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嘉魔鷹RTX4070Ti評測:AI時代典型中端甜點級顯卡!

前言
學期之初,我攢了一臺MATX核顯生產力主機,我掏空錢包上了目前消費級桌面端最強的R9-7950x處理器平臺,它的性能確實是很棒,驗證算法、代碼編譯和重度多任務都很順手,但是沒有一款支持CUDA的獨立顯卡,總還是差些意思。
于是,用(zan qian)了一段時間后,痛下決心,入手了一塊技嘉的RTX4070Ti魔鷹顯卡,補全了我的配置短板。
技嘉魔鷹RTX4070Ti是一款高端游戲顯卡,基于NVIDIA的Ada架構,規(guī)格與公版RTX4070Ti相同,都有7680個CUDA核心、12GB GDDR6X顯存、192bit顯存位寬、60個第三代RT核心、240個第四代Tensor核心,支持DLSS 3和光線追蹤。它的頻率為2.3~2.6GHz,功耗為285W。技嘉魔鷹RTX4070Ti的特色在于三風扇多熱管散熱器、RGB燈效和雙BIOS功能,提高了散熱、個性化和安全性。

參數規(guī)格
RTX4070Ti相比RTX3070Ti在硬件規(guī)格幾乎有著全方位的提升:更先進的制程、更多的RT核心、更多的Tensor核心和流處理器核心、更大的顯存容量和更高的頻率,同時有著更低的功耗,美中不足的是顯存位寬砍了一刀。
RTX4070Ti也相比前代產品有著更為先進的編解碼器和DLSS技術,因此可以帶來更好的視頻編輯性能和游戲體驗。

外觀
技嘉魔鷹RTX4070Ti Gaming OC顯卡的包裝盒非常漂亮,典型NVIDIA顯卡的黑綠配色風格,正面是品牌LOGO、產品型號、產品特性。

盒子為抽拉式設計,去掉外層包裝后可見磨砂黑色包裝紙盒,正中印有GIGABYTE 品牌logo

掀開蓋子,首先看到的是嵌入海綿保護層的說明書,顯卡在泡沫下一層

繼續(xù)開箱,可見顯卡外套靜電保護袋,與原廠附件一起,牢固的嵌入在厚厚的海綿包裝內

包裝內除顯卡主體外,還包括一根雙8pin轉16pin的供電轉接線,顯卡支架和螺絲等

技嘉魔鷹RTX4070Ti Gaming OC顯卡的外觀采用了磨砂黑灰相間配色,質感十足、觀感高級。顯卡正面采用了三顆10cm尺寸的風扇,支持正逆轉和3D智能啟停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和提高散熱效率。

風扇采用了石墨烯納米潤滑劑,運行安靜而且壽命更久,風扇中間有RGB幻彩光輪,亮起來時很是好看

顯卡背面有背板保護,背板上有一個技嘉的LOGO和Geforece RTX標志。背板為大面積的鏤空設計,增加強度的同時也減少對散熱的影響。

顯卡頂部正中是內凹設計的PCIe5.0的16pin電源接口,結合官方原廠附送的轉接線可以有效避免電源線彎折導致的意外損失。官方建議使用雙8pin供電,推薦使用750W以上的電源。
接口一側有BIOS切換開關,默認左側是OC,右側是Silent模式。旁邊有一LED燈,親測供電不足時亮白燈(笑)。

頂部下部是GEFORCE RTX字樣,標志著這是一款NVIDIA Geforce產品線RTX系列的顯卡產品。右下角是GIGABYTE品牌LOGO,具有RGB呼吸燈效。

在低負載時風扇停轉、風扇上幻彩光輪的燈光默認關閉,高負載時風扇開動、燈光開啟,不過技嘉logo的燈光常亮,流光溢彩很是漂亮

側方幾個螺絲用于固定顯卡支架

技嘉魔鷹RTX4070Ti Gaming OC這款顯卡尺寸控制還不錯,厚度僅58mm、寬度140mm,接口面板占用雙PCIE槽,整張顯卡占用空間約2.5槽位,裝進我的MATX主機后不遮擋第二個PCIE x16插槽。
接口為3個DP 1.4和一個HDMI 2.1,出廠配有防塵塞,日常使用DP線纜連接我的4K顯示器使用。

顯卡長度為336mm,裝入機械大師C+ Max這款MATX機箱后還有一些空隙,理線很是方便,顯卡與其他配件的色調也很搭

溫度、功耗和噪音
Ada Lovelace架構的RTX 4070Ti顯卡采用5nm制程,能效表現優(yōu)異,由此也帶來了出色的散熱和噪音表現,在約20L的M-atx機箱內:
●?待機時功耗僅11W,此時風扇不轉,溫度僅44攝氏度,環(huán)境噪音約34分貝
●?滿負載時功耗285W,此時風扇約2000轉,溫度僅65攝氏度左右,噪音為44分貝
●?與CPU一起雙烤時噪音為53分貝,與單烤CPU(52分貝)相近

理論性能測試
測試平臺配置如下:
CPU:AMD R9-7950x
主板:B650M
內存:雷克沙 ARES DDR5 6000Mhz CL34 16GB x2
散熱:利民PS120 SE ARGB
SSD:雷克沙 NM800Pro 1TB
顯卡:技嘉魔鷹RTX4070Ti Gaming OC 12GB
電源:安鈦克HCG850
機箱:機械大師 C+ Max
使用GPU-Z查詢可見,技嘉 魔鷹 RTX4070Ti Gaming OC顯卡的功耗默認為285W,最大可解鎖至340W

我們首先使用 3DMark Firestrike對顯卡進行理論性能測試,它可以測試顯卡在DX11下的游戲表現。在基礎(1080p)、Extreme(2k)、Ultra(4k)模式下的成績中圖形分別為54446、27166、13489

在測試DX12游戲性能的3DMark Timespy、Timespy Extreme模式中,技嘉魔鷹RTX4070Ti Gaming OC的圖形得分分別為22642、10919

在3DMark Port Loyal測試中得分為13334

在新出的Geekbench6 的OpenCL benchmark中得分為210751

針對RTX40系顯卡的一大賣點——DLSS,我也使用3DMark進行了測試,在關閉DLSS時幀數只29.58,在開啟時則達到了104.81幀,這提升堪稱震撼。

與前代產品進行對比時,RTX 4070Ti基本上與前代旗艦 RTX 3090Ti差不多水平,在3DMark的幾個測試中二者打的有來有回。

游戲測試:
考慮到RTX4070Ti是一款中高端顯卡,購入它用于游戲娛樂的朋友對于游戲品質和畫質有一定追求,我使用幾款內置benchmark工具而且畫質出色的著名3A大作以及熱門網游CSGO對技嘉魔鷹 RTX4070Ti Gaming OC進行了測試。
賽博朋克2077
首先登臺的是賽博朋克2077,測試內容為技嘉魔鷹RTX4070Ti Gaming OC這款顯卡在4k分辨率下,超級、光追超級、光追過載這最高的三個畫質擋位下,顯卡的光柵性能以及DLSS加持下的游戲性能。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畫質調整為【超級】、不開光追、不開DLSS時的測試結果,平均幀數為47.26幀,最低幀為38.54,最高為63.75。此時的畫質已經非常震撼,在個別場景變換時有所卡頓,整體比較流暢,可以說是能玩了。

在【超級】畫質、不開光追、DLSS打開但不開啟幀生成時,游戲幀數幾乎翻倍,達到了平均幀84.14幀,最低幀68.45,最高真118.14,已經可以徹底喂飽我的4k 60Hz顯示器,畫面非常流暢而畫質比之不開DLSS時幾乎沒有差別。

打開幀生成時,游戲流暢度進一步提升,平均幀達到了109.24幀,最低幀為94.79,最高為142.42

在【光追超級】畫質擋位,不開啟DLSS時畫質相比不開啟光追時明顯下降,平均幀僅為18.40幀,最低幀僅10.95,最高幀也只有22.52

在【光追超級】畫質擋位,開啟DLSS不開幀生成時,游戲流暢度明顯提升,平均幀達到了61.75,最高位76.69,最低幀也有50.05,幀數幾乎是不開啟時的三倍!

在【光追超級】畫質擋位,開啟DLSS和幀生成時,平均幀數進一步提升88.05,最低幀提升至75.23,最高幀提升至101.26,幀數是不開啟DLSS時的將近5倍!DLSS3技術著實強勁!

在【光追過載】畫質擋位且DLSS關閉時,平均幀數僅10.32幀,這意味著純光柵性能,哪怕是4090也無法使賽博朋克2077在這一檔位畫質流暢運行!

DLSS技術此時依然體現除了其強大的效用,僅開啟DLSS 自動不開幀生成技術時的平均幀數達到了34.99幀,最低幀也有23.66!平均幀是不開時的三倍有余,最低幀更是達到了6倍多!

打開幀生成時,定位中高端的RTX4070Ti已經可以比較流暢的運行畫質開到了最高擋位的賽博朋克2077!平均幀此時達到了57.08,是不開DLSS時的約5.5倍;最低幀也有46.96,是不開DLSS時的近乎13倍!

古墓麗影
隨后登臺的是古墓麗影,它是一款經典游戲,也常見于顯卡評測中。在畫質調至最高而且不開啟DLSS時,平均幀近67幀;在開啟DLSS時,幀數達到了135幀,幾乎翻倍。

Farcry 6
孤島驚魂是育碧推出的典型硬件殺手級游戲大作,它同樣內置了Benchmark工具而且支持AI輔助技術。在將畫質調至極高,不開啟AI生成技術時的平均幀為77,最低幀為70,最高幀為84,可以說技嘉魔鷹 RTX4070Ti Gaming OC應對這款游戲游刃有余。

在開啟AI輔助技術時,平均幀提升至106,最低幀提升至98,最高幀提升至123,提升效果同樣顯著。

幽靈行動:斷點
幽靈行動是育碧的一個不錯的游戲產品線,雖然斷點這部作品的口碑捉急,但它同樣可作為3A 大作對PC性能的需求標桿(畢竟內置benchmark工具)。
以技嘉魔鷹 RTX4070Ti Gaming OC的光柵性能運行這款游戲同樣綽綽有余,最低幀60、平均幀79、最高幀108的成績算是不錯。

CSGO
作為熱門網游的CSGO自然也不能缺席顯卡評測benchmark,在FPSbench測試圖中,1080P分辨率下畫質開足的平均幀數為762.66

在4k分辨率下畫質開足的平均幀為198.49,由此可見,技嘉魔鷹 RTX4070Ti Gaming OC足以喂飽絕大多數高刷顯示器

小結
在4K分辨率下,不開DLSS技術時,RTX 4070Ti基本也可以暢玩3A大作

在2k分辨率下顯卡位寬基本不成瓶頸,RTX 4070Ti的游戲表現則更為出色些,使用高刷新率顯示器的朋友也不必擔憂顯卡性能不足。此外,在2K分辨率下,RTX 4070Ti相比RTX3090Ti在眾多游戲上優(yōu)勢明顯。

DLSS 3 技術加持下的技嘉魔鷹 RTX 4070Ti Gaming OC的游戲表現相當出色,尤其是在4k、光追高負載下,DLSS3的提升尤為顯著!以賽博朋克 2077 游戲為例,畫質等級為超級并開啟光追時,DLSS至高可以實現4.5倍的平均幀數提升!

生產力應用測試
通用計算時代,人們對一塊獨立顯卡的預期用途顯然不局限于游戲,顯卡的算力也是衡量一塊顯卡性能的核心規(guī)格。
AI和科學運算
RTX4070Ti 顯卡的一大亮點在于它的算力堪比上代旗艦RTX3090Ti,而價格遠低于它。我以Aida 64內置的GPGPU對其進行測試,其單精度算力達到了42056GFLOPS,是消費級桌面端旗艦處理器R9-7950x的約15.7倍!

盡管RTX 4070Ti的定位只是中高端,但是它的算力是實打實的RTX 3090Ti水平。RTX 4070Ti的半精度最大算力高達320.7 TFLOPS,甚至略強于上代旗艦RTX3090Ti的320TFLOPS。

在訓練當前熱門的AI 畫圖模型Stable DIffusion時,xformers庫加持下RTX 4070Ti的實際表現比之RTX 3090Ti也有較為明顯優(yōu)勢。

考慮算力成本時,RTX4070Ti也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

重度辦公
強勁的性能帶來諸多生產力應用場景的顯著表現提升,PCMark10現代辦公場景下,我手上這臺裝載了R9-7950x+RTX4070Ti的matx主機得分超過9800分!細看小項得分可見,RTX 4070Ti對包括數字內容創(chuàng)作在內的眾多現代辦公場景應用有著明顯助力。

視頻編輯和渲染
NVIDIA RTX40系顯卡性能強勁而且內置新一代編解碼芯片,在Blackmagicdesign這一世界頂級視頻方案供應商出品的RAW Speed Test軟件中,技嘉魔鷹RTX4070Ti可實現218FPS的8k RAW文件編輯,足以應對小型工作室和個人博主的視頻剪輯需求。

獨立顯卡的一大應用是渲染加速,在V-Ray官方推出的benchmark套件中,技嘉魔鷹RTX4070Ti Gaming OC的GPU RTX得分高達3105分,GPU CUDA得分達2317分


與前代產品進行對比時,RTX 4070Ti在眾多渲染和視頻編輯測試中表現優(yōu)異,視頻編輯中與RTX 3090Ti差異不大,渲染類任務中則比之RTX 3090Ti優(yōu)勢明顯。

總結
RTX4070Ti這款顯卡面世以來頗受爭議,它的更新幅度巨大、性能強勁而又能效出色,它的算力是實打實的強、DLSS3的提升也是極為顯著,不論是生產力運用還是游戲娛樂,其實RTX 4070 Ti都是一款不錯的中高端顯卡。
有的朋友考慮到它的顯存位寬閹割,對于它在4k分辨率下的實際游戲表現頗為猶疑,但是在幾款3A大作和熱門網游的4k分辨率實測中,DLSS3加持下的RTX4070Ti基本可以滿足玩家對游戲畫質和流暢度的追求,它的性能也大致卡在了這么一個平衡點上,不得不稱贊老黃刀法精準。
AI時代,或者說通用計算時代的顯卡本身有著游戲娛樂在內的多重角色,定價邏輯與之前已有明顯差異,綜合考量理論性能、游戲表現、生產力應用和價格,RTX4070Ti其實是還有點甜。我手頭的技嘉魔鷹RTX4070Ti Gaming OC外觀漂亮、做工用料優(yōu)異、性能發(fā)揮出色而且安靜,私以為是市面上眾多4070Ti產品中的一個不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