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天干天干,亚洲毛片在线,日韩gay小鲜肉啪啪18禁,女同Gay自慰喷水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一口氣進了4臺法國ATOLL?訪上海專業(yè)錄音師、資深燒友須達威先生

2023-03-21 15:34 作者:昌業(yè)音響錄音室  | 我要投稿


法國珊瑚礁ATOLL用戶訪談錄

俗話說“事不過三”,發(fā)燒友都是花心的,很少會重復購買同一品牌的器材,尤其是在短時間內。但上海資深發(fā)燒友須達威先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一口氣購買了4臺法國ATOLL(珊瑚礁)的器材:DR200 Signature轉盤、ST200 Signature數字播放器、IN300合并式放大器、DAC300解碼器,由此引發(fā)了我采訪須先生的想法。一番寒暄之后才知道須先生還是我朋友大鋼的朋友,不禁又多了幾分親近感。

繼續(xù)了解之后,發(fā)現須先生并不是一位普通的發(fā)燒友,他畢業(yè)于中國傳媒大學,是一位科班出身的專業(yè)錄音師,曾在上海電視臺工作,有自己的工作室,多年以來一直從事音樂會、時裝秀、大型會議的擴音、錄音工作。更神奇的是,須先生剛畢業(yè)的頭幾年還曾和大鋼一起賣過音響,可以說須先生是集音樂、音響、錄音師和經銷商于一身,這么多年來我還是頭一回碰到!

而讓我更感興趣的是:一般錄音師由于工作關系通常將音響器材作為工具,容易產生“審美疲勞”甚至厭倦感,業(yè)余時間很少聽音樂、聽音響,但須先生卻是一位初心不變的音樂、音響愛好者,這么多年來一直孜孜不倦地搜集各種好的古典音樂唱片和音響器材,究竟是什么讓他有如此的動力?我迫不及待地和他聊了起來。

李宇凡:

您是如何喜歡上音響的呢?

須先生:

應該是受我爸影響吧,他是干這個的。我爸在上海飛樂音響廠是造調音臺和功放的,當時飛樂音響都是專業(yè)音響,好像很少民用的,那時還停留在模仿“雅馬哈”的水平上。小時候沒啥玩具,我就拿抽屜里我爸帶回來的喇叭磁鋼吸著玩。初中時我爸因工作關系去香港出差帶回個四喇叭收錄機,那時流行聽港臺歌曲,從那時候開始喜歡上音響了。所以后來大學去了北京廣播學院(現在的中國傳媒大學),選擇了錄音這種冷門的專業(yè)。這么多年我還是做和音響有關的行業(yè),我今年50歲,應該是要干到退休都不會改行了。

李宇凡:

您第一套器材是?

須先生:

大約是1996年我買了第一套系統(tǒng):功放是“力士”的一個甲類合并機,型號忘了,CD機是“馬蘭士”72,當時還有對法國“夢幻之聲”的小落地箱,型號好像叫“超越”,后來也曾用“傲立”8000S推。

李宇凡:

您起步高,和一般發(fā)燒友還真不一樣。后來還玩過什么器材?

須先生:

太多了記不清,比較有代表性的是JBL。在1998年買了4312A,后來又買了4410A、4429。4429用了幾個月就換了,號角能量太強,至少要離個3-4米以上才行。比較可惜的是錯過了JBL 五十周年紀念版、金色的那對。

李宇凡:

您給的照片中見有兩對3/5A堆疊起來玩?

須先生:

是的,是用4只SPENDOR S3/5R2加2只Real有源超低音。每聲道一只S3/5R2正常擺、另一只頭朝下腳朝天,用Exposure 3010雙功放推。這些照片都是近兩年的,再早的照片都沒了。這些均為2019年搞了獨立聽音室后拍的。

李宇凡:

哦,您的聽音室有多大?音效如何?

須先生:

準確來說我有兩個聽音環(huán)境、三套系統(tǒng)。在我家里的客廳擺了一對Vandersteen 1C,主要用來看電影。客廳面積40平米(7米*5米多),音箱放在短邊,人坐客廳長邊1/3處,音場深度就比橫放好不少。

李宇凡:

我看音箱后面是窗戶?

須先生:

是的,還好不是落地窗,不然的話低頻就沒了。我聽的時候會放下雙層窗簾,但是樓上樓下有鄰居,兒子也要學習,會受到很多限制,所以,我的主戰(zhàn)場是在隔壁小區(qū)的商務樓,我在這里有一間獨立的聽音室,面積30平米不到,但層高有3.4米。由于是有兩套音響系統(tǒng),而且彼此之間有連接(共用轉盤、數播),所以只能橫放,聽音位貼墻。為了避免“乒乓效應”,聆聽位置后墻幾乎全吸音。為了避免全吸音帶來的副作用,經過反復比較,發(fā)現在兩只音箱的正對面放了兩盆散尾葵做擴散效果不錯。音箱離后墻約1米不到、相距2米、與人2.5米。音箱后墻作全擴散,地上鋪地毯。由于房間層高較高的緣故就沒做天花板處理。墻角還有2個塞滿被子的大箱子吸收低頻。此外還拉了音響專線,用的是德國Doepke空氣開關、63A的“熊貓”牌4平方多股護套線,我不喜歡單支硬線的聲音。

李宇凡:

為了發(fā)燒您專門找了個單位作獨立聽音室,真是讓人既敬佩又羨慕呀!您平時每周一般在這個音樂空間待多長時間?

須先生:

不忙的話我每天下午都在那里。

李宇凡:

真厲害!您是因為做生意才愛上音響還是反過來?

須先生:

應該是反過來。我大學是學錄音,畢業(yè)后由于工作原因認識了大鋼,當時他正準備選新的地方開店(原來的地方動遷了),于是就一起干了。開店后,我在店里待得不久,好像98年就離開了,可以說發(fā)燒音響是從店里陪養(yǎng)起來的。

李宇凡:

哦,后來您從事什么工作?

須先生:

98年離店后我去了上海輕音樂團,2000年轉到上海電視臺,到了2003年就辭職自己干了。

李宇凡:

哦,一晃眼就二十年了,現在主要做什么項目呢?

須先生:

須專業(yè)音響方面的。以前主要做錄音,和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等都有合作。2018年開始做進博會后的項目后錄音方面就做得少了,擴音做得多。

李宇凡:

您聽什么類型的音樂?

須先生:

我只聽古典音樂。我現在一千多張唱片收藏中爵士和歐美老歌不超過20張,其余都是古典。

李宇凡:

感覺古典音樂好在哪里?

須先生:

使人感動、百聽不厭。我記得買的第一張碟是DECCA的《羅西尼弦樂奏鳴曲》,馬連納/圣馬丁室內樂團的版本,幾十年了,現在依然會聽。調整器材時會當參考碟,因為太熟了。調整器材、線材、擺位、聲裝等時不一定要拿所謂的“發(fā)燒片”,聽熟的錄音自然反而更容易察覺系統(tǒng)的變化。

李宇凡:

像馬勒、布魯克納等較現代的作品也聽嗎?

須先生:

有馬勒交響全集,布魯克納有幾張,聽的少。我是從巴洛克開始的都聽,近現代的不聽,比如布列頓之類。德奧系中,我還是更喜歡德系的,另外還聽不少英法冷門的作品,法國以圣桑為代表,英國以菲爾德為代表。例如菲爾德的雙張夜曲,肖邦寫的夜曲就是以他為榜樣的。

李宇凡:

古典音樂對音響調校的意義是?

須先生:

古典音樂注重平衡度,很多燒友以流行音樂或自己想當然的來衡量重播效果其實是不對的。比如現場交響樂的低頻并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多,但速度卻很快。相比之下,很多人系統(tǒng)的高頻量卻遠大于現場。現場的平衡度是一流的,你不會像在聽音響時那樣覺得這里不對那里不對。當然再好的音響也沒法復制現場。當一套音響平衡度沒問題后,聽音樂時會忘了器材的“存在”。

李宇凡:

嗯,作為專業(yè)人士您應該有很高的鑒賞能力和自信吧?

須先生:

我現場聽得比較多,一直以這個做為心里的“一把尺”。當然音響是無法復制現場的,不論價格多高,因為播放的軟件從錄音開始就已經開始“扭曲”了。用音響聽音樂時能做到平衡、自然就已經很好了,我聽過很多平衡度不達標的高價器材。

李宇凡:

哦,這些高價器材的不平衡性表現在哪里?

須先生:

只有音響性,缺乏音樂性,不耐聽,更不可能感動。當然,不是說這個器材不好,而是其中還牽涉到搭配、房間處理、主人對設備的“把控”能力以及對音樂的理解水平。而且越高價的器材往往越難伺候、個性越強,不像入門的器材那樣隨便一接就能有過得去的聲音。我稱這個現象為“揭示力”。如果能做到讓“八國聯軍”得器材相互取長補短、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那么這個系統(tǒng)的主人絕對是高手。

李宇凡:

當初你是怎么知道ATOLL這個品牌的?

須先生:

昌業(yè)音響的公眾號。我的音響架和避震板也是昌業(yè)代理的“聲美力”。

李宇凡:

哦,ATOLL這個牌子性價比很高,以前香港代理都不推,有點可惜了,現在越來越多人知道ATOLL的好處,買的人越來越多,像ST300 Signature數播已經斷貨,香港那邊還差顧客好幾臺。

須先生:

我最先是買了DR200 Signature轉盤,感覺不錯,然后就一個接一個了。開始是抱著試試的心態(tài),發(fā)現DR200 Signature聲音不輸我另一臺價格更貴的奧地利P牌CD Box RS+Power Box RS Uni轉盤。這是P牌的旗艦電源分體轉盤,號稱最有模擬味,很冷門的東西,有了DR200 Signature后就出了它,然后再買其它的ATOLL產品。

李宇凡:

ATOLL確實比較超值,現在這樣的產品已經不多了,您很有眼光!

須先生:

新買的DAC300解碼器確實不錯,本來有點擔心它用ESS9038芯片中頻會單薄,結果發(fā)現擔心是多余的,比我的美國C牌DAC-200 TS解碼器(用AK4495芯片)的聲音好很多,價格也沒貴很多,于是就出掉C牌解碼器。DAC300的解析力明顯提升,包括空間感、空氣感、兩端延伸、低頻的質和量都好過C牌。C牌解碼器是晶體管和電子管雙切換(2只12AU7),我只聽古典,對平衡度要求比較高。C牌解碼器用了4塊AKM芯片,在晶體管上完全比不過ATOLL DAC300,電子管那一路除了中頻厚一點,其它方面也輸。當時C牌解碼器搭配一萬多的韓國A牌N100數字轉盤,聲音不能令我滿意,進了ATOLL后就一起出了。我還有個“松下”9000藍光機用來看音樂會,聲音部分通過同軸輸給DAC300。

李宇凡:

對IN300合并機的感覺如何?

須先生:

非常好。

李宇凡:

能具體說說嗎?

須先生:

我當時是沖著那兩個440瓦的變壓器買的,一般150瓦的合并機很少用那么大的余量,尤其是英國機,變壓器最多比額定功率翻一倍,而ATOLL IN300幾乎翻了3倍。之前沒聽過ATOLL的放大器,完全是盲狙。IN300買來以后感覺除了推力好之外聲音也非常好,尤其用平衡端口時。

李宇凡:

嗯,ATOLL放大器的變壓器和濾波電容都用得很猛,但標稱功率都不大,應該是偏置電流調得比較大。

須先生:

對,待機時也微熱、功率不大電流大。

李宇凡:

就是因為調大電流而犧牲功率數值,假如是乙類,這樣的配置可以做成300瓦了。

須先生:

玩了幾十年,已經不會去看標出的功率數字了,要看內部和用耳朵聽。ATOLL放大器的變壓器和電容用得比較足,比很多英國功放好。ATOLL不能光看表面功率,感覺它電流挺大的,以前用過法國Y牌功放,感覺全面性不一定能贏得過ATOLL。

李宇凡:

您用IN300推什么音箱?

須先生:

Cabasse Iroise 3,為三分頻雙8寸設計,電流不夠搞不定的。

李宇凡:

是嗎?之前用什么功放推過?

須先生:

英國E牌3010前后級、國產A牌和B牌膽機都用過,不是功率不夠就是聲音不行。

李宇凡:

具體是什么問題?

須先生:

不平衡不耐聽。A牌膽機用KT88管,功率夠了,但聲音渾。B牌膽機用EL34,推不動、沒低頻。E牌前后級功率夠,但聽古典感覺不平衡,一直到ATOLL上去才算完美。

李宇凡:

嗯,膽機的控制力差,對兩只8寸低音很難駕馭,低頻無力、渾濁,導致聲音不夠清晰飽滿透明。

須先生:

是的。IN300的聲音開揚很多,有飄逸感,而且驅動力和控制力都好很多。它的聲音屬于中性略帶溫暖、不薄。這樣的聲底推很多喇叭都不可能出惡聲。

李宇凡:

嗯,ATOLL屬于百搭機種。

須先生:

對的,現在很多音響都走高解析、高速且強調透明,但ATOLL卻在音響性和音樂性之間平衡得很好。

李宇凡:

是呀,作為歐洲原裝機能用這么足的料,還賣這么便宜,確實很難得,現在A牌、C牌、R牌、M牌、N牌都是國產的了,而且用料還不如ATOLL。

須先生:

這些牌子我都用過,比不過ATOLL。

李宇凡:

您的ATOLL ST200 Signature數字播放器怎么玩法?

須先生:

我用ST00 Signature播放外置硬盤儲存的音樂,里面有不少DSD。我是SONY Hi-Res會員,都從那里下載,感覺聲音比淘寶那些不知道幾手的資源聲音好。另外硬盤線很重要,我還用上AQ的降躁器,聲音很滿意,數播就是方便和資源多。本想過玩開盤帶,但原版帶沒資源,玩黑膠又嫌麻煩。

李宇凡:

您一口氣買了4臺ATOLL產品,很少燒友能做到這點,是什么促使您這樣做的?

須先生:

最先買了轉盤,發(fā)現聲音好過我更貴的P牌轉盤后就開始關注這個牌子了,也看了些國外的評測,然后就一臺接一臺買了。還有一點就是憑經驗吧,因為我是用法國音箱,全套法國設備會比較保險,不會“串味”。

李宇凡:

您覺得ATOLL器材在平衡度方面表現如何?

須先生:

很不錯,比較中性真實。

李宇凡:

留意到你經常換器材,原因是?

須先生:

喜歡折騰是其一,對更好聲音的追求是其二,一般兩年循環(huán)一次。

李宇凡:

循環(huán)是指從頭到尾全換?

須先生:

差不多,三大件吧,最多三年。音響沒有絕對的好壞,倒是風格差異很大。其實我想嘗試各個國家不同風格的東西,能感受到這個國家的文化和設計師對音樂的理解。

李宇凡:

專業(yè)錄音師通常將音響視為一項工具、將聲音當作工作,下班之后就不想再碰音響、音樂了,您為什么和他們不同?

須先生:

一個是工作、一個是愛好。近幾年做進博會后我很少去現場了,也沒那么忙,年齡上去了怕吵,讓年輕人多干干,給自己多點時間聽音樂。其他錄音師業(yè)余時間不碰音響、音樂,是因為他們幾乎都不聽古典音樂,他們是為工作而工作,我是因為愛好而工作,這就是我和他們的差別。我認識的同行中幾乎沒人回家聽音樂的,就算有也是聽流行。

李宇凡:

作為錄音師,您為什么不選擇專業(yè)器材?例如監(jiān)聽音箱、錄音室用的解碼器等。

須先生:

曾用過挺多的,比如德國SPL前級、意大利Powersoft后級、美國CROWN后級等等。

李宇凡:

這些都是好東西呀,怎么后來不用了?

須先生:

家用不合適,尤其是聽古典。

李宇凡:

覺得問題是?

須先生:

一是專業(yè)功放大多有風扇(極少數是變速),那么風扇聲就有影響。二是專業(yè)功放其實分舞臺擴聲和錄音棚用兩種類型。前者力大聲粗,后者雖好但也有風扇問題,而且價格也不便宜。再者專業(yè)功放至少幾百瓦起步,對家用音箱來說不見得是好事。專業(yè)功放的聲音大多直白,在前級和線材上更要花功夫。比如“皇冠”專業(yè)功放,好像是XTi系列的,我從倉庫搬回來試了一個月就拿回去了。一般用專業(yè)后級最好用膽前,錄音棚也經常用膽話放來“潤”一下。以前比較便宜的膽前、膽話放是德國“百靈達”,現在有條件的錄音棚用美國“曼麗”。

李宇凡:

在您多年的錄音生涯里有什么趣事可以分享的?

須先生:

我在上海的法領館曾和一個法國女高音吵了幾句,她說法語,我用蹩腳的英語。法國人很高傲的。美國人大氣,我和老美的吉它手坐地上聊天,他們沒架子。最散漫的是俄羅斯人,他們的音響師隨身帶個壺裝酒,在排練《天鵝湖》時邊工作邊喝酒。日本人禮貌、守時,敬業(yè)的程度讓人害怕,我曾見過雅馬哈三角演奏鋼琴的調琴師站著一調就是幾個小時,和我約好的排練時間,他會提早20分鐘就到,看我來了馬上就來一個九十度的鞠躬。

李宇凡:

您自己賣過音響,也一直從事與音響有關的行業(yè),又是資深發(fā)燒友,您對器材的要求是什么?

須先生:

我只聽古典音樂,只能按自己的感受來說。我覺得平衡度是最重要的,要連續(xù)聽幾個小時都不能“累”。其次是細節(jié)與透明度,套用美國《發(fā)燒天書》主編山姆的話——“真正好的透明度與細節(jié)是在陰天看風景,所有東西都一覽無遺,而不是在太陽下那種讓人視覺疲勞的感覺”。最后是音場,要自然寬廣、絕不能前沖。因為工作關系,現場聽得比較多,我對高、低頻延伸不是太注重。一套平衡且有高解析力的器材,加上正確的調較,該有的自然會有。

李宇凡:

能否總結一下您這兩套系統(tǒng)的表現?

須先生:

大系統(tǒng):轉盤、解碼、數播、功放都是法國ATOLL,推法國Cabasse Iroise 3音箱。喇叭線是美國忠實“巨匠”,信號線是美國“馬克”HPC平衡線,數播的硬盤線是美國“線世界”3.0,所有電源線和數碼線都是美國“卡達斯”的Clear系列。

聲音:曾為“卡巴斯”音箱配過好幾個功放(有晶體管、也有電子管),不是驅動不好就是聲音平衡度達不到我的要求?,F在全套ATOLLl驅動下,聲音中性,中頻帶有些許厚度,低頻重質不重量,而且速度不慢。解析力足夠,但絕不是強調中、高頻所換來的“白熱化”而導致的不耐聽。整體聲音中性自然,接近音樂廳現場5至10排的感覺。

須先生:

小系統(tǒng):轉盤和數播為ATOLL,用“卡達斯”數碼線接至“傲立”M-DAC+解碼器,功放為意大利“百寶仕”Classic one mk3,喇叭是意大利“世霸”Toy Tower,喇叭線是美國忠實“大師”,信號線是“馬克”HPC平衡線,電源線有美國“卡達斯”、“線世界”等。

聲音:這套小系統(tǒng)的調聲思路不同于大系統(tǒng),它不追求動態(tài)、中性等音響性,只打算在看書、喝茶、甚至發(fā)呆時當“背景音樂”。有時只是播放蘋果Ipad里的音樂,所以力求好聽順耳,類似于個人比較愛喝的“卡普奇諾”咖啡的綿密質感。

李宇凡:

非常感謝您的寶貴分享!

一口氣進了4臺法國ATOLL?訪上海專業(yè)錄音師、資深燒友須達威先生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舟曲县| 张家界市| 清流县| 西和县| 万载县| 镶黄旗| 额敏县| 崇礼县| 鹿泉市| 二连浩特市| 尖扎县| 惠来县| 即墨市| 淮北市| 外汇| 交城县| 额尔古纳市| 定兴县| 惠来县| 宣化县| 郓城县| 三台县| 长治县| 九台市| 锡林浩特市| 思茅市| 海宁市| 根河市| 自治县| 平山县| 华阴市| 卢氏县| 柳州市| 京山县| 高台县| 广南县| 团风县| 玉林市| 临武县| 筠连县| 大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