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湯治冠心病心衰。一女85歲,患者陣作胸悶、胸痛,近一個月加劇,既往患高血壓病
真武湯治冠心病心衰。一女85歲,患者陣作胸悶、胸痛,近一個月加劇,既往患高血壓病多年,未服藥治療,癥見晨起眼瞼浮腫,午后雙下肢水腫,水腫皮膚呈透明狀,按之凹陷不起,腰不能直,震顫,行動不利,骨關節(jié)腫大,腰膝酸軟,畏寒怕冷,四肢發(fā)涼,走路即心慌心悸。察其形體瘦弱,面色黯黑,山根低平、晦暗無光有橫紋,神倦聲低,舌質(zhì)淡暗,舌體右歪,舌苔薄白,脈結(jié)、滑。 診斷:胸痹 辨證與治法:證屬心腎陽虛水泛,心脈痹阻。治以溫腎陽,利水氣,擬真武湯加減。 方藥與用法:制附子15克(先煎),茯苓30克,白術30克,白芍10克,澤瀉30克,桂枝15克,地龍10克,豬苓30克。共7服,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分服。囑其忌生冷寒涼之物,忌勞累惱怒,慎起居。 二診時,7服水煎服后,胸痛癥狀基本消失,下肢浮腫減輕明顯,心悸心慌亦見減輕,舌淡紅,舌體右歪,舌苔薄白,脈結(jié)。上方加黃芪30克,黨參30克,繼服14服。 按語 本例患者為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屬于臨床重癥,癥狀繁多,病機復雜?;颊咝乇匀站?,血脈不通,腎陽虧虛,腎不主水,陽虛水泛,故見頭面、雙下肢浮腫,畏寒肢冷,小便短少。水氣上逆、飲邪上泛,故見心悸心慌。辨為心腎陽虛、心脈痹阻之證,屬《傷寒論》之真武湯證。《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第82條曰:“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薄秱摗け嫔訇幉∶}證并治》第316條曰:“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贝嘶颊邔偕訇幉∽C,方用真武湯加減,初服7服已獲明顯療效。方中合五苓散,利水滲濕、溫陽化氣,重用制附子補火助陽,豬苓利水滲濕,加地龍通利經(jīng)絡、息風止痙。二診時,繼以前方加黃芪、黨參健脾益氣。本證虛實夾雜,羅陸一運用真武湯治療此類陽虛水泛證每獲奇效。 “腎陽”是什么?陽氣不足會怎樣? “腎陽”其實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陽氣,《易經(jīng)》有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朱丹溪釋:“夫乾坤,陰陽之情性也……男女,陰陽之儀象也”,指出男女有陰陽之差異,并認為“精勝其血,則陽為之主,受氣于左子宮而男形成”,也就是說男性胎元自成胎之時起,就已經(jīng)以陽為主而異于女體。 陽氣對男性來說至關重要,陽氣是否充足不僅僅影響男性功能,更多的是影響身體的五臟六腑,從而影響整體的健康。 男性陽氣出現(xiàn)損耗,輕則精神萎靡、頭暈耳鳴、食欲不振,重則就像上面提到的王大爺,重癥纏身。 除了癌癥、心腦血管等實質(zhì)性疾病,還有一類我們經(jīng)常忽視的精神類疾病也許陽氣不足有很大關系,即“老年抑郁癥”。好發(fā)生6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中,是我國老年人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發(fā)病率較高。 中醫(yī)學中認為肝主疏泄、調(diào)達情志,若氣機調(diào)暢,則心情舒暢、五臟協(xié)調(diào),反之則五臟失調(diào)。老年抑郁癥以情緒低落、思維遲緩、主動性下降等表現(xiàn)為主,呈現(xiàn)一派陽氣不足之候,在給老年人治療抑郁癥時,補陽可能更有用一些。 在人們的常規(guī)印象中,抑郁癥一般和自己的生活狀況、壓力有關,根本想不到還和身體的“陽氣”有關系。其實在中醫(yī)學中,一直都很重視人體的陽氣,認為陽氣是人體之根本,陽氣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原始動力,《吳醫(yī)匯講》中寫道“命門者,先天之火也……”,主要認為命門真火也就是腎陽,是人體各臟腑功能活動的根本。 中年是人生的鼎盛時期,陰陽氣血平衡,臟腑功能旺盛,不容易生病。但是,人一旦進入老年階段,本身就會陽氣微衰、精血不足,臟腑組織器官日漸萎弱,功能逐步減退,身體出現(xiàn)衰老狀況,乃至百病叢生?!鹅`樞·天年篇》中說道“六十歲,心氣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 ……” 這就是老年人各種疾病發(fā)病率都比較高的原因之一,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就是如此,人力無法改變。但是現(xiàn)在由于常年保持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的男性年紀輕輕就損耗了陽氣,這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