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五行《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五行
五行概念始于《尚書》,單純地指代水、火、木、金、土五種常見的自然物質材料。從季節(jié)關系來觀察:五行是指氣體的五種運動方式。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之五行,五行主要是指的氣體的五種運動方式,再細化一些就是來源于陽氣的變化。觀察一年之中太陽的熱力照到地面的情況:
1.火:夏天的熱力最足,故屬火。熱性上浮,所以,火的屬性就是浮。熱力從南方來,故南方屬火。從時辰來,中午最熱,所以午時屬火。
火又分為君火與相火。二十四節(jié)氣中春分至立夏屬君火,小滿至小暑屬相火。
2.金:秋天的時候,太陽熱力減弱,天空之間,開始出現下降之力,稱之為金。金性下降,所以金的屬性是降。東升西降,所以,西方屬金。從時辰來看,下午酉時開始變涼,所以屬金。
3.水:冬天寒冷,地面的熱力減弱,地下的熱力變多。熱力由秋天的下降之力,進入地下。水氣藏于地下,故冬氣屬水。天氣寒冷,熱氣下沉。水性下沉,所以水的屬性是沉。北方寒冷,所以,北方屬水。從時辰來看,子時最冷,所以屬水。
4.木:春天萬物生發(fā),生機勃勃,冬天藏到地下的水,與春天的太陽熱力交融,于是草木生發(fā)。木性上升,所以木的屬性是升。東升西降,所以,東方屬木。從時辰來看,卯時屬于木。
5.土:夏秋之間產生中氣,中氣處在升浮降沉之中,屬土氣。
五行的升降浮沉,產生了圓運動。生物的生命,由太陽照射到地面的熱力,經過冬天,與藏在地下的水氣產生融合,然后經由春天的生發(fā)之氣產生。我們觀察草木生長,就可以觀察到此現象。
對照我們人體,我們人體對應的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也就是左升右降。
外界有春夏秋冬,人體也有春夏秋冬。
此五行,均是按照太陽熱力運動的規(guī)律去解釋,不是我們普通意義上單純的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之說。
陰陽,也是根據熱力來分析的陰陽,非單純的一分為二的辯證法之陰陽觀。
可以感覺到,陽氣作為人身的根本,有著重要的作用,陽氣的運動產生了生命,陽氣喪失了,生命也就失去了根基。人體通過升降浮沉,把陽氣運動起來,人體所以就健康無病,圓運動出現了問題,人體就會失去健康。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為木火土金水。
一般理解為五種物質形態(tài),這里理解為五種運動方式,人體具有這五種運動方式,相生相克,成為一個整體的圓運動。
五行各具能力,木主疏泄、火主宣通、土主運化、金主收斂、水主封藏。
五行相生:
1.木生火:
春天對應木氣,主疏泄,夏天對應火氣,主宣通。宣通就是宣熱通散的意思。
春天過后是夏天,對應就是木生火。
2.火生土:
夏天后面是長夏,長夏處在夏天和秋天之間。有一個說法是夏季的最后一個月份,時間為7月7日至8月6日。姑且聽之。
夏天對應火氣,主宣通,長夏對應土氣,主運化。運化指的是運動化合,自我感覺對于人體就是腸胃消化水谷精微,大自然中就是陽氣與濕氣交蒸,濕氣蒸騰變化。這個時候濕氣很重。對應的六氣為太陰濕土。也就是說,夏天過后是長夏,對應就是火生土。
3.土生金:
長夏對應土氣,主運化,秋天對應金氣,主收斂。感覺就是要把夏天的火氣降下來。長夏后面是秋天,對應的關系就是土生金。
4.金生水:
秋天對應金氣,主收斂,冬天對應水氣,主封藏。封藏就是把陽氣封存到水里面,陰包陽。小動物都躲到洞里面,不出來了。草木都變成種子進入到了地下。外面的陽氣很少,里面的陽氣充足。秋天后面是冬天,對應的關系就是金生水。
5.水生木:
冬天對應水氣,冬天過后是春天,楚天對應木氣,所以為水生木。
五行相克:
收斂克制疏泄作用,所以金克木。
宣通克制收斂作用,所以火克金。
封藏克制宣通作用,所以水克火。
運化克制封藏作用,所以土克水。
疏泄克制運化作用,所以木克土。
五行相生,形成圓運動生生不息,代表了圓運動的順序;
五行相克,又互相制約,不至于一家獨大,失去平衡。
如果失去了平衡,就要去調整平衡,利用相生相克的原理,讓圓運動恢復平衡。五行圓運動其實就是二十四節(jié)氣圓運動的簡化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