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3-1]
【3-1】
【生活技巧】
《什么值得吃,什么值得做》 馬達

“知名美食媒體‘什么值得吃’出版的一本食譜書,從家常菜到西式餐食介紹的菜樣和食譜還蠻多的~
之后會記錄個人比較感興趣以及未來有計劃去嘗試的一些菜色,篇幅較長會分開幾篇依次記錄”
【摘】
(廚藝術(shù)語)
·【加少量水】—— 適用于易熟的事物 + 避免糊鍋 + 加速烹飪
? 【加足量水】—— 指沒過食材,常用于燉肉
·【大火】—— 加速湯汁 / 水沸騰 + 快速爆炒(避免青菜等發(fā)黃)
? 【小火】—— 長時間慢煮
? 【中火】—— 依據(jù)烹飪進度自行判斷是否運用
? (大火會蔓延到鍋的邊緣,小火會保持在鍋的中央小圈內(nèi))
·【五六成熟油溫】—— 用于炸熟,該溫度下鍋中食材會先沉下去幾秒再浮上來
? 【七八成熟油溫】—— 用于復(fù)炸,讓食物上色且更酥脆
·【焯水】—— 有去澀、去味、去生、去血污的妙用
? (焯水后的食材應(yīng)過涼水或暫時存放在冰水里,避免加熱過度)
? (肉類應(yīng)冷水下鍋慢煮焯水,避免蛋白質(zhì)凝固)

·【收汁】—— 燉煮收尾時以大火收汁,可將不必要的水分蒸發(fā),讓成色更好
? (判斷湯汁達到理想狀態(tài) —— 擺動炒鍋,湯汁能緊緊地跟著肉流動)
·【腌制】—— 加料以后要抓勻靜置一段時間
? (雞翅、蝦仁等容易入味的食材腌制5-10分鐘即可,排骨、雞腿等則需腌制30分鐘)
? (可在食材上切開小口加速入味)
·【上勁】—— 常用于制作肉餡和肉丸,沿某個時針方向持續(xù)攪拌,過程中肉太干加少量水,直到起了黏性,感覺攪拌有阻力即可
·【勾水芡】—— 用芡汁(1份淀粉 + 3~4份的水混勻)可為成菜增加稠度
·【烘烤】—— 使用烤箱前應(yīng)預(yù)熱,蔬菜和肉類烘烤應(yīng)放于錫紙的亞光面

(廚具術(shù)語)
·做菜頻率不高,只備【廚刀(順手)、砧板、鍋鏟】即可,西餐還需用到V形夾子
·自備一根【磨刀棒】,養(yǎng)成下廚前后隨手磨兩下的好習慣
? (陶瓷刀適用于切蔬菜水果,但材質(zhì)脆不可磨)
·其他小工具:手動打蛋器、小刷子、量勺、量杯
·【金屬板】相較于木砧板不易有細菌殘留與劃痕,還可以直接丟進洗碗機消毒
·家常菜 —— 不粘鍋(注意需搭配木鏟或硅膠鏟,且需完全冷卻后再洗,不可用鋼絲球)
? ? ? ? ? ? ? ? ? ? ? 鑄鐵鍋(適用于有一定烹飪經(jīng)驗,需注意養(yǎng)護且盡快清洗,可用鋼絲球)
? 煲湯 —— 砂鍋(買鍋都選用價格中等的即可)
? 西餐 —— 鋁鍋(常用于煎雞胸、煮醬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