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弘社英雄全傳(七):獨臂俠客《丹下左膳》

作者:風見97郎
封面:《丹下左膳》(1965年)
七、《丹下左膳》
時間還是1965年,夏天的酷暑剛剛過去?!缎码[密劍士》的故事已經不溫不火的進入了第三部,同一時間,宣弘社和TBS間開展了武田時間外的另一個新劇集的合作,TBS側負責企劃,宣弘社制作,打算將林不忘的小說作品《丹下左膳》搬上了熒屏。
這兩個名字在國內的知名度相對還是較低的,稍微費一點筆墨介紹一下。
林不忘,原名長谷川海太郎,1900年1月17日出生,幼年因父親受到當時的前內閣總理大臣犬養(yǎng)毅的邀請,全家搬到了北海道的函館,函館作為海港城市,當時有很多外國船只、使節(jié)停留,長谷川就受到這些海外國家的文化所影響,同時他爸爸也從小教他英語,日后他進入了明治大學的法學系,并與思想家大杉榮走得很近。從明治大學畢業(yè)之后,長谷川留學美國,于俄亥俄州的歐柏林學院就讀,不過因為諸多原因,他在入學的同一年退學,開始在美國的流浪。1924年,長谷川乘坐貨船繞了大半個地球回到了日本。
回國后的長谷川經由朋友的介紹,以谷讓次的名義,結合自己在美國的經歷,在新青年雜志上連載了小說《めりけんじゃっぷ》,隨后以林不忘這個筆名開始創(chuàng)作古代故事,不過受到西方文學的影響,林不忘筆下的俠客古代故事也都頗有西洋風味的感覺。而丹下左膳就是這個時期誕生于他的筆下的。1928年,長谷川以中央公論社特派員的身份,經由釜山坐上西伯利亞鐵路的火車,訪問了歐洲十四國。隨后他以谷讓次這個筆名,在中央公論開始連載自己在歐洲的見聞,最后成書《躍動的地平線》。他在倫敦的時候收集了很多當地的偵探、犯人故事,以及都市傳說見聞,在中央公論以牧逸馬為筆名,開始連載《世界怪奇實話》。
隨后長谷川以三個筆名在翻譯文學、歷史文學、時事文學等多個領域發(fā)光發(fā)熱,與本章的主角·丹下左膳相關的,是自1927年10月開始在《東京日日新聞》以及《大阪每日新聞》上連載的《新版大岡政談·鈴川源十郎》,在這部故事之中,第一次出現了丹下左膳這一形象,原本這部小說是計劃以大岡越前為主角創(chuàng)作的連載小說,丹下左膳只不過是奧州中村相馬大膳亮手下的家臣,因為主公覬覦關之孫六的大小兩把一對名刀“乾云丸·坤龍丸”,所以命令丹下左膳潛入江戶城奪刀,小說名字中出現的大岡越前、旗本鈴木源十郎等人都參與了這場奪刀混戰(zhàn),隨后故事發(fā)展到亂入至神變夢想流小野塚鐵齋道場,林不忘筆下中對于丹下左膳冷酷的殺戮的描寫,再加上插畫家小田賦彌繪制的充滿魅力的插畫,令這個冷酷的獨眼龍單臂劍士的人氣一下急速上升。
在《新版大岡政談·鈴川源十郎》還在連載的同時,三家電影公司以《新版大岡政談》為題同時將丹下左膳的故事搬上了大熒幕,其中分別是東亞電影出品的團德麿版,牧野制作出品的嵐寬壽郎版,以及最為大熱的日活出品的大河內傳次郎版。因為原作都沒有完結,三家公司基本上就是各寫各的。這三家公司在1928年加在一起,共推出了8部丹下左膳的電影,觀眾大概都要審美疲勞了,不過可見丹下左膳在當年的熱度。尤其是大河內傳次郎在1928年到1954年間,一共出演了18部丹下左膳的電影,出品公司也從日活換成了東寶,最后換成了大映。
林不忘原本是打算要寫大岡越前為主角的故事連載,幾年之后甚至直接以《丹下左膳》為名,開始寫丹下左膳為主角的故事。林不忘于1933年6月在《東京日日新聞》以及《大阪每日新聞》上連載了丹下左膳的新作《丹下左膳·百萬兩之壺之卷》,第二年年初又轉戰(zhàn)讀賣新聞,連載了作品《丹下左膳·日光東照宮之卷》。天妒英才,可惜的是在1935年6月,林不忘就早早地撒手人寰,年僅35歲。在他去世的時候,手上還有將近十部連載沒有結束。
以林不忘為筆名書寫的《丹下左膳》系列和牧逸馬筆名書寫的《世界怪奇實話》系列,都已經由吉林出版集團引進了簡體中文版,大家有興趣可以買來看看,順便一提,筆者是已經拜讀了《世界怪奇實話》。
故事繼續(xù)說回丹下左膳,除了前面我們說過的三位演員扮演過丹下左膳,那么直到要講述的1965年宣弘社拍攝的這一版之前,一共有多少位演員扮演過丹下左膳呢?除了前面說的那三位,還有七位演員分別在電影、電視上扮演過丹下左膳。而至今為止有資料記載的,則至少有20位,甚至更多的演員都扮演過這一角色。其中像是筆者喜愛的演員宮內洋的老師—丹波哲郎,就曾在1958年電視劇,1963年的電影中兩度扮演丹下左膳,而漫畫之神手塚治蟲也在五十年代的時候,畫過丹下左膳的漫畫版,也真的可謂是國民角色了。

好了,說回宣弘社這邊,因為之前《隱密劍士》的火熱,宣弘社的時代劇作品在兒童以外的大人群體之中也樹立起了自己的招牌,此時宣弘社收到了TBS的請求,制作一部《丹下左膳》的電視劇。于是緊隨著《隱密劍士》和《新隱密劍士》,宣弘社第三部時代劇定檔TBS晚間九點檔這個“大人的時間”,正式開始了籌備。
企劃是TBS方進行負責的,包括本作主演丹下左膳的演員中村竹彌,也是TBS方指定的。前面講過,在中村竹彌之前,已經有了至少7位演員出演過丹下左膳這一角色,電影就有三十多部,而在電視上則包括上文提到過的丹波哲郎(日本電視臺系 1958年)以外、辰巳柳太郎(富士電視臺系 1960年)、大村崑(每日放送/NET系 1963年)都曾演繹過這一角色。實際上在這個時間點,只有TBS還沒有拍攝過丹下左膳的電視劇版了。什么?TV東?不說我都要忘記了,TV東這個時候只是個以放教育節(jié)目為主的科學電視臺,存在感為零,下一個下一個。
本作的主演中村竹彌,是TBS在50年代初期還叫KR電視臺的時候就主演拍攝了該臺《鞍馬天狗》《半七捕物帖》《右門捕物帖》以及《旗本退屈男》等熱門電視劇,這一次出演丹下左膳,也是其本人毛遂自薦,TBS才順承交代給宣弘社的,這一點宣弘社的制作進行淺井清的回憶訪談中還清楚的提到過。中村竹彌的演員生涯,全部的演藝經歷都是時代劇或者刑事劇,可以說是一個相當硬派的硬漢演員形象,不過他之后客串過一個不怎么重要,但是我一說觀眾老爺們一下就能想起來的角色,那就是1973年《泰羅奧特曼》之中,白鳥家的父親,收留光太郎在自家住下的船長白鳥潔(最后一話被巴爾基星人殺害,使得健一暴走)。

女主角方面,是由剛剛與日活解約僅一年的女星中原早苗出演的,本作播出的同一年,她嫁給了大導演深作欣二。
宣弘社導演這方面,船床定男導演負責指導本作,而宣弘社的前作品《隱密劍士》中,出演了周作少年的大森俊介,這個時候已經小學六年級的大森因為很受到船床定男導演的賞識,在本作中出演了小個子小安這個長期角色。
說起來一年后的1966年,東映京都拍攝了白土三平原作的《大忍術電影 渡》,船床定男導演,伊上勝、西村俊一編劇,牧冬吉、天津敏參演。巴拉巴拉,后面很長不列舉了,這片子實質上是外包給了宣弘社來拍攝一樣。結果上這部片子的主角·渡的角色最后確定了是被稱為天才兒童演員的金子吉延,金子后來還主演了上篇提到過的東映的《假面忍者 赤影》以及《河童三平 妖怪大作戰(zhàn)》。
其實船床定男導演還是白土三平的小迷弟,興趣愛好就是收藏白土三平的漫畫(他很喜歡的另一位漫畫家是望月三起也)。
原來船床定男導演是打算繼續(xù)找這個跟自己合作了三四年的甚是喜愛的大森去主演渡的,但是因為學業(yè)等諸多問題,大森在出演《丹下左膳》、次年又參與了部分《隱密劍士》的舞臺劇等活動后,就此退出了演藝圈。
這一部《丹下左膳》的劇本,全部由《月光假面》的原作者川內康範負責,這是時隔六年來宣弘社與川內的再一次合作。OP與ED的歌詞也全部都是川內寫的,不過現在看的話作詞是川內和子,這是川內康範的小號之一。本作的劇情的內容基本上是忠實了林不忘的原作來進行的,最高潮的劇情便是眾人闖入隱藏百萬兩之壺的地方展開的爭奪戰(zhàn),因為是以丹下左膳為主角,所以之前提到過的大岡越前自然淪為配角,而大岡越前在本作中,是由中村竹彌一人分飾兩角出演的。
中村竹彌版《丹下左膳》播放了兩個季度,整整半年,在1966年3月30號迎來了完結。隨后主演中村竹彌三年之后與川內康範再次進行了合作,那次是1970年開播的東京十二臺播放長達二十余年的看板之作《大江戶搜查網》。1967年,TBS和東京映畫又合拍了一版《丹下左膳》,這版《丹下左膳》有趣的是編劇是參與了諸多動畫作品腳本的雪室俊一負責,主題歌叫做《左膳的藍調》,作詞是藤子不二雄,也就是藤本弘和安孫子素雄。這兩個人還在劇中出演了一把,不過這部目前沒有影像資料,加上跟我們要講的宣弘社歷史沒什么關系,順帶一句過了。
進入新世紀,一些VHS、LD時代沒有受到關注的宣弘社的作品都一部部地推出DVD甚至BD的時候,這部《丹下左膳》沒有任何消息,不過終于在去年3月份,由humming社進行了修復,并冠以“宣弘社最后的名作(注:沒有銷售影像產品的)”之名,推出了DVD。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這一部宣弘社味道的日式劍客劇。

(待續(xù))

本文僅供Anitama發(fā)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b011d54827aedcea
官方網站: 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