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天干天干,亚洲毛片在线,日韩gay小鲜肉啪啪18禁,女同Gay自慰喷水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日常筆記(23)

2023-03-15 20:16 作者:Amadeus-Hikari  | 我要投稿

1.《到燈塔去》這部作品很感人,第一部分透著一種溫馨、甜而不膩,第三部分哀而不傷。它的文字給我的感覺和《紅字》有些像,稱其為散文化的小說比較合適嗎?讀《紅字》的時候我就有這種感覺了,這種文字到底是怎么寫出來的呢......?看了一張伍爾芙的照片,感覺好美麗。話說回來,英國有很多名留青史的女性作家:奧斯丁、勃朗特姐妹、艾略特、伍爾芙......通俗作品的話也有阿加莎和JK羅琳等人(雖然我沒讀過她倆的作品)。至于意識流,這部作品的意識流看上去比喬伊斯和??思{看上去更舒服(沒有論及,也沒實力論及應用好壞)。我總覺得畫家的那一筆有點刻意,但我懷疑我之所以這么認為,只是因為我試圖尋找一種表面上的深刻,換言之,我對文學藝術(shù)的理解太膚淺。

伍爾芙真的很美很有氣質(zhì)......雖然最后還是自殺了,但遇到了支撐她一生的丈夫很幸運。


2.一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在修改那篇實教同人,當時感覺有一些地方寫的還蠻不錯,但現(xiàn)在只覺得那些文字太幼稚太爛了,完全讀不下去,想要將它們撕碎了再扔到垃圾堆里!有一種黑歷史的感覺......那篇原創(chuàng)小說寫的太刻意了(文字稍稍好了一些,但總得來說還是很爛),第二篇同人則太矯情做作了。包括過去寫過的幾篇gal評論,真的好想把它們刪掉啊......寫的什么玩意。

雖說是我沒天賦,但也著實和沒見過世面有關(guān),所以我覺得欣賞能力是寫作能力的前提。同時,愈發(fā)感覺,大部分人是缺乏鑒別好作品的能力的。


3.《名利場》對具體場景的描繪很生動有趣。感覺瑞蓓卡有點像安陵容?vanity的意思應該是虛榮(too much pride in your own appearance, abilities or achievements),很多場景的敘述也始終在表現(xiàn)虛榮。所以總感覺它和“名利”這個翻譯并不是完全貼合的關(guān)系,追求名利似乎不完全等于虛榮?

這里的角色相當多都愛慕虛榮(vanity),個人感覺薩克雷是通過出身、社會地位、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訴求等將它們區(qū)別開來的,就像大明王朝1566中的角色們行事邏輯中最重要的一個便是“不背鍋”,作者也是通過地位不同、所處的關(guān)系不同將他們區(qū)別開來的。

感覺這部作品有些冗長,如果是想表達虛榮的話,完全可以像巴爾扎克那樣精簡一些(不過畢竟是連載作品...長了也就長了?),作者的介入也感覺有些多了,轉(zhuǎn)場也太隨意(考慮到是19世紀中葉的作品,應當有這個要求)。不管換了多少花樣,換了多少角色,都是在表達虛榮,就很厭倦,無非是以有名利、近名利為榮,不愿與貧窮者地位低者為伍......盡管具體場景確實生動有趣,但我只覺得在一直看相同的東西——或者說,到中期以后一點意思都沒有,和《高老頭》的凝練相比真是差遠了,寫到最后還是情種和女神的愛情故事更吸引人(然而這也只是滿足了我想要看到“卑微默默奉獻的情種有朝一日終于逆襲了苦戀女神”這種膚淺欲望)。

薩克雷用世俗的眼光去打量所有人,除了威廉,他對朋友義,同時為了愛米莉亞的幸福,強硬促成朋友的婚事(盡管女方是自己一見鐘情的愛米莉亞),對心愛的人也足夠克制、深情和忠誠。即便是愛米莉亞這個如天使般的女神角色,薩克雷也仍然用現(xiàn)實的筆觸令她白璧微瑕:

應當承認,小愛米莉亞不太瞧得起她丈夫的這個朋友。鐸炳上尉口齒不清,有些咬舌;他的長相難看,其貌不揚;他笨手笨腳,極不瀟灑。她僅僅覺得鐸炳對她的丈夫忠心可嘉(當然這點好處也微不足道),倒是認為喬治為人大度,心地善良,與同僚相處以友情為重,真了不起。喬治曾多次在她面前摹仿鐸炳說話咬舌和一些奇怪的舉止,不過,說句公道話,談起鐸炳的優(yōu)點來,喬治對這位朋友總是贊不絕口。那陣兒愛米莉亞日子過得稱心如意,加之還沒有十分了解憨厚的威廉,所以并不怎么把他放在眼里。(第二十五章)

......

愛米莉亞給嚇壞了,站在那兒一言不發(fā),沒想到威廉竟會突然扯斷鎖鏈掙脫她的控制,宣布獨立并且表明自己站得比她高。長期以來,威廉一直拜倒在她腳下,以致愛米莉亞已經(jīng)習慣于想踹就踹,要踩就踩。她不想嫁給威廉,卻希望留住威廉。她什么也不想給威廉,卻要威廉把一切都給她。這樣的不公平交易在情場中并不罕見。

威廉的奇兵一出,完全打亂了她的預想,把她徹底給震懵了。由她發(fā)動的攻勢早已被擊退,而且潰不成軍。(第六十六章)


將很多東西視作理所當然是人的天性,同時,這會具體表現(xiàn)為(據(jù)我此時狹窄的、片面的、膚淺的、丑惡的、小人之心的認識),一些女性愿意養(yǎng)備胎,即便道德良好者也不能免俗,因為這種行為有時甚至完全是無意識的。只要做的不是太過火、越界,并且能提供給對方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哪怕是“被認可”本身這種很無聊的事情),就都不會抗拒別人的示好——那么這是否也算一種vanity呢?如果薩克雷是這個意思,那么看似和vanity最無緣的小愛米莉亞也依然追求vanity,就有了一種諷刺的現(xiàn)實效果,從而名利場的翻譯就更不準確了。

在這之后,愛米莉亞就愛上威廉了,她給威廉寫了封信,想要重逢。只是此時,她心里還存留著對亡夫的眷戀——直到瑞蓓卡對她揭露她丈夫的丑惡真相,她完全自由了。最后便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結(jié)局——用當今中國的眼光看,稱之為情種(我不覺得威廉是舔狗)對女神的逆襲比較合適?

盡管可以認為瑞蓓卡保留紙條是想保留自己對愛米莉亞的勝利戰(zhàn)果(就像安陵容對甄嬛的心理那樣),也可以認為她這么狂熱撮合愛米莉亞和威廉是因為她被威廉的直率打動了——但她這樣做還是與迄今為止的人設(shè)(為了自己不斷欺騙他人)不太相符,因為威廉和愛米莉亞結(jié)婚會對她帶來很多的不利影響。這和《米德爾馬契》中羅莎蒙德的所作所為完全不一樣,后者只是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認為自己所作所為皆為正確,自己應得到最好的,在被勸導之后,認識到了自己世界的局限性。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大小姐和腹黑女,完全不一樣......

所以最后這個轉(zhuǎn)變,個人感覺有點牽強。若讓瑞蓓卡和威廉較勁的話,那這對兒可能很難走到一起了,為了這個好聽了說是平等的愛,難聽了說是逆襲女神的HE結(jié)局,作者似乎有點扭曲了瑞蓓卡。同時,愛米莉亞兒子小喬治的人物弧光也不算完整?

總得來說,個人感覺這部作品優(yōu)點在于構(gòu)思不錯,具體場景的描寫也十分生動有趣,人物塑造真實,不喜歡的地方在于相對主旨而言冗長的篇幅、粗糙的情節(jié)推進手法和轉(zhuǎn)場手法,以及作者毫無節(jié)制的介入,在人物塑造上開創(chuàng)性和深度的缺乏......這些匯總起來,實在難以讓我認為它是頂尖作品。


既然談到了《大明王朝1566》,最近吃飯的時候也將它又刷了一遍,就索性在這里寫一些對它的看法吧。鏡頭語言什么的我不懂,只說人物塑造和敘事。這部作品在各方面其實都沒什么創(chuàng)新,主題(民重君輕、君臣共治)沒什么新意就不說了(嘉靖朝一件事無法反映出封建社會必然衰落)。嘉靖和海瑞這兩條故事線在敘事上也很古老。人物塑造上,用的手法和薩克雷很相似。轉(zhuǎn)場的話,有時候也有些隨意。但我并不是在批評這部作品,我是說我能看出的這部作品的最主要不足也就是沒有創(chuàng)新了——這是很高很高的評價了。或許一個可以指責的點是,對人物精神世界的展現(xiàn)不夠有深度,但影視作品畢竟和小說不一樣,所以也不好強求。我沒看過這部作品的小說,但我總覺得小說不如電視劇,因為我不相信作者能把每個人的精神世界寫到很深刻的程度。整體來說,主題、情節(jié)、人物都很好地得到了交融,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4.我猜很多人讀完《窄門》這部作品后只會感覺莫名其妙,明明兩個人之間沒有任何外在阻力,彼此相愛直接在一起不就好了嗎,搞那些虛的干什么。先引一段格非的話:

這學期,我同時也在給本科生上課。不久前我給他們推薦了一本小說,是安德烈·紀德的代表作《窄門》。有好幾個同學在課后找到了我,不約而同地對我訴苦說,這本小說他們根本無法理解。我當天晚上回到家中,為這件事想了很久。甚至又把這個作品找出來看了一遍,沒覺得有任何困難的地方,怎么也無法理解學生為何看不懂。后來,我和朋友聊起這件事的時候,他的一番話終于讓我恍然大悟:我們這代人,在XX(防和諧)前后出生,到了青春期時,男女之間的交往仍受到嚴格的限制。所謂的愛情,不過是存在于意識中的想罷了,具有強烈的非現(xiàn)實性。簡單來說,我們這一代人的愛情觀,由于特定時代的政治和道德約束,受到了神秘主義幻想的長期哺育。因此,當我們讀到《窄門》中所描寫的超越性的“非現(xiàn)實愛情”時,會覺得感同身受。可是今天的情況已經(jīng)完全不一樣了。在一個過于功利化的社會中,我們對于那種“形而上”愛情的意義,對于那種“沒有實現(xiàn)的愛情”所具有的神秘魅力,或許已經(jīng)逐漸喪失了感知能力。

我個人的話,倒不是完全不能在理性上認知阿莉莎的感情觀,但因為不信教,所以也不是完全能在精神上領(lǐng)會,只是能窺見一二。想要獲得完美的愛情,通過那扇“窄門”,但這就意味著放下肉體,去獲得一種純粹精神上的相交。用通信替代見面,甚至后來連信也不通了......但內(nèi)心卻又渴望著基于信仰所拒絕的一切,用個俗話來說就是“靈與肉”的沖突。

我從來只是為了他才“追求完美”,而這種完美,只能在沒有他的情況下才能到達,上帝?。∧慕毯?,正是這一條最令我的心靈困惑。

我在評價《ATRI》時說,通過看日記發(fā)現(xiàn)真相這點很平庸。這部雖說也是看日記,但日記本身就是給男方寫的,這和那份糾結(jié)的愛,和女主的感情本身也適配在了一起,這么看來,最后的日記情節(jié)倒也還好。

之前也好像在這個系列里提到過,我原先對神啊上帝啊這些嗤之以鼻,后來書看的多了,也就對這種神秘的東西保持尊重的態(tài)度了。希望阿莉莎能進入那道窄門吧。


又看了費加羅的婚禮,雖然很夸張,笑點也很樸素,但不知道為何,就是很搞笑.....

貝多芬Op135最后的撥弦差點聽哭了,他的弦樂四重奏是真好聽啊,只是對我來說,必須在心靈比較安靜,且沒在學習的時候才能聽,如果比較煩躁或者學習的時候,會覺得很刺耳很吵鬧。最近能欣賞弦樂四重奏了,也算鑒賞力在不斷提高吧。


5.不喜歡《群魔》,感覺太冗長了。而且我對那些瘋子也絲毫不感興趣(同樣是以一件犯罪歷程為原型,我覺得《金閣寺》在各方面都比《群魔》要好,當然,寫作時間也不一樣)。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打算再看陀思妥妥耶夫斯基的書了。說實話,我不理解為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國內(nèi)外奉在神明般的地位上,可以認為托爾斯泰是巴赫,但陀思妥耶夫斯基明顯不是貝多芬。這個系列的前幾篇我覺得陀思妥耶夫斯基很偉大,但現(xiàn)在只覺得他出色在心理分析上,有時間看看巴赫金對他作品的解讀吧。但我還是覺得盡管看了也不會讓我更喜歡他,之前覺得他很偉大可能只是被他信徒們的狂熱感染到了——見多識廣,才不會大驚小怪。


6.看譯序,還以為《一位女士的畫像》中的女主有些像我心中的雪野,但實際上她和雪野的相似度遠低于于連和我心中的千明司。

這種以某一個角色為核心的作品,如果對這個角色不太感興趣,可能讀起來就會有些累,有些味同嚼蠟(盡管細節(jié)上有許多值得注意和贊美之處),與之相對,如果寫的是全人類共有的東西,那可能就會更吸引人一些。不是說前者不好,只是說在能否令人暢快地讀下去這點,會有所區(qū)別,(當然,人家也不是寫給我的,而更多是寫給自己和那個過世的表妹的,所以我這個感想也沒什么意義)。但如果走過了那個漫長的鋪墊期,看到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東西過后,那種所謂“how”的懸念就會將你吸引住,雖說不至欲罷不能,但也不會像一開始時那么疲憊。與此同時,作者對一些表達的運用也真的很棒,隨著故事一步步發(fā)展,也會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精彩之處,直至不由得發(fā)出如下的贊嘆:這部作品寫的真好??!到最后,我已經(jīng)完全是愛不釋手了。

人物為核心的作品,讀者會對這個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他的命運和選擇感興趣,于我而言,這種興趣絲毫不亞于對離奇故事結(jié)尾的好奇。同樣,前面的平淡可能一方面只是必要的鋪墊——可以發(fā)現(xiàn)前后文字的風格不那么一樣,在對精神世界的展現(xiàn)深度上,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要豐富太多了,另一方面也許是刻意的對比?我不清楚。寫到這里,我突然想到了音樂和商場售貨員,在音樂中,如果一開始就把驚喜給你,和經(jīng)過一陣鋪墊后再將那個精彩之處爆發(fā)出來(想想柴小協(xié)第一樂章的展開部),明顯是后者帶給人的愉悅感更強。售貨也是這樣,如果一開始向你推薦最適合你的衣服,你可能并不會買,先推薦一件不那么適合你的,再推薦那件更優(yōu)秀的——你才更愿意去買這件衣服。但我必須指出的是,前面的劇情可能稍顯乏味,但作者對一個個場景的描繪以及人物的描寫絕對不是低水平的——這是區(qū)分好作品和那些只依照idea寫作,而不懂如何將它們?nèi)姘l(fā)展的作品的一個分界線。

那個表哥的塑造很有趣,不過我總覺得這有作者自夸的嫌疑...畢竟他就是女主原型的表哥。


這部作品結(jié)尾有些悲哀,我應該明白詹姆斯想要表達的結(jié)尾,只是我不太懂在這之前,伊莎貝爾看到的“康莊大道”到底是指什么。網(wǎng)上摘了一段:

小說的最后一幕是,聽聞伊莎貝爾已經(jīng)離開、備感傷心失望的古德伍德轉(zhuǎn)身欲走,?亨麗埃塔拉住了他,請他等一等。

亨利·詹姆斯改寫的就是這最后一幕。改寫量不算大,如果按中譯文字數(shù)統(tǒng)計,不過是在1881年單行本結(jié)尾基礎(chǔ)上增加了98個字符,可這98個字頗有些改天換地的意味。

1881年初版結(jié)尾是這樣的:

亨麗埃塔已經(jīng)走了出來,隨手關(guān)上了門。她伸出手,抓住了古德伍德的胳膊?!奥犖艺f,古德伍德先生,”她說,“你等一等啊!”

聽到這話,他抬起頭看著亨麗埃塔。

而1907年“紐約版”結(jié)尾是這樣的:

亨麗埃塔已經(jīng)走了出來,隨手關(guān)上了門。她伸出手,抓住了古德伍德的胳膊?!奥犖艺f,古德伍德先生,”她說,“你等一等??!”

聽到這話,他抬起頭看著亨麗埃塔,而從她的臉上,他才發(fā)現(xiàn)她的意思只是他還年輕,這使他有些反感。她目光炯炯地看著古德伍德,可也給不了他太多安慰;但在這個瞬間,他好像一下子年老了三十歲。她陪他離開了那里,卻似乎也給了他保持耐心的鑰匙。

上面加粗文字便是1907年修訂版新增的那98個字符。在1881年初版的結(jié)尾里,亨利·詹姆斯為這個故事保留了最后一絲懸念:?亨麗埃塔之前有可能在撒謊,伊莎貝爾可能并沒有走,而是此刻正隱身于那扇半掩的門后。她可能改變了主意,古德伍德有可能成功了。而在二十多年之后,在1907年“紐約版”的結(jié)尾里,亨利·詹姆斯親手扼殺了這種可能性。

對晚年詹姆斯而言,可能性不復存在了。就像他在短篇小說《中年歲月》(收錄于《亨利·詹姆斯短篇小說精選2》,2021年1月即出)里借主人公、作家鄧庫姆之口所說的那樣:“第二次機會——那是妄想。世間唯獨只有一次機會,永遠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古德伍德所有的,我們所有的,唯有耐心。


ps:越看這些作家的作品,越覺得戀愛結(jié)婚是真的令人心累......

工具人并不是一個在人物塑造上的貶義詞,詹姆斯就坦言這部作品的角色們都是為塑造女主服務(wù)的,所以不生動才可能是那個貶義詞。

歐美的小說中,女性有多少嫁妝是很被看重的,和我們這塊主要是男的給彩禮完全反過來了......在這里,她們雖然也會關(guān)注男方的財富和地位,但男方?jīng)]有義務(wù)給女方和女方的家庭一分錢,相反,女方反而要帶過去一些資金作為嫁妝。忘了在哪部作品中看到了(《米德爾馬契》?),一個父親因為兩個女兒在一年中同時出嫁而感到頭疼,因為沒有足夠的錢用作二人的嫁妝......換到我國就是因為沒有彩禮而頭疼......


就像譯序說的那樣,這部作品的女性們都有些強勢,那個亨利埃塔讓我想到了《櫻色之云》的三枝舞,但后者只是吵鬧和不尊重隱私,前者則遠遠更煩人,而且還經(jīng)常對其他人道德說教。但她也確實是有魅力的,刻薄的背后也有著堅強和善良,我猜測,她和表哥的關(guān)系變化也暗含了作者的態(tài)度吧。


等我將西方的這些經(jīng)典都讀遍了之后,也許是兩三年、也許要四五年,應該會靜下心來,讀原著(那時我的德語和法語應該也有日語,乃至英語的水平了吧)。屆時會細細品味作者在字里行間傾注的生命,只不過那時候到底會遠比現(xiàn)在孤獨呢,還是因為有這些作品陪伴而不孤獨呢?我不知道。在聽那首弦樂四重奏的時候,我確實有一種隱隱的感覺,并不孤獨,但我對此的感覺又不像那些藝術(shù)家們那么強烈,等過幾年再看看吧。

現(xiàn)在想想,《交響情人夢》這部作品的確是好作品,不過我還是覺得它在表達人物情感和心理上有些淺顯,只停留在訴說現(xiàn)象的程度,但這到底是影視的體裁限制還是其他,以我現(xiàn)在的水平,就不得而知了。


日常筆記(23)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舞钢市| 本溪市| 梧州市| 新建县| 米泉市| 花莲县| 思南县| 赤壁市| 仙游县| 东乌珠穆沁旗| 榆林市| 尼玛县| 眉山市| 张家界市| 灌南县| 阳高县| 福泉市| 修水县| 墨江| 米易县| 临朐县| 房产| 咸宁市| 毕节市| 霍山县| 金昌市| 舞钢市| 桐柏县| 西藏| 嘉兴市| 西平县| 秦安县| 黑山县| 湛江市| 中西区| 绍兴市| 泸溪县| 连城县| 郁南县| 子洲县| 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