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硬核解析,被《黑帶》評選為最佳打戲排名第一的羅馬競!技場之戰(zhàn)”

李小龍的“閃”和“騙”
猛龍過江這么經(jīng)典的電影還是要記筆記的。
這段片段是李小龍展示自己武術(shù)思想的打戲,其思想簡單的說就是用自身的靈活性對抗對方的硬橋硬馬,這樣即使對方比你力量大,你也能擊敗他。
靈活性,第一點就體現(xiàn)在“跳步”上,用跳步取代以往東亞武術(shù)落地生根的姿勢。



就這一個鏡頭留下的剪影已經(jīng)是影史上的藝術(shù)品了,李小龍?zhí)秸娴膸洝?/p>
當然光跳是不夠的,還要用自己的靈活性使出假動作“騙”人,騙出對方的弱點,給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


(不過這一下是沒騙到,哈哈)


雖然依舊沒有給自己創(chuàng)造進攻機會,但是嚇退了對方。



這幾下倒不是“騙”,而是“閃”,即因為李小龍步伐靈活,查的攻擊全都被放在一臂以外的距離,根本沒有有效攻擊。
而查動不動就重拳出擊,重腳踢人,體力消耗會很快的。

(他怎么能每個動作都像大理石雕像一樣??!)

更清楚了,自己直接在對手一腿之外,根本摸不到。



(踢不到,哈哈)

開始“騙”了

“高位腿被躲開必挨揍”,此時已有進攻機會,但是李小龍沒有選擇進攻,因為他還沒演夠。


先用一個低鞭騙查,以為一會還是低鞭


帥??!腿法強就強再能變線,指下打上,成功踢中了對手。

乘勝追擊,沒什么好說的

很清楚了,一個落地生根,一個不停跳步。

于是查一腳又沒踢中,繼續(xù)干耗體力





雖然李小龍喜歡把對手放遠了打,但是就算對手打近身他也不擔心,倒不如說對手注意力全在上段,剛好給他機會截腿。

(二度對比)


剛才截腿打中了,當然要再試試。


這雙飛燕也很有意思,第一腳指下,欺騙對方以為又是剛才的截踢,沒想到后腿指上,又是一次成功的指上打下。


(繼續(xù)指上打下)


(能怎樣嘛,他太靈活了)


我前幾下都是打下,那么你可能以為我還是要打下,但我偏不,我“指下打上”。


查光模仿跳步是沒用的,關(guān)鍵在指上打下的騙和靈活跳躍的閃。


怎么樣,沒學來吧。


那這肯定要乘勝追擊的。

人飛出去了,哈哈。


此時查已經(jīng)被打殘了,李小龍已鎖定勝局。

一臂一腿都被廢了還要上,確實倔。
最后來談談這段打戲好在哪里:
第一,武術(shù)較量,這段打戲充分的表現(xiàn)了功夫的靈活,以至于后世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認為東方的功夫是“靈活之中蘊含著神秘的威力”,而西方白人都是莽大漢。李小龍在這一件事上是有開先河的意義的。
第二,武術(shù)思想,正如標題所說,何為靈活性,怎樣利用自己的靈活優(yōu)勢躲避攻擊、欺騙敵人,被李小龍充分的展現(xiàn)了出來。而仔細想想,武術(shù)對決,最重要的不就是這兩點嗎?
第三,演員形象,雙方都是武術(shù)大師,運用起武打動作形象沒的說,不光是李,查的動作也像大理石雕像一樣標準。(反倒是現(xiàn)在的賽場上一大堆胖墩)


總而言之,這段打戲的歷史意義、武術(shù)價值、電影藝術(shù)價值都很高,不愧是許多排行榜的影視武打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