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紅樓夢:玉在櫝中求善價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這是開篇賈雨村一副思及平生抱負,苦未逢時。待價而沽的賈雨村風塵懷閨秀。躋身于葫蘆苗中,賣字維生,只因苦于無盤纏上京趕考。曾經的詩書仕宦之家,只因出于末世,只剩下一身一口,考取功名利祿,在整基業(yè)?;旧峡爝^著饑一頓飽一頓,心中有錦繡前程可以命運不濟,無才可補天,一聲感嘆,用文字來聊慰空寂的心。
豈不是他的五言詩所云:“未卜三生愿,頻添一段愁。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div>
甄士隱看見了,玉在櫝中求善價,釵于奩內待時飛。一個勁的夸張賈雨村,抱負不淺,自喻孔子。《論語》中就有,子貢問孔子,玉在櫝中求善價??鬃踊刂?,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賈雨村活用此語。
甄士隱此時來邀賈雨村小酌一杯。中秋團圓之夜,聊表心意,排除雨村寂寞之感。而雨村心中還惦念甄士隱家里的丫鬟嬌杏。對于這個脂粉堆里的女巾幗,只因嬌杏心中好奇,又留意老爺平日里所說的人物,心中忖度,不得不說,嬌杏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
對于落魄的賈雨村,此時有人多看他一眼,都是他心中的知己。
人在囧途,有人多看一眼,心里自然是漣漪四起,波濤洶涌宛如一塊碎石驚起一灘鷗鷺。
白居易貶謫江州,遇到琵琶女,視為知己,千喚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因甄士隱邀請,有機會再見他的知己。
也是印證了窮酸文人,色心重,空虛寂寞空守冰床,對于無十分姿色,有動人之處,雨村看呆了的一個呼應。
蘇軾貶居黃州,也能甩起袖子,放下士大夫的高貴,做起農夫,躬耕黃坡下。親自下廚為家人烹制美味。
一身一口的賈雨村,人口衰喪,在家無益。客居葫蘆廟,賣字作文營生,又能結交甄士隱一個翰林苑之士。足見其才華橫溢,不是紈绔子弟,不學無術,賭錢斗鳥,煙斗不離身,出入青樓的玩世不恭的風流公子。
簪纓世家,詩書禮易,樂春秋,孝悌百年的家,即使落入窮困潦倒,亦是人間一條落價的龍。
最可怕的是暴發(fā)戶,如同范進中舉,手之舞之,舞之蹈之,一口痰堵住,一時氣息不穩(wěn),口吐白沫。
葛朗臺為了斂財,克扣奴仆工錢,女兒嫁妝。為了點兩根蠟燭無法閉眼的守財奴。
待月西廂的人,全世界都要為他們的情欲讓路,此時完全拋棄了修身養(yǎng)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陷入一片兒女情長中。要是詩書之家,即使淪落天涯也會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叮嚀。忽聞官軍收河南,漫卷詩書喜欲狂。
此時的賈雨村還沒有經過門子點化,尚且有一點善心。
擁有經世致用,造福一方,為君上排憂解難的豪氣。
未經染缸,還不是精致的利己主義。門子曾為葫蘆廟的沙彌,不甘心脫離紅塵,重新回到紅塵中,已經是風俗人情,了如指掌,逢兇化吉,鉆研人情世故,成為了衙門中的風云人物,為太爺們出謀劃策,如魚得水。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