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藝術名家——孫國才


孫國才,江蘇鹽城人。字石鳴,號翰香居主人。七八年畢業(yè)于鹽城師院美木教育專業(yè)。


孫先生畫梅,有著高雅的追求,清新的畫風,波濤的起伏和變化。作畫時,構圖講究,下筆巧妙,畫面主次分明,濃淡得體,黑白兼用,干濕相成,達到“疏而不散,密而不堆”的程度,體現(xiàn)了氣韻生動的意境。先生不拘泥于前輩畫家的格調(diào)、技法,另辟蹊徑,刻意求新,盡量做到自己的畫,有創(chuàng)新,有變化,但變而不幻,新而不怪,筆墨所至,狀物傳神,獨具一格。那干枝的和諧,濃淡的適度,那表現(xiàn)出來的孤傲、清高意境,比較突出地體現(xiàn)出了他畫梅的特點。




展卷細品,孫先生筆下的花鳥,取象于平中見奇,淡中見雅,運用條幅與方形的構圖,使其韻味無窮??此淖鳟嫞軓娏业母杏X到用線的流暢、柔和、霸氣和俊美,時時透出一股靈氣。在花與鳥之間,點綴著或黃、或青、或深、或淡的枝葉,在靜與動之間,呈現(xiàn)出一片平靜祥和的氣氛。他筆下的花鳥可謂是形神兼?zhèn)?,栩栩如生,構思巧妙?/p>
孫先生畫荷,除了筆法精湛之外,亦有文化內(nèi)核泊入畫題的格局,通過水墨調(diào)和,寫意虛寫相應,把荷寓禪風的文化品位養(yǎng)育在畫里,大墨渲染荷葉之生機,很有沖擊力,是師造化的表現(xiàn),也是中得心源的塑造。如果沒有善于調(diào)和水墨的真功夫,這滿池荷葉絕對無法做到蒼潤和諧,層次分明。稍有功力不成,必是一塌糊涂。


孫先生筆下的雞,潑墨大氣磅礴,筆法雄健、氣度非凡,下筆如雷霆萬鈞,寫意大氣如“風”,畫面時而濃墨重彩,心到筆到;時而蜻蜓點水,筆斷意連。在畫面的構思上疏密得當,大開大合中盡顯雞的風采,在錯落有致的意境中彰顯雞的至尊角色。鮮活的雞,鮮活的畫,帶給人們是鮮活的感受和極強的視角沖擊力。先生筆下的花鳥處處充滿生機,是大自然在畫中的再現(xiàn),眾多作品,無不充滿著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動,使各種生命和諧共存,意趣盎然。




孫先生的作品構圖簡約隨意,遷想妙得,不拘形式;人物造型雅致、形象生動、刻畫入微,具有鮮明的個性和藝術特征;用筆率性、筆法精練、松柔秀拙、變化幽微,墨韻潤澤;畫面色彩斑斕、設色明麗,格調(diào)高雅,靈動而富有生活情趣。他睥睨陳法,不斷求索、勇于創(chuàng)新,緊隨時代潮流,與時俱進,豐富藝術創(chuàng)作的同時,也豐沛了人生。




孫先生所作花鳥畫,皆從心師造化而出,傾注著他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畫出了大自然的靈秀、生動、淡雅、質(zhì)樸,使這些自然界中的尤物,皆有鮮活的生命,輕松、瀟灑、放逸、自然,卻無煙塵俗氣,頗得“天工巧造,素以為絢”之致。這不僅在于先生有一顆熱愛祖國山河大自然的赤子之心,更在于他造型功力的精深,工意兼具而又富于書卷逸氣,境界高華。幀幀佳作,實乃心師造化之功,格逸境空,題跋雋永,渾化純潔,了無縱橫筆墨斧鑿之痕,不僅山川如畫,而且四季分明,花鳥繁盛,春蘭夏荷、秋菊冬梅,還有修竹垂柳、蒼松金桂,把大自然的四季山水裝點得無比秀麗;湖畔的花間林下,蝴蝶翩翩,蜻蜓裊裊;泉溪桑間陌上,黃鸝聲聲,白鶴悠悠,美不勝收……
這說明他的創(chuàng)作之情已達到自然放逸之境也!
孫國才先生在墨色上,藤枝巧用枯墨,藤葉虛實相生,五色墨韻,濃淡干濕焦層層相映,次第開合,飛儀多姿。而作為畫面的重要部分,其藤蘿花朵的設色,則是用深淺不一的紫色寫間祥瑞氣象,,各以鈦白,層層暈染出紫蘿花瓣,白筆蘸紫韻,筆鋒裹白粉,持筆呈側鋒,左右翻花瓣,花叢由上至下,顏色可謂逐漸變深,宛如二八佳人,分花約柳。細細品賞,可謂是墨韻酣暢,用筆細膩,線條流暢,功底深厚,全然是一幅可裝飾,可收藏,耐品味,耐欣賞的丹青妙作。
藝術家的價值就在于堅持,堅持自己的體驗,堅持自己的個性,堅持自己的理想,堅持自己的創(chuàng)造。在潮流洶洶藝術多元的今天,孫國才先生這種堅持更具特殊重要的意義。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孫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