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鵬·情緒管理課 6講,管理情緒的干貨

《情緒管理》-夏鵬老師
第一講 導言
1.能力與情緒的關(guān)系
a.情緒內(nèi)耗使能力無法提升;
b.能力越大,情緒越不重要;
1).對外(他人)情緒:不要刻意傷害別人,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2).對內(nèi)(自己)情緒: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推薦書籍:《被討厭的勇氣》《心流》
2.接納情緒,提升能力,進入心流
a.xxx是很正常的(接納);
b.我需要提升xxx能力(聚焦精力);
3.所有情緒問題只能靠提升自己的能力來解決
a.提升自己具體某個困境解決問題能力;
b.提升自己學習當中刻苦勤奮能力;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幸福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快樂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總結(jié):情緒管理是基于能力的
第二講 中庸之道
1.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無情緒),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恰到好處);
2.中庸模型
傷病區(qū):身體不適、累
消極區(qū):生氣、絕望、恐懼、內(nèi)疚、孤獨
認知區(qū):自律、學習、記憶、領(lǐng)悟
積極區(qū):快樂、驕傲、成就、驚喜、歸屬感
總結(jié):
a.對角線法則(傷病區(qū)<->積極區(qū)、消極區(qū)<->認知區(qū));
b.都經(jīng)歷才中庸;
c.對角線行動(下一步要干什么)的平衡往復是調(diào)節(jié)工具;
d.能量的重心歸屬;
e.行動帶來質(zhì)量,質(zhì)量帶來重心;
(沒有在黑夜里痛哭過的人,不配談人生)
3.中庸不是靜態(tài)而是動態(tài),需要自己去調(diào)節(jié),在極端中自由往復;
a.我現(xiàn)在是什么狀態(tài)?
b.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對于他人呈現(xiàn)中庸,對自己要坦誠;
超越情緒才能解決情緒問題...
第三講 三體理論
適用長期重復的心理內(nèi)耗;
書籍《破圈》;
1.情緒體:慣性情緒模式
2.記憶體:慣性經(jīng)驗模式
3.信念體:慣性假設(shè)(未必成真、未必成假)模式
a.情緒體塑造記憶體,記憶體抽象概括信念體,信念體誘發(fā)情緒體;
b.人得不斷通過錯誤(非同一錯誤)來學習;
c.真實的自我:具備獨立的思考,理性,想象力等能力;
如何打破,以下三點:
a.深刻的體驗;
1).有意識的添加不適->提升自信
(亞里士多德:勇氣是所有美德的前提)
2).不麻木地對待日常->洞見
3).不逃避地體驗逆境->鍛煉心力
b.透徹的思考;
1).追問(5W1H)
2).切分
c.持續(xù)的實踐(試一次遠遠不夠);
1).清晰的目標;(SMART)
2).被驗證的方法;
3).超出當下能力的練習
(基于成功經(jīng)驗做個人試驗);
4).全力投入;
5).及時反饋;
所有情緒的問題只能通過個人努力能力的提升來解決!
第四講 主動創(chuàng)造改變的條件
模型:(條件反射)
刺激->回應(yīng);
刺激-<選擇>-回應(yīng)
聰明是天生的,善良是選擇的!
習得性無助:因為A,所以我做不到B;
1.少談感受,采取行動;
2.關(guān)注目標,而非細節(jié);
3.問題分類:
a.可以直接控制的問題->改變個人行為(視角->行為);
b.可以間接控制的問題->通過個人行為施加影響力(做出承諾,信守承諾);
c.無法控制的問題->不去考慮;
第五講 打造情緒的重心
1.目標
第六講 交換
1.利他
總結(jié):
a.否定詞往往是有情緒的!
b.情緒:否定詞+形容詞=反義詞
c.喜歡和擅長,你的優(yōu)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