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音樂的2021年:抖癮神曲元年和裁縫時代

決定寫這篇盤點的原因是源于最近看到了騰訊出了《華語數(shù)字音樂年度白皮書(YEAR-END REPORT CHINA 2021)》,活生生的數(shù)據(jù)一片熱鬧的背后,是華語樂壇萎靡不振的側面證明。
文章分兩個主旨:盤點去年的熱歌以及部分總結頒獎,夾帶私貨講下為什么華語樂壇藥丸
先給結論:流量的錯誤導向,現(xiàn)在中國的聽眾不大關心新歌

報告的長篇大論,洋洋灑灑接近100頁,我來提取重點——
2021年的新歌發(fā)布量居然一年里驚人的達到了114.5萬首

從19年到21年,發(fā)歌量可謂是井噴式的增長
背后的真相是:發(fā)行歌曲的門檻降低了,誰都可以發(fā)歌,歌手、作曲、作詞等門檻降低,質量開始參差不齊,導致歌曲的增發(fā)量暴漲;而除了明星,大多數(shù)新歌默默無人聞
而短視頻平臺主要是抖音,幫助歌曲(的片段)魔障式傳播,是一夜爆火的最佳道路
新一代的網(wǎng)絡歌手,仿佛找到了好出路
抖音的大流量,挾持了各大榜單
那我們來盤點下,2021年最熱單曲,設置年度最佳歌手、年度最佳歌曲、各垂類最佳歌曲、
如果兼顧質量和熱度,全年※最佳十大勁歌金曲應該是:
《這世界那么多人》莫文蔚? 評委評分:8.05
《孤勇者》陳奕迅??評委評分:7.60
《裹著心的光》林俊杰??評委評分:6.89
《不期而遇的夏天》陳奕迅??評委評分:7.40
《光亮》周深??評委評分:6.81
《變廢為寶》薛之謙??評委評分:7.05
《迷》蔡徐坤??評委評分:6.55
《超能力》G.E.M.鄧紫棋??評委評分:6.98
《平行世界》G.E.M.鄧紫棋??評委評分:6.94
《在夜里跳舞》單依純??評委評分:7.11
Ps:評委評分來自浪潮音樂榜,由200多位音樂人組成的評委團
是不是只有部分聽過,甚至有很多人都覺得不熟悉,那么再應證了那句話:現(xiàn)在中國的大眾不大關心新歌
這還是比較公正的來頒,陳奕迅兩首,鄧紫棋兩首,說明新生代真的后繼乏力,出現(xiàn)大熱單集中在部分歌手身上
如果完全按熱度來頒,由你音樂榜就是非常專業(yè)的按各維度的數(shù)據(jù)而聚合的評價體系,那么就會呈現(xiàn)出一個※年度“抖音熱曲榜”:
《白月光與朱砂痣》大籽? 熱度:97.95
《尾號6208》嚴浩翔? 熱度:97.80
《星辰大海》黃霄云? 熱度:97.75
《迷》蔡徐坤? 熱度:97.54
《流星也為你落下來了》王源? 熱度:97.26
《大風吹》王赫野? 熱度:97.18
《我喜歡你》時代少年團? 熱度:97.15
《清空》王忻辰/蘇星婕? 熱度:97.04
《孤勇者》陳奕迅? 熱度:96.70
《Baby l Know》劉雨昕? 熱度:96.66
看下來,第1、2、3、6、8、9首,靠抖音火的;第4、5、7、10,流量明星
雖然TME(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為陣營)和網(wǎng)易云音樂看起來,在蝦米音樂退出之后,兩方壟斷了目前國內的音樂收聽市場,但是流行的趨勢卻是被短視頻平臺主導,非常被動;能做的無非扶持一下原創(chuàng)音樂人,利用和流量明星的合作賺點粉絲的錢~
不過最讓人對華語熱新歌失望的是,那些抖音神曲,大部分都是“裁縫”出來的產品,見視頻:

這或許就是抖音熱曲被diss的原因吧
去年有哪些叫好又叫座的專輯嗎?就是有熱度又有質量
白皮書給出了以下16張

作為一個新歌音樂發(fā)燒友,每年的聽歌量是很龐大的,上面的全部專輯我都有聽過,說下其中比較驚艷的新專輯,我們可能會對TFBoys、王源有流量小生的固化印象,但《夏野了》這張專輯是有品質滴,王源有用心在做原創(chuàng)音樂人,值得嘉許,而專輯的大部分作曲和編曲有之前出過新聞的陳令韜幫忙一起制作,保證了質量

開始單項獎的頒布,以下的依據(jù)都出自騰訊音樂白皮書的數(shù)據(jù)和熱度——
※年度最佳專輯

夏野了——王源
年度熱度第一的專輯
※年度最佳歌手

依據(jù)是下圖,在2021年的熱歌曲目幾乎是斷層領先的,2021年周深可以說是內地最當紅的代言炸子雞,全年大概出了50多首歌,首首熱門,在影視劇OST、游戲代言曲、動漫主題曲、品牌代言等等全面開花,你要問內地現(xiàn)在流量最大的是哪個流量小生嗎?不是,歌曲流量最大最穩(wěn)的就是周深,所以金主們、電影電視劇主題曲非常喜歡找他唱

※年度最佳歌曲

孤勇者——陳奕迅
兼具熱度和品質的單曲,雖然他是年底發(fā)布的新歌,但一出便全面爆發(fā),并且熱度延續(xù)至今也常聽見
一些細類的盤點,都是依據(jù)白皮書給出的數(shù)據(jù)推出——
※年度傳唱度網(wǎng)絡單曲:白月光與朱砂痣 - 大籽
※年度MV:#0000FF - 蔡徐坤
※年度電臺新歌:星辰大海 - 黃霄云
※年度國風歌曲:朱雀 - 時代少年團
※年度說唱歌曲:Mood - 24kGoldn/iann dior/Lil Ghost小鬼
※年度搖滾歌曲:Dive Back In Time - 白鯊JAWS
※年度電子歌曲:Stars Align - R3HAB,蔡依林
※年度影視OST:懸崖之上 - 周深(電影《懸崖之上》)
※年度綜藝歌曲:大風吹 - 劉惜君/王赫野
※年度動漫原聲音樂:孤勇者 - 陳奕迅(《英雄聯(lián)盟:雙城之戰(zhàn)》)
※年度游戲歌曲:江湖緣起 - 周深(《劍網(wǎng)3緣起》)
※年度品牌合作歌曲:答案 - 王源(知乎)
歌手類
※年度唱作歌手:蔡徐坤
※年度團體:時代少年團
※年度新人:蘇星婕

品質類
※年度最佳歌曲

這世界那么多人——莫文蔚
評委分數(shù)最高、投票最多,論質量為年度第一的作品,電影《我要我們在一起》的主題曲,爛片出神曲,主題曲成為年度最佳,韓紅在2022年春晚演唱此曲
※年度最佳專輯

《HAVE A NICE DAY》——魏如菅

《月亮失眠了(ONCE UPON A MOON)》——袁婭維
專輯的最多歌曲上榜(音樂浪潮榜),說明專輯整體制作質量上佳
※最佳作曲人:錢雷
※最佳作詞人:葛大為
※最佳編曲人:李榮浩
還是有人在默默做著好歌,雖然不一定有熱度,不一定有很多人聽,但創(chuàng)作還是要堅持的,華語音樂才有希望,上面就是新時代最優(yōu)秀的幾位幕后功臣
以上都是扣扣音樂的2021年度大盤點,有人說那網(wǎng)易云音樂的熱門呢,會不會出現(xiàn)版權獨家而忽略了一些好歌的情況,那我們來看看網(wǎng)抑云的年度盤點,其實在去年底云官方也盤點過歌單的:
云官方給出的年度熱度歌曲TOP20

前10幾乎都是抖音熱度的大合集,結合兩邊平臺,幫大家找全了去年最熱門的抖癮神曲,最熱是艾辰的《錯位時空》
云官方認為的年度好歌TOP20

簡單說就是剝離了抖音火起來的歌,把主流流行歌手按熱度做的一個排行,我們看到莫文蔚的《這世界那么多人》和陳奕迅的《孤勇者》依舊名列前二
點評:當抖音的熱點開始影響內地流行音樂的榜單時,音樂平臺就已經(jīng)開始失去主動權,抖音動輒數(shù)億的播放量,掌握了大量流量,便有很大的權力給群眾洗腦,造成這首歌很hot的現(xiàn)象;久而久之,出現(xiàn)抖癮神曲的常見現(xiàn)象是:歌紅人不多,熱曲只聽過片段,聽起來很熟悉,歌名很陌生,或者歌手不認識。或許現(xiàn)在是最壞的時代,怪誰呢?抖音扣一分
以前的流行集中在精英的制作中,有了00年代的百家爭鳴;現(xiàn)在音樂的流行依托在算法上,那么會導致音樂品味的拉低,一批批網(wǎng)絡歌手的崛起,神曲的一夜爆紅,此等熟悉的場面是不是很熟悉?沒錯,很像在00年代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通過彩鈴和電視點播等方式爆紅的時期,網(wǎng)絡歌手代表著接地氣,也代表著曇花一現(xiàn)
流媒體時代,音樂的玩法發(fā)生很大變化,營銷方式發(fā)生很大變化,網(wǎng)絡歌手不是壞事物,是親近大眾的接地氣的,但當他們成為主流時,勢必代表精品制作受到?jīng)_擊,壞處有兩個:
①當制作門檻降低后,越來越多人入局,整體質量下降,內地的小作坊工作室看到通過短視頻有機可乘、有利可圖的音樂營銷方式后,會批量制作很多抄襲、裁縫、拼接式的二流作品流入市場,甚至熱播,爆火的現(xiàn)象會吸引更多人做這件對原創(chuàng)音樂不利的事情
②當現(xiàn)在的歌手們,在疫情的沖擊下,演唱會不能多做,收入受到很大影響;做專輯賣專輯這種傳統(tǒng)的模式,越來越難賺到錢后,2021年很明顯出專輯的人少了,改出單曲、出EP,用心在做一整張帶概念、帶理念的音樂成品的音樂人少了,那么華語音樂也只能慢慢退步
流量應該給誰,應該讓誰爆,在新的科技驅動下,仿佛有著新的規(guī)則,抖音仿佛給了一個錯誤的導向,但它本來初始起點沒有這個惡意,只是流量太大了,反過來影響了世界
雖然音樂平臺的新歌產出量很大,但大家總覺得新歌差點味道,還是聽回老歌、聽回周杰倫好了,剛好他是懷舊的一個代表,久而久之,形成一個現(xiàn)象,當下的中國大體的聽眾不追“新”,不太關心新專輯、新歌、新人,B站有人做華語新歌的盤點也得不到太多關心
多元化的時代來了,傳統(tǒng)的宣傳模式得不到多少關注,那就另辟蹊徑,比如電影、電視劇、綜藝、動漫、游戲、品牌事件、節(jié)日等等,旁敲側擊的音樂附帶價值越來越大,場景化越來越多
新歌的主要消費力還是在年輕人,雖然你在懷念青春懷念老歌,但總有人正年輕,可以接受新事物

總結:
于是乎,2021年——是華語音樂的抖癮神曲元年,也自此進入了“裁縫時代”
好歌哪個時代都有,這個時代的歌曲產出更多,但能被聽到的不多
表面是音樂人收入在騰訊的努力下,在慢慢變好,但一片欣欣向榮的表象背后,數(shù)據(jù)正血淋淋地證明華語音樂正一步步走向深淵
誰能救市,我們也不知道
或許,不要把形勢想得太過悲觀
聽歌,就是為了開心,本來就不那么嚴肅
或許每個時代,都有他的印記,個體無法決定潮流,但是科技革命,深深影響著音樂的發(fā)展和變化,音樂人只能擁抱大潮,聽眾用錢投票決定流行走向,聽眾喜歡的風格越來越分化,不同流派的音樂風格漸漸變成小眾群體的狂歡,更多的小眾流派將崛起,大一統(tǒng)的偶像時代即將過去
等裁縫時代過去,我們期待下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
聊2021年就到這里結束了,大家如果看到了感興趣的歌曲or專輯,可以去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