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郊漢墓出土的半兩錢
西安北郊漢墓出土的半兩錢_王九剛
《西安金融》 1994年05期
1993年11月,西安市文物局在北郊棗園村清理T 40多座漢墓,其中5座墓所岀銅錢均為半兩錢,且各墓所出半兩錢錢形各異,分別代表著漢代半兩錢發(fā)展的不同時(shí)期,為研究半兩錢的斷代提供重要的參考價(jià)值。現(xiàn)分別介紹如下:.
M9;2枚、錢正,背面不平整,面微上鼓,穿及邊輪有毛邊。圖1徑3.2,穿1.2,厚0.13厘米,重12克。圖2徑3.35,穿1.25,厚0.2厚米,重20克。
M2:3枚,完好者2枚。有毛邊厚0.1厘米,外沿極薄,為刃狀。一枚徑2,穿0.8厘米,重2.4克(圖3)。另一枚徑2.3,穿0.9厘米,重2.6克(圖4〉。
M11:2枚,一枚殘缺,均穿大體薄。直徑2.1,穿徑1,厚0.05厘米,重1.3克(圖5、6)
M26-10枚,徑1.4-1.7,厚不足0.1厘米。完好者4枚,字跡淸楚者2枚:圖7徑1.6,穿0.6厘米,重0.8克。圖8徑1.5,穿0.9厘米,重0.8克。
M29:40枚,完好者36枚。直徑多數(shù)為2.1一2-2,個(gè)別為2或2.4,穿徑0.8-1.1厘米。重2.2-2.65克(圖9-44)。
從只出半兩錢這一情況看,這5座墓的時(shí)代應(yīng)為漢武帝元狩5年以前,其墓形與出土器物也屬酉漢早期。M9岀土的半兩錢具有秦半兩的特點(diǎn),同墓所出一面三玄紋銅鏡流行于戰(zhàn)國(guó)中、晚期,漢初仍然存在,但數(shù)量很少,墓形及出土陶器也為西漢早期特點(diǎn),因此說M9為西漢初年墓,所出銅錢為秦半兩無疑。M29打破了M26,后代人不知前代人在此埋過人而打破前代人的墓葬,至少應(yīng)間隔70年左右,也就是說M29所出半兩錢至少晚于M26所出銅錢70年左右這一現(xiàn)象為半兩錢的斷代提供了一個(gè)重要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