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INFINITY燕飛利仕

今天我想再說一個老發(fā)燒友們肯定熟悉、而如今已毀的老音箱牌子——INFINITY。不,這不是日本的汽車牌子“英菲尼迪”,而是創(chuàng)立于1968年的老牌美國揚聲器廠家。它有個漂亮的中文翻譯——燕飛利仕。雖然發(fā)音不太像,但這個名字起得真好。
Infinity的創(chuàng)始人Arnie Nudell在美國音響圈已是傳奇人物。他本來是一位研究激光技術的物理學家,創(chuàng)立燕飛利仕只是出于業(yè)余愛好。
記得90年左右我剛開始發(fā)燒時,常去南京路的商場看擺著的一排進口大喇叭——那些是最早進入國內的音響品牌。有美國JBL的、英國B&W的,還有就是INFINITY。其中有一對碩大的SM152(下圖)很吸引我,至今記憶猶新,售價要一萬多元。我當時在想,怎么會有這么貴的喇叭?當然后來才知這只是一對燕飛利仕的中低端音箱,僅僅是“大”而已,檔次不高。
燕飛利仕最驚人的作品是IRS V大型揚聲器系統(下圖一),每邊有兩個箱體,或者說是一個音箱+一個低音柱,售價達50000美金,在1987-1996年間制作了共58套。后來又出了一個“平價版本”IRS BETA(下圖二),“只賣”1萬美金。注意其獨特的EMIT絲帶高音和EMIM平面中音單元(下圖三),這是INFINITY的獨創(chuàng)技術,造價昂貴,制作不易。往下,INFINITY還有各個不同價位的產品,包括幾百美金的平價書架箱和落地音箱,產品線很豐富,可以說能滿足各個價位段用家的需求。
INFINITY的轉折點是很典型的——被哈曼國際收購了。Nudell和哈曼兩人合不來,于是拿錢走人。之后Nudell又另創(chuàng)發(fā)燒音箱品牌GENESIS(珍妮西施),也獲得了圈內的好評。這真是一位揚聲器設計的大師(下圖,已于2017年逝世)!而哈曼國際在他離開后最終拿到的只是“品牌”的價值,失去了設計的靈魂。于是INFINITY這個品牌被用于一堆大眾化音響產品,逐漸地,不發(fā)燒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