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
陸海認知的普遍性對立導致了很多人的錯誤理解,評中評道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地方。此處我再補充一些。首先要闡明的即是陸海共同體,二者具有同一個性質,既空間。人是運動的,因此需要跨越空間帶來的距離。這點在軍事作戰(zhàn)中體現(xiàn)的再明顯不過來。但人又是陸生動物,因此任何海洋權力的基礎必須建立在對陸地權力的控制基礎之上。海洋的重要性即在于起到了重要的聯(lián)通作用,在那個時代,今日海洋法案的通過,使得海洋(通過陸地的連接)具備了領土的屬性,這里就不多談了。這種聯(lián)通作用是雙向的,既存在著發(fā)展的可能,也存在著安全的危險。早在人類文明的早期,受制于利用海洋(即造船)技術的局限,海洋起到了阻隔的作用。但隨著造船與航海技術的提升,海洋越來越多的被人類所運用。這里舉兩個例子,一個就是北非海盜,一個是大航海時代的全球貿易。前者在地中海區(qū)域的廣泛搶掠是極為猖獗的,甚至由(沿)海向陸,公開搶人(換取贖金)(與物)。這時候海洋已經成為了不亞于陸地的、需要捍衛(wèi)的邊疆。同時,海洋的聯(lián)通作用使得跨海的遠程貿易得以實現(xiàn),建立在陸地生產物質的基礎之上。歐洲人通過海洋的聯(lián)通,將出現(xiàn)于歐洲的產品,帶到了美洲。
強調完陸海共同體,另外仍然要說的是二者存在不同,因此不能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此處以威尼斯與大不列顛為例。二者都是公認的海洋國家,但其中存在著諸多內涵。其一在于,雙方均控制了為數不少的海外殖民地,威尼斯是前全球擴張時代區(qū)域性殖民擴張的經典案例。而大不列顛則是歐洲全球擴張時代的集大成者。前者通過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攝取了大量東地中海的島嶼與沿海領土。后者則從1763年的勝利與之后的擴張,成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但二者與傳統(tǒng)陸權大國不同的是,貿易與船只對于這些海外領與本土,起著極其重要的紐帶作用。海軍則起著重要的、基本的、對己方而言在物理上不受限制的、交流的自由。
具體到現(xiàn)代,看似美利堅未曾擁有過大量的殖民地,實際上海洋與港口基地就成了美利堅的殖民地,如果說有些島嶼會被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的話,那么在海上移動的船只,是否可以稱之為“動態(tài)的領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