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首大醫(yī)院男科,立冬養(yǎng)生小常識
立冬名稱由來:當太陽到達黃經(jīng)225°,水開始結冰,大地開始凍結,進入立冬節(jié)氣?!对铝钇呤蚪狻吩唬骸岸K也,萬物收藏也”。而“立”,是建立、開始的意思,立冬的意思就是冬季開始了,秋季的作物都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要藏起來準備冬眠。
立冬意味著進入寒冷的季節(jié),人們傾向進食可以驅寒的食物。立冬,閩中俗稱“交冬”,意為秋冬之交,立冬“補冬”。
天文學上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立冬,地球位于赤緯-16°19'。立冬時節(jié),太陽已到達黃經(jīng)225度,我們所處的北半球獲得太陽的輻射量越來越少,但由于此時地表在下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還不會太冷,但氣溫逐漸下降。在晴朗無風之時,常會出現(xiàn)風和日麗、溫暖舒適的十月“小陽春”天氣。按照氣候學劃分,我國部分地區(qū)要推遲20天左右才入冬。
立冬如何養(yǎng)生
1,溫補為主 不盲補
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yōu)質蛋白質的供應。羊肉、牛肉、雞肉、蝦、鴿、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chǎn)熱量多,御寒效果好。
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fā)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2,斂藏陽氣 潛藏腎氣
順應自然界閉藏的規(guī)律收斂陽氣,是此時養(yǎng)生的基礎。若出現(xiàn)手足冰涼、怕冷、腰酸,很可能是陽虛在“使壞”,應早睡晚起,以養(yǎng)陽氣、固陰精,老人在太陽升起后起床比較好。
人體腎氣隨著天氣轉寒而變得旺盛,立冬后應注意補益腎氣。飲食上講究清補,多吃溫潤的食物,如雞、鴨、魚類、核桃、黑木耳等,配以甘潤生津的果蔬,如梨、冬棗、柑橘等?!跋獭比肽I,也可適量吃些咸味食品,如海帶、紫菜、海蜇等。
3,注意保暖 防心血管疾病
立冬之后,氣溫驟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護好頭部、手部、腳部;外出時戴手套、帽子、圍巾,穿大衣;睡前用熱水泡泡腳;刮大風時不要迎風行走。
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冬季比夏季更難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nèi)。因此,在入冬時做個血壓監(jiān)測,根據(jù)情況調(diào)整用藥量。
4,適當鍛煉 激發(fā)身體潛能
冬季養(yǎng)生,不能因為天氣寒冷就把自己關在屋子里,也要適當感受天氣間的寒涼之氣,走出室外,激發(fā)身體潛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冬季鍛煉,晨練時間可以適當推遲,“見太陽才運動”。戶外活動應選擇在上午9點半以后到下午4時之前進行比較適宜。要防止運動過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體微熱為度。適宜的運動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極、敲打健身球等。
立冬吃什么
1,吃“三肉”
羊肉—溫胃御寒:羊肉性溫熱可溫胃御寒,尤其適合在立冬之后食用,脂肪與膽固醇的含量也要比豬肉和牛肉少得多,是冬季具有進補和防寒雙重效果的美味。羊肉有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之功效,對氣喘、氣管炎、肺病及虛寒的病人相當有益。
魚肉—益智健腦:冬季雖然是進補的好季節(jié),但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宜吃太燥的肉類,而營養(yǎng)豐富,脂肪含量極低的魚肉就非常適合立冬之后進補食用。其蛋白質含量為豬肉的兩倍,且屬于優(yōu)質蛋白,人體吸收率高。其次,魚肉具有益智、健腦等作用。
鴿肉—壯體補腎:俗語說“一鴿勝九雞”,有壯體補腎、健腦補神、降低血壓、調(diào)整血糖、養(yǎng)顏美容等功效,且易于消化,非常適合立冬之后食用。
2,吃“三蔬菜”
芹菜—降壓祛痰:中醫(yī)認為,芹菜性涼,平肝健胃,味甘辛無毒,多食,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欲,并有祛痰、降血壓作用。
萵筍—有助消化:萵筍中含的大量的鉀,其中的維生素還有利于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
菜花—補維生素:每200克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一天飲食所需的維生素A 75%以上。其維生素C的含量更為突出,每100克可達80毫克,比我們冬天常見的大白菜、黃豆芽菜高3~4倍,比柑橘高兩倍。
3,吃“三水果”
梨—止咳化痰: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yǎng)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適宜于冬季發(fā)熱和內(nèi)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干喉疼,大便燥結癥較為適宜。立冬之后每天吃上一到兩個梨可有效緩解冬燥。
蘋果—生津解渴:具有補脾氣、養(yǎng)胃陰、生津解渴、潤肺悅心的功效,被稱為心血管的健康保護神。除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和C外,還含有較多的鎂,能使人皮膚健美、紅潤、光澤。
獼猴桃—幫助消化:維生素C的含量極高,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心臟健康、幫助消化。獼猴桃性酸,味甘寒,還具有生津潤燥的功效。
4,吃“三酸”
檸檬—預防上火:檸檬的味道比其他水果更酸、更苦,是因為其中有機酸的含量比其他水果高出十幾倍。有機酸是維生素C的“保鏢”,立冬之后用檸檬泡水喝,能有效預防皮膚干燥和上火。
酸棗—鎮(zhèn)靜安眠:中醫(yī)認為,酸棗性平、味甘酸,具有養(yǎng)肝、寧心、安神、斂汗的作用。冬天休息不好,容易疲勞不妨吃點酸棗或泡水喝,不僅可以緩解疲勞,對治療心煩、多夢、神經(jīng)衰弱都有較好的作用。
酸梅—滋養(yǎng)肝臟:立冬之后,很多人會出現(xiàn)肝火旺盛的現(xiàn)象。這時酸梅就特別適合立冬肝火旺的人吃,有助脾胃消化,滋養(yǎng)肝臟,提高抵抗力。酸梅用來煮湯、燉肉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