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信奉“人生要走捷徑”,從小教我耍小聰明,直到我被實驗班開除...
“記錄一萬種人生
探尋成長規(guī)律”

祝赫是一位虎撲重度用戶,同時也是一位女權(quán)支持者。
他并不認為自己的網(wǎng)絡身份和女性權(quán)益是相互對立的,多年在職場中見證了女性的舉步維艱,在家庭中也感受著妻子的付出和隱忍,這一切都讓他對女性的生存現(xiàn)狀充滿理解,在家里,她也成了妻子的堅定維護者。
祝赫的家庭狀況也影響著他的想法,面對有些癡呆并刻意為難兒媳的婆婆,他的后媽總是一笑而過。對自己的妻子,后媽也充滿關(guān)照,一點也沒想過要和她“爭奪”兒子。正因為這樣的母親,才給了祝赫一個簡單、美好的婆媳關(guān)系。
以下是祝赫的講述。
???
講述者|祝赫
?編輯|TJ 立秋
? ? ? ? ? ? ??
妻子生產(chǎn)后的一夜,血流了一條路
我會理解女權(quán),基本上有兩個原因。其一是我在社會、在職場中,見證了對女性的很多不公平,例如我曾經(jīng)的一個公司,暗地里就有一條“不招女員工”的規(guī)矩,讓我覺得很不舒服;第二個原因就是我的妻子,因為她我才明白,在一段婚姻里,女性真的需要付出很多,身體上、心理上都要遭受很大的折磨,這都是男性感受不到的痛苦。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經(jīng)歷就是妻子懷孕、生產(chǎn)期間的事情,雖然孩子是我們兩個人的,但是懷孕和生產(chǎn)的疼痛、艱難都是她一個人承受的。在妻子懷孕的十個月里,我盡我所能留出最多的時間陪伴著她,見證了她所有的喜悅和痛苦,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孩子真疼,做女人真辛苦。
生產(chǎn)那天,妻子下午兩點進了產(chǎn)房,一直到天黑透了還沒出來。那個夜好漫長,我坐在外面,心急如焚,正值世界杯期間,我想看個球賽轉(zhuǎn)移注意力,卻一點都看不進去。時針轉(zhuǎn)過零點,天色從黑暗到蒙蒙亮,凌晨的時候,終于醫(yī)生通知我,生了。
護士把我妻子推出來的時候,她面色慘白,本來是沒什么表情的,一見到我,哇的一聲就哭了,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就只喊疼,聽著她一聲聲的呼喚,我心如刀割。

那天晚上我在病房陪她,扶著她去上廁所。她走的這一路,真的是一條“血路”。血滴了來回兩條線,從床到衛(wèi)生間,再從衛(wèi)生間滴回來。我把她扶上床,用抹布去擦地,那瞬間感覺這些血真的是滴在我的心上。
我一輩子沒受過什么大傷,骨折、縫針都沒有過,更別提手術(shù)、開刀,我妻子在生孩子過程中所經(jīng)歷的這些痛,是我無法想象也無法經(jīng)歷的。更不要提,在懷孕過程中的辛苦,以及產(chǎn)后恢復的困難,母親太偉大了。
我和妻子在婚姻中都比較獨立,也都很為家庭著想,但提到生孩子這件事,一定是女性付出得更多。不提生育的女性在工作中受到的歧視和不公正待遇,就只是身體受到的傷害已經(jīng)是無法彌補的,何況社會環(huán)境又如此的不包容。
現(xiàn)在我和妻子組成了一個家庭,又有了兩個孩子,構(gòu)建起了一個小聯(lián)盟,當妻子和其他人產(chǎn)生矛盾時,我基本上是無腦選媳婦。我父親也很贊同我的做法,他并不覺得我要去維護兩個利益體的爭端。這沒什么可爭端的,我和我妻子是一家人,我父親和母親是一家人,夫妻關(guān)系才是最親密、相互陪伴最久的關(guān)系。
我妻子很理性,從不無理取鬧,她提的需求都有理有據(jù)??赡芎芏鄷r候家里有矛盾了,并不是針對某個人,只是她情緒不好,這個時候不需要講太多,我想辦法把她的情緒調(diào)整過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你不要對她太好了,你得治她啊”
我的童年經(jīng)歷對我的婚姻觀、育兒觀都有不小的影響。很多人覺得奇怪,我一個男的怎么這么能共情妻子的處境。其實早在我結(jié)婚之前,我就已經(jīng)在母親、繼母、奶奶身上,看到了女性的奉獻、隱忍和不易。????
我家是一個重組家庭,八歲時爸爸媽媽離婚了,高中畢業(yè)后我爸娶了現(xiàn)在的妻子。
我的親生母親學習非常好,在全中國最好的大學最好的專業(yè)讀書,她的智商特別高,但可能人無法十全十美,比如說她的情商。
她幾乎沒有朋友,工作也不順利,因為她太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了,我明白人都是自私的,但是有的時候,因為一些社交原因,也得裝模裝樣的去在乎一下別人的利益,即使是出于一些功利的目的,但我母親對這些一竅不通。
我爸媽離婚時鬧得非常難看,他們在家里分東西,我母親就想把所有東西都拿走,甚至想要把我的電子琴拿走。我爸很氣憤,因為這件東西對她來說并沒有用,我媽就說可以給我表弟用,兩個人開始破口大罵對方。我記不清最終她有沒有拿走那個電子琴了,但他們爭吵的樣子,我這輩子都忘不了。
我能理解她是情緒到那個點上了,想要發(fā)泄才這樣的,但我現(xiàn)在也三十多歲了,回想她的做法,還是覺得可以做得更成熟更理性。

高一那年,爸爸帶著他現(xiàn)在的妻子來和我見面,我和她之間也斷斷續(xù)續(xù)保持著聯(lián)系,我高中畢業(yè)后,她們結(jié)婚了。我對此沒有任何不滿,這么多年都是爸爸把我?guī)Т螅F(xiàn)在我要去探索自己的世界,而他也可以把精力從我自己身上移走,去擁有自己的生活了。
后媽是一個很善良、包容的人,和她短暫的相處后,我的心態(tài)就從“不為難他們倆”,變成了打從心底里愿意認下這個媽媽。
我媽對我的孩子很好,孩子們叫奶奶叫的可歡了,他們甚至不知道這里有血緣問題。我不是我媽親生的,所以她沒有對兒子的占有欲,和我老婆完全沒有婆媳關(guān)系問題,家庭氣氛很融洽。
我的后媽,她的爸爸也是后爸,有了重組家庭的經(jīng)歷,我媽在心態(tài)上更成熟、更包容,她對我、對我奶奶都很好,這么多年做的雖然不能說全部正確,但絕對無可指摘,我認她當媽,也愿意給她養(yǎng)老,不光是經(jīng)濟上,在陪伴上我也愿意盡孝,血緣說明不了什么,真心的付出才能換來感恩。
我和后媽的關(guān)系并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
我奶奶是一個很傳統(tǒng)的人,她會老覺得,兒子是我的,兒媳婦和她會有爭搶。我奶奶其實已經(jīng)老的有點糊涂了,所以好多事想得也不是特別清楚。有一天,她就把我爸拽到一邊,悄悄和他說話,但其實我們都能聽到,她說,“兒子,你不要對你媳婦太好了,你得治她,”然后一直教我爸爸應該怎么樣給對方下馬威。
我媽一定能聽到這些話,然后我就聽我媽在屋里“噗”就樂了,她一點都沒生氣,而是一笑而過。我當時就覺得,我媽對這樣一個心智不成熟的老人有著很強的包容性,沒有說跳著腳去摔著東西和老人對罵,她很理解老人對自己兒子的那份愛。
當時這件事讓我很鮮明的感受到,一個人成熟的心智,就應該是去理解、去包容別人的一些想法和問題,也影響了我后來的一些想法吧。

我媽她現(xiàn)在也很關(guān)照我的家庭,兩個孩子叫奶奶叫得很開心、很起勁,沒有任何隔閡,我和他們講過有兩個奶奶這件事,但是他們對此也沒有太深刻的概念。
而且這種情況在我的婆媳關(guān)系中有一點好處,就是我畢竟不是我后媽親生的,她沒有對兒子的那種占有欲,沒有要去爭兒子的那種想法,所以她們婆媳關(guān)系處得非常好。
爸爸教我人生要走捷徑
而我教育孩子的理念,則離不開我父親小時候的教育我的方式。我不是繼承他,而是告訴自己,千萬不能按照我父親教育我的方式,再去教育我自己的孩子,悲劇不能重演。
我小時候從來不好好學習,這是我爸教我的“人生之道”。
我爸是工程師,那些做學術(shù)的人在他心里就是“研究理論的人”,他很看不起這些人,覺得他們只會紙上談兵,到了實操就抓瞎。他經(jīng)常給我講一些這方面的笑話,比如三個科學家研究怎么換燈泡,最后一個人站在椅子上舉著燈泡對準螺絲,剩下兩個人舉著椅子轉(zhuǎn)。
爸爸總說,要把精力花在磨刀上,再用很輕松的方式砍一堆柴,而不是拼了命地想要把所有柴都砍光。比如在他小的時候,他的同學學習很認真,付出了100分的努力,但最后也就是全班第一,而我爸,隨便學一學,就能考全班第二。他說得很驕傲,讓我也覺得,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所以,我從小都不好好學習,初二和高二之前,基本上都是班里倒數(shù)的,初三和高三,因為老師盯得比較嚴,稍微學了一下,考試基本都能考全班前五,我爸非常滿意我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

高考時,一本線502,我考了605,考入了北京工業(yè)大學的實驗班,相當于學校最好的班了。進了大學之后,我還是延續(xù)了以前那種吊兒郎當?shù)膶W習態(tài)度,上課的時候不好好聽,課余去搞社團,進校隊、應聘學生會,就是不學習,成績墊底也毫不在意,沒想到,大二結(jié)束的時候,因為成績太差,被實驗班開除了。
也正是那段時間,我女朋友來找我,說“我想出國讀研,你有想過你的未來嗎?”她這一問,突然讓我有些醒悟過來,我壓根沒想好未來要做什么,老是覺得自己啥都行,但具體能干啥根本都不知道,女朋友告訴我,“你應該盡快想想,你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我特別感謝我的女朋友,她比我成熟,想這些東西比我早,因為她的督促,我才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出國繼續(xù)了學業(yè),也慢慢開始轉(zhuǎn)變自己對“努力”的看法。
實話實說,我留學的學校不是特別好,學校里很多中國來的學生都是混個文憑。但我有一位同學,學習非常努力,他幾乎不參加任何學校的社交活動,也不和其他同學一起出去玩,我和他沒有太多交流。等畢業(yè)的時候,我們碰到聊了會天,才知道他考上了MIT。他犧牲掉了玩樂的時間,換來了一個MIT的博士學位,我很震驚,這也讓我開始思考:究竟什么才更重要?
我們的教育太公平了,用分數(shù)作為統(tǒng)一標準,卻恰恰給了像我這樣的人鉆空子的機會,只要最終成績還不錯,就沒有人會看我取得成績的過程,但我可能只是在考前三天通宵突擊,拿到還可以的成績之后所有知識全部都忘光了,反而是那些踏實用功的人,才能真正在人生中有所收獲。
進入職場后,我真正學會了臥薪嘗膽,天道酬勤,意識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在工作中,很多人默默付出,不摻和人際關(guān)系有的沒的,最后真的出了成績,如果真的想要出成果,走捷徑是最笨的方法,只有把時間和經(jīng)歷投入進去,潛心研究,才是最快的方法。
為了孩子,我付出了所有的個人時間
我有一件很驕傲的事,最近十年,每年北京市中考和高考的試卷,我都會做一遍??傆幸惶欤視盟鼇斫毯⒆?。
關(guān)于教育,我的想法特別簡單: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不能再教孩子去走捷徑,我的教育方式也不能走捷徑。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把耐心放進去,把精力放進去,怎么可能教不出優(yōu)秀的孩子呢?孩子高考可能咱們教不了,那最開始的26個字母、漢語拼音、最基礎的寫寫字,咱們總可以教。
我們的計劃是,只要能自己教,就不用給孩子報班學。除非將來他想走競賽這條路,想沖北京數(shù)學隊,去奧林匹克比賽,超出我的能力范圍了,還是會尋求外界幫助。但像英語、數(shù)學、物理這些科目,在學校學習范圍內(nèi)的,不會給他報任何班了。

但如果我的孩子想學鋼琴,家里是沒有這個條件的,不是說買不起鋼琴,而是沒有藝術(shù)氛圍。孩子練琴的時候,每個音的情緒把握,我是聽不出來的,我想,很多事如果真正在行業(yè)里想做出非常優(yōu)秀的成果,是需要家傳的,如果我的孩子喜歡體育、或是計算機,在入門前都可以由我來教,而在鋼琴上,我連啟蒙都做不到。咱們還是那句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果我的孩子未來就是想學鋼琴,我二話不說,一定會從頭開始,陪他一起學,
我的大兒子快4歲了。小女兒剛滿2歲,從他們兩歲開始,我們家每天晚上會有一個半小時的小課堂。我和我妻子會在這半小時里,想辦法教給孩子一些知識,比如背一兩個單詞、做十以內(nèi)的加減法、背一些古詩等等。
我見過很多小朋友,3歲單詞量就老高了,我們家孩子只能說基本的,小雞、小鴨、小狗、小貓,我覺得就夠了。我沒指望孩子們將來能上清華,在我為他們規(guī)劃的成長路線中,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更重要。我希望培養(yǎng)他們熱愛學習的習慣和態(tài)度,不是像我小時候一樣,把學習當成玩小聰明的地方,更不是讓他們成為父母壓迫下逆來順受的學習機器。
我吃過教育的虧,在社會中被“教育”了,才遲遲反應過來,我不能讓孩子再走我的老路。
在我成長的這一路上,走過彎路也有過幸運。我現(xiàn)在能做的,就是總結(jié)我曾經(jīng)的教訓,用我認為正確的方式去教育我自己的孩子,告訴他們,人生沒有捷徑,而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要腳踏實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也會盡我所能陪伴著他們,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繼續(xù)感受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