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美中醫(yī)案】高熱40度半年,3劑而愈
????張某某,女,15歲。發(fā)熱半年余,體溫高達40℃,多方治療無效,且但渴不多飲,二便自調,舌淡苔黃,發(fā)熱惡風,脈見浮緩,時有汗出。?
第一步 析癥狀
????發(fā)熱半年余,溫度高達40℃:發(fā)熱為產熱量大于散熱量,可能是里淤堵發(fā)熱,可能是表淤堵發(fā)熱,可能是表里淤堵共同發(fā)熱。溫度高達40℃,說明產熱量明顯大于散熱量,氣血疏通淤堵比較明顯,并且能持續(xù)發(fā)熱半年,可知氣血不會太弱。
????惡風:靠表氣血不足,無法調節(jié)風寒對體表的影響,所以惡風。
????時有汗出:汗出,需要壓力大于阻力壓迫津液出毛孔。時有汗出,說明時有皮下壓力增大壓迫津液出毛孔。
????口渴不多飲:口渴是口部缺少津液。不多飲,人體內并不缺少津液,說明津液可以被脾胃運化,但是無法足夠的送到口部,考慮存在中上焦淤堵阻礙。
????脈浮緩:脈浮,體表血脈存在較為明顯壓力,里癥狀不顯,說明氣血聚集疏通體表,存在體表淤堵。脈緩,表氣血運行速度較慢。
????舌淡苔黃:舌淡,舌部氣血存在不足,血脈收縮而顏色較淡。苔黃,考慮局部化熱,也就是局部代謝過快導致(不確定)。
第二步 綜合分析
????發(fā)熱溫度高達40度,若是氣血聚集疏通里淤堵為主引起發(fā)熱,應當見到比較明顯的里淤堵癥狀,比如便秘、腹脹、苔厚等,但是此處未見,并且此處脈浮緩,故排除,考慮為氣血聚集疏通表淤堵引起發(fā)熱為主,可能存在里淤堵共同引起發(fā)熱。
????惡風,可知靠表氣血存在不足,并且脈浮緩,寸口脈氣血運行緩慢,說明表氣血狀態(tài)存在不及。氣血聚集疏通表淤堵,引起表淤堵加重,導致氣血通過表淤堵到腠理的氣血減少、速度減慢,從而見到表氣血不足的惡風和表氣血運行速度減慢的脈緩。雖然高熱會引起脈運行速度加快,但是表淤堵阻礙減少氣血到表的速度,綜合之下見脈緩,由此也可判斷出表氣血不足。時有汗出,時有皮下壓力可以壓迫津液出毛孔,說明腠理淤堵不會太重,阻力不會太大,否則壓力不至于壓迫津液出毛孔,同時也說明表氣血存在不足,氣血狀態(tài)高一些,體表壓力大一些,可以壓迫津液出汗。氣血狀態(tài)高久了,消耗氣血增加,氣血狀態(tài)又會降低,從而體表壓力減小,汗出減少。
????因為腠理淤堵不太重,淤堵是相對連續(xù)的,肌肉淤堵也不會太重,到體表疏通的氣血偏于不足,導致表淤堵不解。但是這里就存在一個問題,肌肉淤堵不太重,到表疏通氣血偏于不足,這樣的疏通產熱不至于引起40度的高熱,大概38度就差不多了,39度頂頭了,而且這里還有苔黃,存在局部的代謝加快,也就是化熱,所以考慮除了表淤堵產熱增加,還存在里淤堵產熱,加上腠理淤堵阻礙汗出散熱,三者共同導致高熱。
????此處的里癥狀僅見口渴不多飲,人體內不缺少津液,但是津液上疏于口部不足,考慮存在里速度不及、氣血不足、中上焦偏于無形淤堵阻礙(無形水濕和氣滯)。但是中上焦無形淤堵較難產熱到引起40度,因為無形淤堵較為容易疏通,若氣血能聚集疏通到產熱明顯增加,說明局部的氣血狀態(tài)比較高,無形淤堵大概率會被疏通,并且位于中上焦,氣血運行速度較快,淤堵會更加無形,因此考慮還存在較為有形淤堵引起發(fā)熱。結合年紀15歲,里淤堵癥狀不顯,考慮為較輕腸道食積共同引起高熱。
????總:脾胃運化尚可,氣血不足,里速度不及,肌肉腠理淤堵,中上焦無形淤堵(無形水濕、氣滯),輕微腸道食積,可能下焦無形淤堵,氣血疏通表為主
第三步 開方藥
????岳美中老師判斷此癥為中風證,予桂枝湯治療。醫(yī)案原文述:
????診為中風證未罷,營衛(wèi)失和,用桂枝湯3劑,如法服用而痊愈?!豆鹬惙阶C應用研究》
桂枝湯組成: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棗

????該病的矛盾在于,氣血聚集疏通表淤堵為主,同時少部分氣血疏通里淤堵,由于氣血偏弱,里速度不及,表里淤堵相互牽制氣血,導致疾病難解。因此用藥就需要補充氣血、提高氣血運行速度,幫助疏通淤堵。此處表里都存在淤堵,但是以表淤堵更為主要,消耗氣血更多,因此在用藥時需首要解決表淤堵。此處用桂枝溫性疏通肌肉淤堵,溫性可以進一步加速氣血運行速度,幫助疏通。腠理也存在淤堵,但是腠理淤堵相對較輕,在疏通肌肉淤堵后人體可自行疏通,因此就不需要再用藥疏通。
????用桂枝提供疏通力量后,需要后續(xù)氣血跟上,才能進一步疏通表淤堵,因此需要提高氣血狀態(tài),予生姜刺激加速里速度,甘草大棗補充氣血,保證表淤堵可以更為全面、更快速的疏通。
????除此之外,還存在中上焦無形淤堵、輕微腸道食積,因為此時以表淤堵為重,對于里淤堵的疏通,需要在不影響解表的同時,盡可能的疏通里。上焦淤堵偏于無形,容易疏通,在表解后,人體可自行疏通,故不需要用藥疏通。中焦無形淤堵較上焦會難疏通一些,予白芍幫助疏通中焦無形淤堵,白芍會牽制部分氣血在里,但此處氣血不算特別弱,故不會影響解表。此處見口干,還存在一定中焦無形水濕,主要是由于氣血不足、速度不及導致,在人體狀態(tài)提高后人體應可以自行疏通,且用白芍可以疏通部分無形水濕,故可以不另加疏通中焦無形水濕的藥。不過如果害怕人體自己疏通不了,還可以稍微加點白術,加強疏通中焦無形水濕的力量,加速疾病痊愈。腸道食積相對較輕,靠近下焦,疏通可能牽制氣血在里而表不解,并且本身就不重,在解表后人體可以自行疏通,因此可以不疏通腸道食積。
本次醫(yī)案總結:
????1.發(fā)熱惡寒,時有汗出,脈浮緩,十分類似桂枝湯,但是見到苔黃、發(fā)燒高達40度,就可知絕不是單純的桂枝湯格局,還存在其他條件共同導致該癥狀。不可以忽略苔黃、發(fā)燒高達40度而直接判斷用桂枝湯,雖然最后用的還是桂枝湯,但是整體格局把握下判斷用桂枝湯,和忽略一些癥狀用桂枝湯,是完全不一樣的,就跟推理出兇手和猜兇手的區(qū)別,猜是有概率的,無論概率高低,只要存在,在接下來的病例或臨床中就肯定會出現(xiàn)錯誤。這個醫(yī)案只是剛好前后用的同一個方子,如果下一個患者前后判斷下用的不是同一個,那可能讓治療時間延長或者無法治愈。
????2.該病例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上輕微里淤堵,表淤堵稍重一些,氣血狀態(tài)差的不大,但整體格局還是桂枝湯的格局,因此予桂枝湯三劑而愈。在用藥時可以發(fā)現(xiàn),對于一些次要淤堵,并非一定要用藥疏通,在主要矛盾解決后,人體自己就可以調整。因此,在判斷出某處淤堵后,不一定判斷出什么,就一定要用相對應的藥,需要分清主次。
????3.此處表里都存在淤堵,但是氣血疏通表為主,表消耗氣血較大,因此在用藥上選擇以解表為主,里淤堵比較輕,因此未用厚樸、大黃等疏通。但是若里淤堵更重一些,牽制氣血多一些,也可以考慮加一些疏通里的藥,整個方子是偏向于疏通表還是疏通里,需要看人體的困局在哪里,表里淤堵牽制氣血、消耗氣血的大致比例來決定疏通表里力量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