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帝朱常洛究竟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為你解密“紅丸奇案”
原創(chuàng)2020-11-10 21:07·歷史其實挺有趣

(明光宗朱常洛像)
公元1620年,統(tǒng)治了大明王朝48年的萬歷皇帝朱翊鈞終于駕崩,帝國的權(quán)力交到了太子朱常洛手里。朱常洛登基為帝,史稱“泰昌皇帝”。
泰昌皇帝朱常洛即位只有一個月,就離奇死亡,成了中國歷史上的千古謎案。
而想要知道整件事情的真相,則需要我們從頭開始說起。
朱常洛是萬歷皇帝庶出的長子,但太子的大位和皇帝的大位其實是輪不到他來坐的。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他是萬歷皇帝偶然臨幸的宮女生的孩子,萬歷非常討厭這對出身低賤的母子。
母親出身不好,地位太低,不討皇帝喜歡。
第二,由于皇帝不喜歡朱常洛,多年來朱常洛在宮中一直處于散養(yǎng)狀態(tài),沒人疼、沒人愛、沒人關(guān)心。這就導(dǎo)致了這位皇子沒有親朋黨羽,勢力單薄。
不受重視,不受栽培,一無靠山,二無勢力。
《明史》:“未幾,鄭貴妃生子常洵,有寵。儲位久不定。”
第三,萬歷皇帝的寵妃——鄭貴妃,深得皇帝恩寵,皇帝一直想把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立為太子。
競爭對手強大,步步緊逼,自己沒有能力對抗。

(明神宗朱翊鈞形象)
這三個原因像三座無形的大山一樣立在朱常洛面前,想要成為皇帝,他必須翻過這三座山峰。
但上天是公平的,上天給了他難成帝王的三個原因,也給了他能成帝王的三個因素。
第一,按照明朝的繼承法,皇帝的位子是如果有嫡子(皇后誕育的子嗣),那么就在一幫嫡子里選長子當太子,如果沒有嫡子,那就在庶子(妃子妾室誕育的子嗣)中選擇庶長子當太子,萬歷皇帝沒有嫡子,一個也沒有。而朱常洛恰恰是萬歷一幫庶出兒子中的長子,幸運的他由此獲得了合法的繼承權(quán)利。
朱常洛做太子,乃至繼承皇帝,是符合明王朝繼承規(guī)則和規(guī)定的。他當皇帝,是合情合理合法,沒有任何問題的。
第二,自古臣子愛管皇帝的家務(wù)事,明朝的大臣也不例外,萬歷皇帝想立鄭貴妃兒子為太子的事情不是一天兩天了,但只要他一提出,群臣就堅決反對,因為在一班大臣心里,遵從祖宗的立下的規(guī)矩是最重要的,皇帝是天子,但皇帝不是朝代的祖宗,所以皇帝也無權(quán)隨便想立誰當太子,誰就當太子,大臣們雖然沒有極力推薦朱常洛做太子,但是卻堅決的遏制了其他人來競爭這個位子。
萬歷皇帝想要廢長立幼,和明朝的繼承制度發(fā)生沖突,導(dǎo)致了滿朝文武的不滿,而滿朝文武反對鄭貴妃的兒子做太子,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變相的支持了朱常洛做太子。
第三,萬歷皇帝的母親李太后,對兒媳婦鄭貴妃沒有太多好感,反而對身份低微的朱常洛母子關(guān)愛有加。群臣的反對行為或許讓萬歷皇帝打消了立鄭貴妃的兒子為太子念頭,但是也沒有讓萬歷皇帝對朱常洛的態(tài)度有所改觀,而身為皇帝母親的李太后,為朱常洛成為太子,在皇帝面前做了不少思想工作。
太后喜歡朱常洛,在皇帝面前經(jīng)常規(guī)勸進言,促使萬歷皇帝終于下定決心,立朱常洛為太子。
1620年,跨越三座大山的朱常洛終于加身黃袍,榮登九五之尊,但僅僅過了一個月,就暴斃而亡。

(明皇宮復(fù)原圖)
那么,朱常洛是怎么死的呢?他作為皇帝的一個月里,又發(fā)生了哪些事呢?
史料記載,剛剛登基的朱常洛意氣風(fēng)發(fā),神采飛揚,絲毫不像是生病的樣子,也看不出有任何異樣。
《明史》:“玉履安和”,“沖粹無病容”。
可僅僅過了十天,朱常洛就一病不起,只好在宮中休養(yǎng),取消了一切安排活動。
但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這個時候的朱常洛,只是生病,遠遠沒有到危及生命的時候。
那這短短十天的時間里,又發(fā)生了什么樣的事情,可以讓一個健康的中年人大病一場呢?
而在史書上,關(guān)于這十天里發(fā)生的事情,有一件極為可疑。
《罪惟錄》:“及登極,貴妃進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p>
作為曾經(jīng)朱常洛的競爭對手鄭貴妃,向皇帝宮中進獻了十名美女來服侍皇帝,而也就是這十名美女進宮后不久,朱常洛就病倒了。

(鄭貴妃畫像)
這之間是不是有什么關(guān)系?
我們合理地懷疑鄭貴妃利用這十名美女作為臥底,潛入皇宮行不軌之事,或下藥,或放毒,導(dǎo)致了皇帝重病。
之所以懷疑鄭貴妃,是因為這位居心叵測的貴妃不僅有作案動機,還有前科。
她的作案動機很簡單——她心心念念想要把自己的兒子送上皇位,但沒想到被朱常洛輕而易舉地拿下了,她想要報復(fù),更想要害死朱常洛之后再次推舉自己的兒子當皇帝。
而早在朱常洛做太子時,就曾有一位男子手持木棍闖入太子寢宮,逢人便打,險些危及朱常洛的生命安危。這人被拿下之后,供認自己是鄭貴妃手下宦官龐保和劉成的人。
鄭貴妃手下的人,也就等同于是鄭貴妃的人,這件事背后的主導(dǎo)者,恐怕不言而喻了。
但當時的萬歷皇帝,護妻心切,竟然將龐保和劉成以及一干犯案人等全部處死,造成了死無對證的局面,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但鄭貴妃,卻在所有人眼里留下了謀害太子的前科。
《明史》:“持梃入慈慶宮,事復(fù)連貴妃內(nèi)珰。太子請以屬吏?!?/p>
而更清晰的證據(jù)則將鄭貴妃是殺人兇手的猜測推上了頂峰。
皇帝朱常洛病重之后,并沒有第一時間讓太醫(yī)進行治療,而是見了一個人。
這個人的名字叫崔文升。而崔文升,也是鄭貴妃的親信。

(崔文升形象)
崔文升本來是鄭貴妃宮中的親信太監(jiān),朱常洛登基之后,升他做了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相當于皇帝的秘書),朱常洛患病后,在鄭貴妃的授意下,崔文生向皇帝進獻了一味叫做“通利”的藥物。
何為“通利”?這是一味強效導(dǎo)瀉藥,吃了可以潤腸通便。說白了,就是吃了會拉稀。
年輕善良的朱常洛相信了眼前的這個太監(jiān),服用了“通利”之后,開始整晚拉稀,一晚上能拉三五十次,身體極度虛弱。
這次服藥,讓本就身體不好的朱常洛病情更加嚴重。
嚴重到什么情況?
再請?zhí)t(yī)來診治,也因為沒有及治療,貽誤病情而無濟于事了。
而造成這樣局面的始作俑者,還是鄭貴妃。
因為朱常洛早年雖然是皇子,太子,但是并未得到萬歷皇帝多少疼愛和特殊關(guān)照,甚至于連常人也比不上,衣食住行多有短缺,這也就導(dǎo)致了朱常洛的身體素質(zhì)極差。
在朱常洛登基成為皇帝后,太醫(yī)們根據(jù)朱常洛的身體情況,一直采用固本培元的治療方案來對皇帝的身體進行進補。
鄭貴妃授意給皇帝服用的“通利”,不僅反其道而行之,讓皇帝一瀉千里,還把太醫(yī)們一直給皇帝逐漸堆積起來的好身體毀于一旦。
常居宮廷的鄭貴妃,豈能不知這么淺顯易懂的道理?
而命懸一線的朱常洛,在此時又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他不相信明朝太醫(yī)院的太醫(yī),拒絕了明朝最權(quán)威的醫(yī)療機構(gòu),也不發(fā)布昭告,廣詔天下名醫(yī)前來診治,而是選擇了相信另外一個夸下??诘娜恕羁勺?strong>。

(李可灼進獻仙丹)
而李可灼,是朝廷的鴻臚寺丞,也是個煉丹的道士。
自古皇帝愛煉丹,吃仙丹是明朝老朱家的傳統(tǒng)。
本來已經(jīng)搖搖欲墜,準備交待后事的朱常洛心里又有了一絲希望——鴻臚寺丞李可灼宣稱,自己有仙丹,包治百病。滿朝文武不是傻子,皇帝的性命怎么能交到一個煉丹的道士手上?但朱常洛病急亂投醫(yī),居然讓李可灼進獻仙丹。
什么是仙丹呢?
雖然它被裝在一個華麗的錦盒里,但看上去就是一粒平平無奇的藥丸。而關(guān)于這粒藥丸的成分,其實和古代大多數(shù)丹藥的成分是一樣的。無非是婦人經(jīng)血、紅鉛、符石、各種有害重金屬等等。
群臣反對,太醫(yī)制止,但皇帝不管不顧,召李可灼進宮進獻藥丸?;实鄢粤艘涣O傻?,居然精神不少,病情也有所緩解。
根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的辯證,我們大致可以得出結(jié)論,這次病情的緩解,一部分原因在于朱常洛自己的心理作用,而另一部分在于,仙丹中的重金屬,在朱常洛體內(nèi)發(fā)揮了刺激神經(jīng),讓朱常洛變興奮的作用,這只是身體的機能反應(yīng),并不能代表病情好轉(zhuǎn)。
朱常洛對李可灼更加深信不疑,命令三日后再進仙丹服用——而就是這第二粒仙丹,把皇帝朱常洛一下子送上了西天。
公元1620年9月26日,本來看起來病情有所好轉(zhuǎn)的朱常洛再一次服用了李可灼的一粒仙丹,一日無事,夜里卻突然暴斃,年僅三十八歲。

(朱常洛服用第二粒仙丹)
朱常洛是最后的死因是什么呢?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對于他的病情的治療方案。
從身體虛弱一病不起,先用瀉藥導(dǎo)致身體更虛,再用性燥的重金屬導(dǎo)致身體狂熱,兩種性情相反的藥物如此反復(fù)折騰,羸弱的朱常洛再也承受不住,最終導(dǎo)致了他的死亡。
那么,究竟是誰害死了朱常洛?
本案的最大嫌疑人——鄭貴妃或是導(dǎo)致朱常洛生病的元兇,但卻一定是導(dǎo)致朱常洛病情加重的罪魁禍首,但卻未必是最后害死朱常洛的人。
因為從崔文升進獻瀉藥之后,到這里就戛然而止,史書再也沒有關(guān)于鄭貴妃對朱常洛有任何不軌行為的記載。
而真正讓朱常洛一命嗚呼魂歸九霄的人,是鴻臚寺丞——李可灼。
但李可灼工作之外,只是個閑散的修道人士,他在朝廷中并不擔任要職,和朝臣、后妃、皇帝之間沒有任何的利害關(guān)系,他并沒有任何理由和動機去殺害皇帝。
而他用最后一粒仙丹導(dǎo)致朱常洛死亡,也許只是他錯估了自己的醫(yī)術(shù),也高估了仙丹作用。
他無弒君之心,只有弒君之罪。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李可灼的仙丹雖然害死了朱常洛,但這并不是他的本意。
而真正導(dǎo)致朱常洛死亡的原因,恐怕是多方面的。
鄭貴妃、鄭貴妃進獻的美女、崔文升、李可灼陰差陽錯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起來,固然要對朱常洛的死亡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

可朱常洛拒絕太醫(yī)治療,一味相信偏方、寵用太監(jiān)、道士,也無疑是把自己推向了墳?zāi)埂?/strong>
朋友們,所以說有病還是要及時看醫(yī)生。
《明史》贊曰:光宗潛德久彰,海內(nèi)屬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構(gòu)爭。黨禍益熾,可哀也夫!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一個月,在位期間,廢除礦稅、發(fā)放邊關(guān)士兵的軍餉,還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明朝的官位短缺等問題,看得出來,年輕的朱常洛想當一位明君,他想接過萬歷皇帝手中千瘡百孔的大明帝國,在這片土地上重新耕耘,實現(xiàn)自己的雄心壯志。
可惜造物弄人,英年早逝,朱常洛去世后僅二十余年,明朝覆滅,而充滿疑云的“紅丸案”,也在悠深的歷史長河中成了一個永遠的謎。
圖片 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