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計算機組成原理》章節(jié)測試答案
?第1章 單元測試
1、下列不屬于計算機特點的是:
答案:不可靠、故障率高
2、目前我們所說的個人臺式商用機屬于? 。
答案:微型機
3、微型機的發(fā)展以? 技術為標志。
答案:微處理器
4、物理器件采用晶體管的計算機被稱為().
答案:B
5、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只與機器的主頻相關。
答案:錯
6、存儲器的容量應該包括主存容量和輔存容量。
答案:對
7、控制器用來完成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答案:錯
8、輸入設備將機器運算結果轉換成人們熟悉的信息形式。
答案:錯
9、匯編語言是計算機能直接識別的語言。
答案:錯
10、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答案:對
第2章? 單元測試
1、若十六進制數(shù)為 B5.4 ,則相應的十進制數(shù)為 。
答案:181.25
2、一個 C 語言程序在一臺? 32 位機器上運行。程序中定義了三個變量 x 、 y 和 z ,其中 x 和 z 是 int 型, y 為 short 型。當 x=127 , y=-9? 時,執(zhí)行賦值語句 z=x+y 后, x 、 y 和 z 的值分別是? 。
答案:X=0000007FH,y=FFF7H,z=00000076H
3、在定點二進制運算器中,減法運算一般是通過? 實現(xiàn)的。
答案:補碼運算的二進制加法器
4、在原碼一位乘中,當乘數(shù) Yi 為 1 時,? 。
答案:被乘數(shù)絕對值與原部分積相加后,右移一位。
5、在定點整數(shù)除法中,為了避免運算結果的溢出,要求|被除數(shù)|<|除數(shù)|。
答案:對
6、在原碼加減交替除法中,符號位單獨處理,參加操作的數(shù)是__。
答案:絕對值的補碼
7、假定變量? i , f , d 數(shù)據(jù)類型分別為 int, float, double (int 用補碼表示, float 和 double 用 IEEE754? 單精度和雙精度浮點數(shù)據(jù)格式表示 ) ,已知 i=785 , f=1.5678e3 , d=1.5e100 ,若在 32? 位機器中執(zhí)行下列關系表達式,則結果為真的是 。 (I) i = = (int) (float) i (II) f = = (float) (int) f? (III) f = = (float) (double) f (IV) (d+f)-d = =? f
答案:僅I和III
8、在規(guī)格化浮點表示中,保持其他方面不變,只是將階碼部分由移碼表示改為補碼表示,則會使該浮點表示的數(shù)據(jù)表示范圍增大。
答案:錯
9、浮點數(shù)加減運算中的對階方法是? 。
答案:將較小的一個階碼調整到與較大的一個階碼相同。
10、浮點乘除運算需要進行対階操作。
答案:錯
第3章? 單元測試
1、在大量數(shù)據(jù)傳送中常用且有效的檢驗法是 。
答案:CRC校驗
2、對于16位的數(shù)據(jù),需要? 個校驗位才能構成海明碼。
答案:5
3、假定下列字符碼中有奇偶校驗位,但沒有數(shù)據(jù)錯誤,采用偶校驗的字符碼是? 。
答案:11001001
4、在 CRC 碼中,接收端檢查出一位數(shù)據(jù)出錯后,一般采用的糾正方法是? 。
? ? ? ? ? ? ? ? ? ? ?
答案:通過余數(shù)值由接收端自行糾正
5、某數(shù)在計算機中用8421BCD碼表示為0011 1001 1000,其真值為? 。
答案:398
6、某一RAM芯片,其容量為512×8位,除電源和接地端外,該芯片引出線的最少數(shù) 目是。? 答案:19;
7、SRAM每個單元的規(guī)模大于DRAM的規(guī)模。
答案:對
8、若主存每個存儲單元為16位,則。? 答案:其地址線數(shù)與16無關;
9、由于CPU內部操作的速度較快,而CPU訪問一次存儲器的時間較長,因此機器周期通常由來確定。
答案:存取周期;
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答案:理想氣體經過絕熱節(jié)流后,溫度不變,熵值也不變、不論進行何種熱力過程,理想氣體的比熱不可能小于零、任何系統(tǒng)的不可逆過程,其熵值一定增加、功不是狀態(tài)參數(shù),內能與流動功之和也不是狀態(tài)參數(shù)
第4章? 單元測試
1、下面關于 CISC 和 RISC 指令的說明,錯誤的是? 。
答案:CISC指令功能弱,但研制周期短;RISC指令長度固定
2、下列關于RISC 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答案:RISC 普遍采用微程序控制器
3、將匯編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需借助于。? 答案:編譯程序
4、下面關于擴展操作碼說法,不正確的是? 。
答案:在指令格式中采用擴展碼的設計方案是為了保持指令操作的數(shù)量不變,而增加指令字長。
5、一條指令中包含的信息有。? 答案:操作碼、地址碼
6、指令系統(tǒng)采用不同尋址方式的目的是? 。
答案:縮短指令長度,擴大尋址空間,提高編程靈活性
7、在寄存器間接尋址方式中,操作數(shù)是從。? 答案:主存儲器中讀出
8、在下列尋址方式中,尋址方式需要先計算,再訪問主存。
答案:變址
9、下面關于變址尋址和基址尋址的區(qū)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答案:習慣上基址尋址中變址寄存器提供修改量而指令提供基準量,而變址尋址中基址寄存器提供修改量而指令提供偏移量。
10、某機器字長16位,主存按字節(jié)編址,轉移指令采用相對尋址,由兩個字節(jié)組成,第一字節(jié)為操作碼字段,第二字節(jié)為相對位移量字段。假定取指令時,每取一個字節(jié)PC自動加1。若某轉移指令所在主存地址為2000H,相對位移量字段的內容為06H,則該轉移指令成功轉轉移后的目標地址是? 。
? ? 由于篇幅有限,完整版可移步公號免費下載,見個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