鷴在公路上打架,打得天昏地暗、難解難分。市民免費看了一場比賽,還用視頻給記錄下來。

最后兩只白鷴誰也奈何不了誰,好像有一種不打不相識的感覺,看到有人過來了,兩鳥還結(jié)伴離開了。
這視頻一發(fā)出,網(wǎng)友們都笑開了花,紛紛表示“這樣太漂亮了吧,不過看樣子,這兩只白鷴好像都是公的,可能在爭地位吧?!?/p>
沒錯,一看就能發(fā)現(xiàn)這兩只鳥非常漂亮,因為它們是廣東省的省鳥——白鷴,當(dāng)?shù)厝硕挤Q它們?yōu)椤吧进P凰”。
白鷴,很多外地人可能不認識也沒見過。它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于大型雞類。雄鳥全長100-119厘米,雌鳥58-67厘米。頭頂有冠狀。嘴粗短而強壯,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鉤;鼻孔被羽毛所掩蓋。

屬于雜食,食昆蟲、植物莖葉、果實和種子,一般來說都是3、5成群,和雞很像,一般不動用翅膀,只有在緊急情況,才會飛上樹。
雖然是廣東的省鳥,但其實在南方幾乎所有省份都有它們的蹤跡,而且數(shù)量很多,目前保護等級是2級,但級別是“無?!?!

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白鷴差點就成為瀕危物種了,就是因為它們生活的區(qū)域,一般都是在2000米以上的茂密山林里面,本來和人類的生活區(qū)域不重合的,但是這種亞熱帶的山林里,草藥非常多,而且可開發(fā)旅游,這樣人類不斷“蠶食”它們的棲息地。
后來數(shù)量嚴重下降,于是各地才聯(lián)合想出了一些辦法,保護白鷴,避免在林區(qū)修建公路,采藥按季節(jié)、按批次等等措施。

目前來說,其實白鷴的生存區(qū)域的生態(tài)保護,都做得非常好了,不會有那種威脅它們生存的危機存在。
白鷴樣子看起來非常精神,所以很多人覺得它就是吉祥的象征,有比較好的代表意義,比如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哈尼族,他們的代表性吉祥物就是白鷴鳥。

難怪這位市民看到白鷴打架,一定要拍下來,運氣是真的好,只要能碰上,一定好好欣賞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