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么過元宵節(jié)?——神仙操作大集合~

一曲笙歌春如海,
千門燈火夜似晝。

農(nóng)歷正月十五
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元宵佳節(jié)
春節(jié)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
也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看這漫天飛舞的許愿燈
你是不是也躍躍欲試
準備歡度元宵了呢?

元宵節(jié)
你打算怎么過?
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
講真,雖然身在21世紀
但論會玩兒
人家古代人可?甩 咱 好 幾! 條! 街!

你可能要反駁
“元宵節(jié)不放假,還談啥玩耍?”
?Too?young?Too naive?
人家古代人過元宵節(jié)?
可是有法定節(jié)假日的
Level? 01
節(jié)日確立之初的漢代,小休一天
Level? 02
到了唐代,怒休三天
長安城燈火璀璨,摩肩接踵
流行小曲唱起來,跟著節(jié)奏一起搖擺
Level? 03
宋代,High休五天
當夜市遇上五天假期的元宵節(jié)
寶馬雕車香滿路,花燈遍布,晝夜不停
Level? 04
明代,元宵節(jié)飆到十!天!假!
夜市三更剛關門,五更又開張
這場面:繁華,給力,得勁!
到了現(xiàn)代,
我們不!放!假!

那么問題來了
古人放了那么多天假
都干些啥?
元宵節(jié)=偷菜節(jié)
南北朝時期
偷菜,是大家最大的樂趣
“不待更深,飯后即出,
到處洶洶,勢同掠奪。”
除了偷菜,古代人還偷燈。
偷燈的“燈”是用豆面捏成的~

“偷了劉家的燈,當年吃了當年生”
于是乎,所有姓劉的人就都躺槍了
“劉”與“留”同音,寓意“留住孩子”
已婚婦人…為之…瘋狂

身在21世紀的我們
雖然不放假
至少,我們不用再去偷燈了
可以點亮的全手工紙雕燈
無可挑剔的設計細節(jié)
全紙質拼接
一鍵點亮
照見古人過元宵節(jié)時的熱鬧景象

元宵節(jié)=狂歡節(jié)
隋唐時期
每逢元宵
燈火明亮,鼓樂喧天
人戴獸面,化裝游行
雜技表演,好不熱鬧

古人云:
“竊見京邑,爰及外州,
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戲朋游。
鳴鼓聒天,燎炬照地,
人戴獸面,男為女服,
倡優(yōu)雜技,詭狀異形?!?/p>
御史們如是說
可此刻皇帝自己也玩得正嗨
不但沒有理睬
還大手一揮,又加了好幾盞華燈

也許我們無法聽到和看到
隋唐盛世的樂舞清平
但這一款
以大唐仕女為設計靈感的紙膠帶
小小身材卻大有作為
標記心愛的書
記錄美好心情
裝飾自己喜歡的小物件

每一個小形象都經(jīng)過精雕細琢
妝容精致衣袂飄飄
細看仿佛置身于鬧市看歌舞升平
“此曲只應天上有,
人間哪得幾回聞?!?/p>
元宵節(jié)=互撩節(jié)
古代,養(yǎng)在深閨中的年輕女子
只能在元宵節(jié)外出
披著賞燈外衣的聯(lián)誼大會
盛產(chǎn)
愛情!愛情!還是愛情!
從古詩中我們便可窺見一斑
比如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strong>
說的正是元宵佳節(jié)

還有那句最著名的
“眾里尋她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也發(fā)生在元宵夜
說起“互撩”早在三國時期洛水之畔曹植與洛神的相遇就已技能滿分

曹植滿眼愛意:
“愿誠素之先達,
解玉佩而要之?!?/strong>
宓妃害羞回應:
“抗瓊珶以和予兮,
指潛川而為期?!?/strong>

中國古代的情人節(jié)
將一套以洛神賦為創(chuàng)作元素的手賬本
作為信物贈予佳人
誓言書于扉頁
“洛水一夢
只為與你相遇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
最后依舊是求關注,求轉發(fā)~官方愛你們哦(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