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藍蓮花》之后。上期視頻部分勘誤及問答
勘誤:
視頻的11分18秒,“旭日旗”應(yīng)為“日章旗”。自己在寫文案時把這兩種旗搞混了。
5分18秒,著(zhao)迷的音讀錯了。
有觀眾指出視頻最后展示的藍蓮花手稿疑似鉛筆稿。自己在制作時只是查詢了丁丁誕生60周年展覽會的相關(guān)信息,并使用了相關(guān)頁面被稱為“藍蓮花手稿”的配圖。加上自己確實對美術(shù)缺乏了解,現(xiàn)在也不敢確定這些圖片素材是否準確,會在今后繼續(xù)進行查證。
對于視頻中錯誤和不嚴謹?shù)牟糠纸o各位觀眾帶來的不好的觀看體驗,我表示深深的歉意。在以后的視頻制作中也會盡可能加大審稿力度,避免類似問題的發(fā)生。
?
問答:
Q:為什么“白雪”成了“米盧”?“湯姆森兄弟”成了“杜邦杜龐”?
A:目前國內(nèi)知名度最高的《丁丁歷險記》中文版大約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在2001年版出版的版本。該版本以英文版作為翻譯藍本進行二次翻譯?!鞍籽钡纫幌盗忻Q均來自此版本。但英文版本身為了適應(yīng)英語語系國家的文化,對原作的修改甚多,例如杜邦杜龐在原版中實際上并非兄弟,埃爾熱甚至沒有表明過這兩人有任何血緣關(guān)系,只是單純的長得幾乎一樣而已。英文版影響力大,大部分《丁丁歷險記》影視作品也都按照英文版進行制作(如廣為人知的斯皮爾伯格電影版)。但實際上“米盧”“杜邦杜龐”才是更忠于原作的譯名。2009年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新版《丁丁歷險記》也是根據(jù)法語原版進行譯制的。之后的丁丁相關(guān)視頻也會繼續(xù)使用法語版的譯名,一些較重要的有區(qū)別的譯名列舉如下(前英后法):
白雪\米盧
湯姆森兄弟\杜邦杜龐
卡爾庫魯斯教授\向日葵教授
瑪林斯派克宮\莫蘭薩城堡
紅海鯊魚\貨艙里的黑幕
丁丁與流浪漢\丁丁與叢林戰(zhàn)士
馬德\舒赫(《貨艙里的黑幕》中的重要角色)
?
Q:為什么《法老的雪茄》故事發(fā)生在埃及,卻被稱為“丁丁在遠東”?
A: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法老的雪茄》雖然整個故事帶有豐富的埃及元素,但故事的舞臺橫跨埃及、阿拉伯、印度三大地區(qū),其中埃及部分僅占故事的不到五分之一。雖然這三個地點似乎都不屬于遠東地區(qū),但本作最早使用的題目確實是《丁丁歷險記:小記者在遠東》,后來才改為《法老的雪茄》。加上本作故事和《藍蓮花》存在較強的關(guān)聯(lián),所以經(jīng)常會被合稱為《丁丁在遠東》兩部曲。視頻中同樣采取了這個習(xí)慣性的說法。至于為什么一部原名為《小記者在遠東》的故事到連載結(jié)束都和遠東地區(qū)沒什么關(guān)系,這點就暫時無從考據(jù)了。
?
Q:為什么《法老的雪茄》作為《藍蓮花》之前的作品,畫風(fēng)卻看上去比《藍蓮花》成熟許多?
A:目前市面和網(wǎng)絡(luò)上主要流通的《丁丁歷險記》早期作品都是在最早報紙連載黑白版的基礎(chǔ)上進行重繪和上色的版本。其中有的作品修改幅度較大,如《法老的雪茄》和《丁丁在美洲》,有的修改幅度較小,如《藍蓮花》。目前并不清楚為什么會存在這種差異,也許是由于《藍蓮花》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國文字,埃爾熱本人并不會寫中文,在進行重繪工作時也沒有了張的幫助,為了不損害到好友的好友的繪畫成果只能進行最低限度的修改吧(再次強調(diào),此說法僅為個人推測,但可以確定的是埃爾熱本人絕非不喜歡《藍蓮花》,不然他斷不可能在數(shù)十年后創(chuàng)作出《丁丁在西藏》)。
?
Q:視頻開頭“西方私人俱樂部”里,最左邊的那個小胡子眼睛男是日本人嗎?
A:不是。此人名為道森,是上海租界的警察局局長。雖然故事中沒有明確說明他的國籍,但從此人的名字、職位和對日軍軍官的說話方式來看,他絕對是個歐洲人。這一角色后來在《貨艙里的黑幕》(舊譯《紅海鯊魚》)中再次作為反派登場。
?
Q:《丁丁在蘇聯(lián)》在埃爾熱在世時是否再版過?
A:有過,雖然埃爾熱自己多次表示過對這部作品的厭惡,但上世紀60年代末,在之前曾少量發(fā)行的《丁丁在蘇聯(lián)》被炒到天價,加上盜版橫行,埃爾熱不得已在1969年同意發(fā)行了500冊限量版,后于1973年開放再版。不過埃爾熱還是守住了底線,終其一生都沒有對這部作品進行重繪或上色。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上色版《丁丁在蘇聯(lián)》為Casterman出版社在2017年進行上色的版本,與埃爾熱本人無關(guān)。(題外話:現(xiàn)在最新的中文和英文版《丁丁歷險記》都沒有出版全部的23本畫冊,中文版少了《丁丁在蘇聯(lián)》,而英文版少了《丁丁在剛果》)
?
Q:你是不是營銷號?
A:?
如果各位有其他問題,也歡迎在本專欄評論區(qū)中提出。我一定盡可能的給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