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入三關任我打
其實,古代詠春拳是貼身短打,不是如文章中電影演的那樣。電影那個是長拳式的按敵上臂猛推然后肘打硬來。一點也沒有貼身短打技巧。事實上除了是普通人或身弱對手,比較強壯對手一定自然的反抗反應造成雙方卡住,有武功者只要轉角度卸力就可以破他與同時反擊。這電影武術設計並不懂詠春拳。真實並不是橋入三關任我打,而是身入三關任我打。為什麼呢?入三關的是身與步法而不是手法。手法制不住對手讓我方可以任我打。由其如電影上手伸長去推更是低效率用力。
要了解什麼是身入三關任我打,先要了解百年來己經在亞洲失傳的古代瓊花會館時代的詠春拳的特色。如下圖。


身入三關是 “入身或稱為埋身就是身步射入,足手管制或撞擊對手腳,同時身手緊逼著或撞對手身,使對方全身平衡與活動受到我的控制與威脅” ,如同蛇身纏著獵物。
任我打是“在對方為其全身平衡與活動受到控制與威脅而掙扎的同時,我左右兩手可以隨意攻擊。
身入三關任我打的例子如以下視頻。
https://youtu.be/AW4ZVQkSZCk
另外,需要知道的是,古代詠春拳源自少林但是自成一格,所以稱為詠春拳,因為創(chuàng)詠春拳者採取了峨眉十二莊功法提升身體的操作。如下圖。也因為峨眉十二莊的蛇行蛹動特色,所以也稱詠春拳之身功為蛇身。見下圖。

古代詠春拳與自清末的蛇鶴詠春門祕至今天強調架構,直線,三角形,攤膀伏手法的詠春拳是不同的。雖然今天還流傳有如:埋身,逼打,食位,手從心發(fā)…等名詞。但是人事己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