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陰之變 】① 鼎湖當日棄人間

這個人物關系呢,要跟大家梳理下。
于忠,他的堂妹抑或堂姐是宣武帝元恪的第一任皇后。于皇后死得蹊蹺,更蹊蹺的是她死后不久,兒子元昌也死了。高英成了皇后。
高英,宣武帝元恪第二任皇后,也是元恪的表妹。元恪生母高照容,生了元恪和元懷。元恪對跟自己一母同胎的兄弟元懷,并無兄弟之情。
至于王顯,他是太子詹事,身為東宮屬官,卻站中宮立場,這是極為犯忌之事。他也是這場宮變中第一個被殺的。
高肇,高照容的兄弟。高氏一家本為高麗人氏,公元471年獻文帝禪位給兒子孝文帝,高麗也發(fā)生了嚴重內(nèi)亂,高氏一家逃入魏國。
高麗這個地怎么說呢,算是東亞歷史上的飛地。漢武帝時期,在東北設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后撤真番、臨屯,只留樂浪、玄菟。
這個時候半島上有三股力量在絞力,高麗、百濟、新羅。新羅起勢最晚,公元6世紀才立國。高麗和百濟是老玩家了,也是老對手。公元313年高麗奪得樂浪,彼時西晉王朝瓦解在即,無瑕他顧。高麗在奪取樂浪之后,進吞大同江流域。
大同江是百濟的根本之地,這下玩犢子了。高麗之所以強,因為出了個強人,高談德。他在韓國很受推崇,廣開土大王嘛。能力也確實不一般,為高麗奪得了東北亞霸權。
高談德比劉裕晚生11年,他死的時候,拓跋燾4歲。
這個卡點簡直微妙。
高談德死后,其子高璉繼位。這人除了壽命長,似乎沒有別的特長,但是揉捏北燕馮家,那還是沒問題的。
馮太后的祖父馮弘,殺侄奪位,位置很不穩(wěn),只能求助于老東家慕容氏。為了得到慕容氏支持,休了元配樂浪王氏。
王氏所生之子,因此失掉繼承權。廢太子和他兩個弟弟,帶著版圖叛逃到北魏。北魏按例給官,馮太后的父親馮朗,被派到陜西做刺史。
叛逃這事看來挺上癮的,不僅馮太后的叔父又叛,叛入柔然,馮朗因此獲罪。兒子讓保母帶著跑了,女兒不管。馮太后以罪臣之女沒入掖庭,她有個姑姑是拓跋燾的昭儀。馮昭儀提攜侄女,送上馬扶一程,馮太后并不遭罪。
我看到有評論義憤膺,說北魏滅北燕,逼迫馮太后小小年紀,為奴為婢。啥子喲!北燕若在,必然先治她家叛國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