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片打卡春天”風景園林美學十五講
#“一張圖片打卡春天”
每個人都有審美追求,審美是人類情感的最高追求和人類生存的最高境界。風景園林美學是風景園林學和美學相交而生的新興交叉學科,以風景園林審美活動為研究對象和邏輯起點。其研究屬于跨學科交叉綜合研究,具有廣闊的學術前景和強大的學術生命力。
在當代風景園林學科快速發(fā)展,教學、科研及實踐創(chuàng)作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以十五講形式,形成十五個系列專題,有助于推進學科建設,彌補風景園林美學研究缺乏理論梳理的不足,吸引更多學者投入該項研究工作。

風景園林審美活動是以風景園林審美主體的審美需要為依據和動因的生命體驗活動和情感價值活動。風景園林審美活動既區(qū)別于風景園林實踐活動,具有超功利性特征;又區(qū)別于風景園林認識活動,具有主體性特征。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是風景園林審美活動的重要本質特征。從歷時性特征看,風景園林審美活動的心理過程分為依次遞進的四個階段:風景園林審美態(tài)度的形成、風景園林審美感受的獲得、風景園林審美體驗的展開和風景園林審美超越的實現。其中, 風景園林審美感知和風景園林審美體驗是風景園林審美活動的主要階段。

風景園林審美主體是風景園林審美活動的發(fā)出者和承擔者。風景園林審美主體在風景園林審美活動中以情感的態(tài)度關注審美客體,對風景園林審美客體進行情感選擇、情感加工和情感建構,在獲得風景園林審美感受并得以強化之后,憑借主體審美情感的廣闊想象和豐富聯想,深化和拓展能動自由的審美體驗,從而實現風景園林審美超越。風景園林審美主體是情感的主體、自由的主體和體驗的主體。認識和分析風景園林審美主體的本質屬性、心理要素和情感作用,有助于理解風景園林審美活動的本質特征和風景園林審美規(guī)律。

風景園林審美客體是指在風景園林審美活動中與審美主體相對的對象性存在,往往以其形象屬性和形式特征得到審美主體的情感關注和審美觀照。風景園林審美客體存在廣泛、類型豐富,總是與風景園林審美主體相伴而生、相輔相成,共同構成具體的風景園林審美活動。理解風景園林審美客體的基本內涵與本質特征,把握風景園林審美客體的主要類型與基本特征,是研習風景園林審美客體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目標。


風景園林美學研究必須立足于科學堅實的哲學基礎之上,理當反思傳統美學研究的認識論(又稱知識論)哲學基礎,借鑒價值哲學的研究成果,植根于生存論哲學美學基礎。風景園林美不是預先存在的,不等于風景園林審美客體或其屬性,也不是風景園林審美主體的主觀感受,而是在風景園林審美活動中生成的。風景園林美是風景園林審美客體的審美屬性與主體的審美需要在風景園林審美活動中契合而生的一種價值。離開具體的審美活動和審美關系,離開特定的審美主體和對應的審美客體,美就無從談起。風景園林美的生成機制包括三個要點:來源于風景園林審美客體的審美屬性,取決于風景園林審美主體的審美需要,產生于風景園林審美活動之中。


風景園林審美與其他藝術形式審美的共通性是藝術審美的基本規(guī)律,是風景園林美學的重要研究內容。本講主要對風景園林審美與諸多其他形式藝術審美的共通性進行論述。眾所周知,廣泛性是諸多藝術審美共通性的重要特征,這一特征使得風景園林審美和藝術審美之間有了更為深入的聯系。兩者廣泛的共通性不僅豐富了風景園林的美學內涵和審美屬性,而且也為不同審美主體在風景園林審美活動中感發(fā)審美情思、馳騁審美想象提供了多樣化的條件和契機。風景園林審美與詩歌、書法、繪畫、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在審美理想追求、審美情感抒發(fā)、審美氛圍營造三個方面具有廣泛普遍的審美共通性。


外國園林歷史悠久,分布廣泛,內容豐富。從分布地域來看,外國園林主要有歐洲園林、西亞和北非園林、東亞園林三大類;從藝術風格來看,外國園林可分自然風景式園林、文藝復興式園林、城鄉(xiāng)景觀式園林和現代生態(tài)式園林。外國園林以各自的形態(tài)特點和審美屬性展現了各自的自然觀、文化觀和美學觀。人們可以從造園思想、布局形式和審美情趣等幾個方面來理解和把握外國園林的審美特征。

中國古典園林歷史悠久,發(fā)展輝煌,形成了以北方皇家園林、江南文人園林和嶺南私家庭園三大園林為代表的造園體系。北方皇家園林服務于皇家貴族,憧憬仙境景象,塑造恢弘勝景,依托山川河流展開宏大的空間敘事,以尊貴華麗的園林建筑顯示皇室的權威地位;江南文人園林呈現文人階層的文化心理,以城市山林實現隱逸理想,講求造園意境,注重個人的品性修養(yǎng);嶺南私家庭園適應于濕熱氣候環(huán)境,顯示出嶺南文化兼容創(chuàng)新的品格,通過務實直觀的造園活動,表達享受世俗生活的樂趣。本講從造園構思追求的審美理想,景觀營造實現的審美表達,園林生活呈現的審美趣味等層面進行比較分析,以揭示北方皇家園林,江南文人園林和嶺南私家庭園的審美特征。

中國古典園林是世界園林文化的精彩范例,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典園林形象表征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和合精神,生動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和合價值觀、和合思維觀、和合環(huán)境觀及和合審美觀?!半m由人作,宛自天開”概括了中國古典園林的意境追求。中國古典園林的意境營造呈現出天人合一的審美理想、時空一體的設計思維、情景交融的意境內涵與有無相生的空間處理等四個審美維度。

自然風景審美是風景園林審美的主要內容和重要維度。自然風景是審美客體的主要類型之一,由地形、水體、動植物、氣候等要素組成。不同要素互相搭配呈現綺麗多姿的自然風景,可涵蓋地文風景、水域風景、氣象風景及生態(tài)風景。審美主體對于自然風景審美客體的情感價值活動及生命體驗活動或因自然風景的尺度大小而引發(fā)不同的審美感受,或因自然風景的屬性、搭配對自然風景產生審美聯想,融入主體情感感受,激發(fā)主體的審美體驗,從而感悟生命意義和宇宙真諦,最終實現審美超越。

城市景觀是風景園林審美客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然風景與社會景觀的綜合表達。城市景觀在自然條件、社會環(huán)境、人文因素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發(fā)展,同時城市景觀審美活動的開展和主體審美標準的變化也受到自然、社會和人文環(huán)境的影響。隨著自然環(huán)境變化、社會歷史變遷、地域文化積淀,以及審美主體的審美價值觀和審美取向的變化發(fā)展,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城市景觀勢必千姿百態(tài)。自然環(huán)境的地域性特征奠定了城市景觀的性格基調,奠定了城市景觀的風貌基底;社會時代的發(fā)展變遷使得城市景觀成為城市發(fā)展和居民生產生活的記錄本和信息窗,積淀了城市景觀的氣質內涵;人文品格是城市特色的源泉,承載著厚重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使城市景觀展現出獨一無二的審美品格。

鄉(xiāng)村景觀審美是歷史悠久、分布廣泛、底蘊深厚的風景園林審美活動類型之一。鄉(xiāng)村景觀審美是人類最原始、最豐富的生命體驗活動之一,蘊含豐富的人居環(huán)境美學思想。自然生態(tài)景觀、生產經濟景觀、生活文化景觀相輔相成,組成了豐富多彩的鄉(xiāng)村聚落景觀體系,體現了傳統社群生存、居住和發(fā)展的需求,凝聚了鄉(xiāng)村文明的生存智慧,展現了鄉(xiāng)村文化的多樣性存在和豐富性發(fā)展。依據人居環(huán)境的類型,鄉(xiāng)村景觀審美可以分為平原鄉(xiāng)村景觀審美、丘陵鄉(xiāng)村景觀審美、濱海鄉(xiāng)村景觀審美、河谷鄉(xiāng)村景觀審美、旱地鄉(xiāng)村景觀審美等五種典型類型。鄉(xiāng)村景觀審美活動是人的生命體驗活動和情感價值活動,能夠激發(fā)起人的豐富聯想與創(chuàng)造性想象,進而使人沉浸在通過審美體驗而產生的意義世界和情感世界之中,沉浸在對鄉(xiāng)村景觀傳達出來的宇宙感、歷史感和人生感的理解和體悟之中。

世界自然遺產景觀審美是風景園林美學的重要內容。世界自然遺產在全球分布廣泛,景觀類型豐富多樣,其評選涉及美學、科研、生態(tài)等諸多方面,標準嚴格,百里挑一,是風景園林審美客體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審美價值是所有自然遺產都具有的內在價值。世界自然遺產景觀審美活動就是對其突出普遍價值的發(fā)掘活動、體驗活動。研究世界自然遺產景觀審美有助于主體更好地開展世界自然遺產審美活動,同時更全面地把握這些全球范圍內重要自然景觀資源的內在價值,為其保護與發(fā)展提供思路與指引。

世界文化遺產景觀審美是風景園林美學的重要內容。世界文化遺產景觀,分布廣泛,類型多樣,不論是遺址景觀,還是聚落景觀,抑或是人類偉業(yè)景觀,都具有豐厚而獨特的審美價值。本講以闡明世界文化遺產景觀主要類型為基礎,結合世界文化遺產景觀典型案例,基于形式審美、意境審美和環(huán)境審美的審美維度,從審美心理過程的審美感受、審美聯想、審美想象、審美體驗、審美超越等方面展開討論。

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強遺產保護、落實城市雙修戰(zhàn)略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戰(zhàn)略任務,是規(guī)模空前、別開生面的中國人居環(huán)境建設實踐,更是內容豐富、層次多樣、城鄉(xiāng)融合高質量發(fā)展的風景園林實踐活動。
風景園林美學在美麗中國建設中從全面推進綠色發(fā)展、著力解決環(huán)境質量問題、加大生態(tài)系統保護力度三個方面的具體實踐引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tài)價值觀;在遺產保護實踐中有助于傳承中華傳統優(yōu)秀文化、展現遺產當代價值、增強文化自信;在城市雙修實踐中為落實生態(tài)修復和城市修補的目標,延續(xù)城市文脈、加強城市特色建設提供理論參考;在鄉(xiāng)村振興實踐中為保護鄉(xiāng)村景觀的多樣性和鄉(xiāng)村文化的豐富性,推進城鄉(xiāng)融合的人居環(huán)境高質量發(fā)展發(fā)揮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