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場巡禮】超大噴火煙囪你有看過嗎?歡迎來到大美國球場的奇幻世界!

本期球場巡禮將帶大家巡游辛辛那提紅人的主場——大美國球場。

球場概況
主隊:辛辛那提紅人
坐落:辛辛那提市
所有人:漢密爾頓縣
常規(guī)觀眾容量:43500
最多觀眾容量:44599
球場表面:天然草皮
球場結構:無頂
球場尺寸:左外場328英尺(100米)/左中外場379英尺(116米)/中外場404英尺(123米)/右中外場370英尺(110米)/右外場325英尺(99米)
建造沿革:2000年8月1日動工,2003年3月31日啟用
建造成本:2.9億美元(2020年合4.08億)
紅人這支球隊歷史悠久,1882年起,他們4度更名,4度更換球場,而克羅斯利球場的前世今生見證了這支球隊從1884年到1970年總計86年的歷史。然而這座球場實在是太老了,老到1972年開始已經(jīng)被逐漸拆除,因此紅人不得不搬至河濱球場。但與他們一道入主河濱球場的還有NFL的辛辛那提猛虎隊,與眾多棒橄混用的球場問題大抵相同,兩支球隊對于球場的設置均不滿意,因此紛紛尋求自己的新主場。于是1996年漢密爾頓縣通過增稅集資的方式解決了這一問題:在旁邊新建一座專門的橄欖球球場——保羅布朗球場,而將河濱球場翻新為大美國球場。
這座球場的特色有很多,不過以其中的兩項外形設計最為著名。一個是三壘的風洞,從球場全景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本壘和三壘之間有一個長達10.7米的缺口,這是依靠每一層的大廳將其連接。從這個缺口可以直接看到市中心的景象,也為市中心到球場提供了天然的視野。

而紅人4個吉祥物之一的Gapper便是因此得名,它最喜歡的就是從這個縫隙中看球,如今也成為了球隊的“看洞狗”。

另一個很有特點的設計就是兩棟噴火的煙囪。紅人主場的煙囪設計很有特色,像一艘蒸汽船的煙囪一樣;而每當紅人球員敲出本壘打,或者球隊贏球后,這兩棟煙囪都會噴火,值得一提的是,火焰的形狀也是球棒的形狀,很有辨識度。雖然2015年,這兩棟煙囪的噴火一度造成過危險,但好在并無人員受傷;因此這一傳統(tǒng)也被一直保留下來。

除了外形設計之外,這座球場的人文設計更加值得贊賞。在球場三壘外側(cè)便有一個標志,寫著“繞過三壘,回本壘”,體現(xiàn)了紅人希望爭取勝利的精神。而為了紀念此前使用了58年的克羅斯利球場,球隊在新球場的主入口廣場修建了一座紀念碑,球隊的名人堂博物館也是時常更新,口碑極好,這些細節(jié)都說明了紅人的球隊文化是十分念舊的。

除此之外,紅人的雕塑與壁畫也是獨樹一格,而為了致敬之前的河濱球場,大美國球場的中外場尺寸使用了404英尺,這使得這塊球場變成了一座中間長,兩側(cè)窄的接近菱形的球場。而除了中外場尺寸之外,球場的三層俱樂部也命名為“河濱俱樂部”,這里有一個提供高檔食品的餐廳,并通過玻璃窗可以看到比賽的情況;當然,河濱球場本身就臨河,球迷們同樣可以在這里看到外面河流的景色,尤其是夜幕降臨之后,煥然一新的大美國球場別有一番風味。

然而最值得激贊的是,這是大聯(lián)盟第一座設立專門的母嬰室的球場!球隊首席運營官菲爾-卡斯特里尼是5個孩子的父親,他表示球隊工作人員向他反映,越來越多的女觀眾詢問在球場里有沒有地方給孩子喂奶,因此他覺得有必要盡最大的努力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母嬰室有5張舒適的沙發(fā)椅,換尿布區(qū),一個洗手間,一個小廚房,還有冰箱,儲物柜……最重要的,這里還有電視,可以實時關注比賽。這個設計簡直無比人性化,以至于讓很多球迷對于紅人的主場觀賽體驗交口稱贊。

然而如此多別具匠心的設計也未能讓紅人恢復往日的輝煌,2003年之后,他們繼續(xù)在這里持續(xù)著低迷的表現(xiàn),不過最近兩個賽季他們的成績有所起色。不知道這么多念舊以及人性化的設計能否為球隊帶來一點點加成呢?
這么酷炫的球場你喜歡嘛?你還知道什么稀奇古怪的球場設計呢?快來評論區(qū)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