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xiàn)300萬平民藍天夢,創(chuàng)辦1元航空的印度農(nóng)民,后來咋樣了?
印度這個國家,一直以來都被冠以“文明古國”的美稱。
但實際上,就以其種姓制度而言,跟“文明”二字放在一起,總會透出一股濃烈的諷刺感。
眾所周知,印度種姓文化根深蒂固,將人分為三六九等。馬克思就曾說過:“種姓制度是印度進步和強盛道路上的基本障礙?!?/p>
即使此制度早已被廢除,但它依然是鐫刻在印度人命運里的烙印,成了多少人一生都無法跨越的藩籬。
高種姓享有諸多特權與專利,世代過著優(yōu)渥生活,多是達官貴族。
而低種姓卻遭受諸多歧視與限制,子孫后輩都是底層貧民,有若草芥。
簡直是云泥之別。
就連出行,低種姓人群都得盡量接觸到高種姓人士,因為會被視為一種“污染”。
更別說,他們能坐上飛機,享受到跟富人們一樣的待遇。就算是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印度的勞苦大眾還不被允許上飛機。
他們買不起昂貴的飛機票,即使難得坐上一回飛機,也顯得非常卑微局促。甚至,還會被找各種借口趕下飛機。
但是,一個人的出現(xiàn),竟然奇跡般地改寫了這樣的局面,并在印度航空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色彩。
1. “我沒錢買機票!”
“先生、女士,我父親病重、快不行了,我沒錢買機票,飛機五分鐘后就起飛了,請借些錢給我好嗎?”
“誰能幫幫我?我發(fā)誓我會還錢的!求你了!”
上個世紀90年代,印度的某個機場售票大廳里,一個穿軍裝的小伙子跌坐在地,向著不相識的乘客們哭喊求助。

他叫馬拉,父親病危,他心焦如焚,要趕著搭乘飛機返家。
然而,飛機五分鐘后就要起飛,但經(jīng)濟艙已客滿,只能買票價高昂的頭等艙機票。但他翻遍兜里,再也拿不出多余的錢了。
他幾近崩潰,尊嚴、面子什么都顧不上,顫抖著聲音跟身邊的陌生人乞求著借錢。
除了有一個孩子回應他,沒有人愿意幫助他。
最后,他只能搭載汽車、摩托車等,日夜兼程輾轉(zhuǎn)趕路回家。
但父親早已溘然長逝。
就因為買不起一張小小的機票,父子倆連最后一面都見不到,從此天人永隔、遺恨萬千。

馬拉悲愴無比,仰天嘶吼:“我沒有錢買機票!”
自那時起,他便一心要創(chuàng)立廉價航空公司,讓所有普通人都坐得起飛機!
他只是一介農(nóng)民,如何能辦到?癡心妄想。
不可思議地,他最后竟然做到了,還帶著村里人都坐上了飛機!
這個故事,來自印度電影《英勇贊曲》,講述了退役軍人馬拉沖破層層障礙,創(chuàng)辦廉價航空公司的超“燃”勵志經(jīng)歷。

電影一上映,便收獲如潮好評。無數(shù)網(wǎng)友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心潮澎湃。
看到電影結(jié)尾,你會驚訝又欽佩:電影竟是取材于真實事件改編的,“馬拉”這個角色確有其人!
他便是戈比那思(G.R. Gopinath),被譽為“印度廉價航空公司的先驅(qū)”。
他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雖不似電影情節(jié)那般跌宕起伏,但遇到的阻力與障礙,一個也少不了。
但他硬是一路“死磕”,打造了自己的航空公司,堪稱一個“傳奇”。
1951年11月,戈比那思出生于卡納塔克邦的一個偏遠小村,父親是一名教師,母親則負責操持家務,一家人過著清貧、平實的日子。
戈比年幼時,父親常常帶著他閱讀甘地、泰戈爾等名人名家的作品,教給他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讓他獲益良多,擁有一顆善良、悲憫的心,養(yǎng)成了堅毅、堅韌的品格。
長大后,他考進了印度初級國防學院(NDA),又去了印度軍事學院(IMA)進修,并被征召入伍,最后被任命為陸軍上尉。

28歲時,他從軍隊退役。此后,他曾從事過奶牛、家禽養(yǎng)殖、養(yǎng)蠶咨詢、自行車交易和股票經(jīng)紀等多項職業(yè)。其后,他開始經(jīng)營直升機包機的業(yè)務。
某天,在飛到美國的途中,他在亞利桑那州的一個機場里,偶然間,看到有個廣告牌,寫著這家機場每天營運一千多個航班,運送十萬多名乘客。
此機場地處沙漠,運送的乘客,卻是全印度航班乘客的兩倍多。
而當時,印度國內(nèi)航班的乘客,每天大約只有四萬五千人,而且機票還極其昂貴,只有一小撮富人才能坐得起飛機。不管是中產(chǎn)階級、還是平民貧民都只能望天而嘆:坐飛機,是有錢人的專利。
多少人,就像影片的馬拉一樣,平日出行已經(jīng)不太方便,要是遇上什么急事、要緊事,只因買不起機票,只能選擇速度較慢的交通工具,該耽誤了多少事情?留下了多少遺憾?
一個想法,閃電般擊中了戈比,讓他瞬間熱血沸騰:如果,我能創(chuàng)建一家低成本的航空公司,讓大伙都坐上飛機、便捷出行,那該有多好?。?/strong>
這個念頭,就像一個小火種,落到他心里,燃放出黃燦燦的希望與愿景。
2. “讓他們都有機會飛上藍天!”
2003年,52歲的戈比,拿出了自己的畢生積蓄,加上朋友們的一些貸款,和國防學院的三個朋友一起創(chuàng)立了德干航空公司(Air Deccan)。

那是印度國內(nèi)第一家廉價航空,所對接的業(yè)務市場,是國內(nèi)的平民以及低種姓人群。
多少人,都不太看好它,帶著懷疑、“看戲”的眼神,冷冷打量著它。
公司剛剛起步時,只有一架ATR式(螺旋槳)飛機,只有一條航線。
在首次試航時,這架飛機還沒有駛離地面,竟然發(fā)生了意外:有一個發(fā)動機著火了——眼看就要成了航空界的“笑柄”。

戈比對此泰然自若,他趕緊加強了對設備的檢修,避免出現(xiàn)類似失誤,并按計劃,利用ATR飛機,先將35個小型飛機場連接起來,再把這些機場和印度的大城市連接在一起。
因此,公司訂購了多架ATR,和A320式(空中客車式)飛機。
等到小型飛機場都和印度的大城市連接好了,公司才開始購買噴氣式飛機,逐步擴大運營網(wǎng)絡。
至于票價,價格只有競爭對手公布價格的三分之一,此外公司還定期開展機票促銷活動,價格甚至只有一個盧比。
在服務方面,德干航空顯得非常簡樸、實在。營運第一年,所有飛機餐,都是戈比的妻子經(jīng)營的烘焙店“面包新語”所提供,大大節(jié)省了成本。

另外,飛機上也沒有提供免費飲料。戈比曾說:“盡管大家都說飲料應該免費,我認為那樣會導致不必要的浪費,應該盡可能省下每一分錢?!?/p>
運營初期,德干收到了很多冷嘲熱諷。
有些業(yè)界人士、批評家甚至說:這樣的低價航空公司想要獲得成功,簡直是癡人說夢!因為,印度是一個調(diào)控過度的市場,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率很不充分,辦機場只是一場噩夢罷了。
對此,戈比置之不理,繼續(xù)“趕路”。他發(fā)自肺腑地說:“我從骨子里清楚地認識到,如果你能夠在印度這塊土地上,為印度人民創(chuàng)建一種航空公司的模式,就完全有可能克服上面這些障礙?!?/p>

那時,德干航空公司還受到了旅行代理機構的抵制。于是,公司便發(fā)行自己的信用卡,用于購買本公司的電子機票,同時創(chuàng)建了低成本訂票系統(tǒng),讓大家的購票方式更加省時、高效。
公司還成立了2000多家旅行代理,方便人們輕松快捷地預訂機票。
雖然,公司還遇到了其他的更大的阻力和困難,比如機場設施落后、飛機起飛和降落都出行堵塞,飛機在落地??亢笳也坏阶銐虻某隹?、公司的收益沒有和運輸量同時增加,還一度虧損嚴重……
但戈比始終沒有放棄,一直在努力、勤勉而明智地找尋對策、改善困境。
漸漸地,德干航空低廉的票價和便利的服務,受到了大量印度人的歡迎。
據(jù)統(tǒng)計,德干公司第一年的營業(yè)總額超過1億美元,總共運送了100萬名乘客,成績喜人。
隨著航線的迅速擴展、公司的蓬勃發(fā)展,戈比的廉價航空,讓70%的印度中產(chǎn)階級都能乘坐飛機,并讓三百多萬的印度平民,都能以一盧比的價格坐上了飛機。
同時,它也帶動了印度廉價航空的崛起:多個廉價航空公司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選擇與便利。
而德干,也發(fā)展成了很快成為印度第二大民航,業(yè)務蒸蒸日上。
但無論如何,戈比始終踏踏實實,堅守初心:“我的理想就是要走到小城鎮(zhèn)去,讓那些中等階層或中下等階層的印度人民也有可能飛上藍天,要創(chuàng)造一種四、五十年期間也能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業(yè)務模式和業(yè)務戰(zhàn)略?!?/p>
3. “我們?yōu)榇烁械津湴?!?/h1>
正當大家對德干寄予厚望時,它前進的腳步,卻不知不覺慢了下來、疲憊了下來。
自從德干航空誕生后,投資者們看到了這一市場的巨大商機,紛紛踏入廉價航空的領域,想要分一杯羹。
各種廉價航線猶如星星之火,燎原到了全國,基本覆蓋了印度的主要城市。
隨著廉價航空公司的“爆炸式”增長,市場也逐漸趨于飽和,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激烈的競爭態(tài)勢。
各個公司都削尖了腦袋壓低成本,挖空心思以低票價招攬、爭搶乘客。
而油價的不斷上漲,對經(jīng)營者而言,更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廉價航空的生存環(huán)境,越來越困窘。
在種種不利因素的裹挾下,德干航空越走越吃力,難以維持過去的低成本運作,甚至虧損連連。
為了挽救德干,戈比于 2007 年將德干出售給酒業(yè)巨頭 Vijay Mallya。
后來,德干與Vijay Mallya 的翠鳥航空公司(Kingfisher Airlines)進行合并,并更名為“翠鳥紅”( Kingfisher Red)。

然而,翠鳥航空公司于2013年由于債務危機而倒閉了,德干公司也隨即停止運營。

但是,飛機夢,始終鮮活地藏在戈比的心里。
2017年,印度政府啟動了“全民飛行計劃”(UDAN),意在大力扶持廉價航空,讓普通人也能支付得起短途飛行。政府還邀請戈比當了首席顧問。
戈比滿心歡喜,在他一番奔波下,德干航空“復活”了,獲得了民航總局的許可,再次飛上藍天。

遺憾的是,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德干悲壯地對外宣布破產(chǎn),理由是:“新冠疫情對部分航空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公司經(jīng)營狀況入不敷出。”
人們嘆息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敬意。
這個從貧困鄉(xiāng)村走出來的小伙子,是一個可敬的“孤勇者”,骨子里流淌著人人生而平等的精神,憑著一己之力,在印度這樣一個種姓制度森嚴、保守勢力強大的國家,勇于挑戰(zhàn)資本權威、竭力打破貧富壁壘,為勞苦大眾開創(chuàng)了廉價、快捷的出行方式,變革了印度的航空業(yè),令人嘆服不已!
他的話,讓人久久難忘:“我們并不因為是低成本航空公司而感到羞恥。相反,我們?yōu)榇烁械津湴粒驗槲覀兘o幾百萬、幾千萬從來沒有乘坐過飛機的印度人,裝上了翅膀,讓他們有機會飛上藍天?!?/p>

他讓無數(shù)人相信——即使我們身處泥淖之地,也能仰望亮麗的彩虹,并且還會飛上天空,觸摸夢想,開拓未來!
戈比那思,雖敗猶榮。
德干航空,必將歸來。文/打盹的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