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1981年北愛爾蘭 北愛人民大戰(zhàn)英軍

1981年,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配備警棍和橡膠子彈的英國士兵正嚴(yán)正以待,試圖使投擲石頭的人群平靜下來。 伊恩·貝瑞(Ian Berry) 攝
1921年12月英國被迫與愛爾蘭臨時政府簽訂和約,承認(rèn)愛爾蘭南部26郡獨立建國,北方6郡仍留在英國。英國國名由“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改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就此埋下了北愛問題的種子。

投擲石塊的人,被英國士兵拉出來,并遭受了野蠻毆打。
北愛爾蘭60%的人口是信奉基督教新教的英國移民后裔,其余40%是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島土著。在北愛歸屬問題上,前者主張留在英國,后者則堅持回歸愛爾蘭。自1968年以來,北愛敵對雙方不斷發(fā)生武裝沖突。

1981年,發(fā)生了一件北愛和平歷史上很重要的事情,那年英國國會議員鮑比·桑茲(Bobby Sands)在北愛爾蘭梅茲監(jiān)獄中絕食去世,激起北愛人民的義憤,人們向安保人員投擲石塊和莫洛托夫雞尾酒。

年輕人和兒童準(zhǔn)備莫洛托夫雞尾酒,以對付英國軍隊。

男孩在一起商討怎樣對付英軍。

一個戴著自制長矛的男孩準(zhǔn)備對付英軍。
北愛人民夠爺們不?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