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結(jié)局?守家?抄家?林黛玉未來將會面對什么?為何抄家?紅樓夢八十回后故...

我在想,如果“紅樓悼明”是真的,
那其實,程高本“林黛玉焚稿斷癡情”似乎也變得意味深長起來。
為什么?
因為,高鶚、程偉元和當(dāng)時很多人,也許都很清楚的知道《紅樓夢》到底在寫什么,也很清楚的知道,這是明朝的遺老們在哀嘆!
“林黛玉焚稿斷癡情”也就相當(dāng)于是高鶚、程偉元直接告訴這部分人說:
從前已經(jīng)過去,還是放下對以前的執(zhí)念、放下對故國的癡情吧。
這么一來,為什么現(xiàn)在的后四十回是現(xiàn)在這樣,似乎也可以理解了[臉紅]
是的,焚稿斷癡情也是斷了對前朝故國的癡情,高鶚程偉元是看過真本的
③對[支持]“寶玉你好……”或許說的你你好好過下去。
百姓們也要好好活下去,過下去,傳下去。往前看吧。
④第一百二十回曹雪芹看見這一版《石頭記》就說“果然是賈雨村言了!”
空空道人說:“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閱者也不知。不過游戲筆墨,陶請適性而已?!?/p>
“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
休笑世人癡啊!高鶚程偉元相信世人,總有一天世人會看穿發(fā)現(xiàn)賈雨村的假話找到真正的紅樓夢
⑤是的,焚稿斷癡情也是斷了對前朝故國的癡情,高鶚程偉元是看過真本的
⑥大膽猜測,紅樓夢至少在1674年之前可能就已經(jīng)成書(未必寫完)了(另外目前最早的甲戌本還沒有避康熙諱。康熙十一年1672開始下令各種奇葩避諱的)。13回中有句批語是:【舊族后輩受此五病者頗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事見書于三十年后,令余悲慟血淚盈面。讀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聲大哭,三十年前作書人在何處耶?】
《霜猿集》里最后有首詩:“用盡才華白髪毿,坐中猶見舊羊曇?;厮既昵笆拢瑖凭鲇暌拐?。”注釋:庚戌之秋,遇宜興門下士于席間,與之同宿,談宜興軼事甚悉?;厮紘凭?,近在三十年間耳,為之揮淚。
個人推測成書時間可能差不多。
七,另外嘉慶年間的《樗散軒叢談》曾經(jīng)提到說:
“《紅樓夢》實才子書也,初不知作者誰何,或言是康熙間京師某府西賓常州某孝廉手筆,巨家間有之,然皆鈔錄,無刊本,曩時見者絕少。乾隆五十四年春,蘇大司寇家因是書被鼠傷,付琉璃廠書坊抽換裝訂,坊中人藉以抄出,刊版刷印漁利,今天下俱知有《紅樓夢》矣?!都t樓夢》一百二十回,第原書僅止八十回,余所目擊,后四十回乃刊刻時好事者補(bǔ)續(xù),遠(yuǎn)遜本來,一無足觀。近聞更有《續(xù)紅樓夢》,雖未寓目,亦想當(dāng)然矣?!?/p>
八,[大哭]想到《恨賦》里的開篇: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九,我也覺得是他們可能知道原作寫的到底是什么,也看過原著的最初版本,但是他們就是偏偏把故事往反方向改,把象征清朝的人都往好的方面寫,所以就改到了現(xiàn)在高鄂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