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蟲記·永德·大雪山·20181012 (2)


? ? 分布較廣的中型眼蝶,幼蟲以禾本科植物為食,并不特別地偏愛水稻。
????農(nóng)學(xué)資料一般將其列為害蟲,但它消耗的營養(yǎng)實際上不算特別多,至少比某些蛾類少。

? ? 行動敏捷的種類,不容易貼近拍照,翅形很獨特。
????幼蟲以有毒的大戟科植物為食,考慮到大戟科雜草在全國各地都不算難找,這個物種理論上適合(能識別大戟科植物的)普通人飼養(yǎng)。

? ? 有經(jīng)驗的蝴蝶愛好者可能一眼就能看出亞種,我這里就不討論種以下的區(qū)分了,拿捏不住。
????在當(dāng)?shù)仡H為常見的種類,幼蟲寄主是豬屎豆屬植物,成蟲會給豬屎豆傳粉,兩邊一合計,植物還真不一定吃虧。

? ? 稻弄蝶屬長相大都相近,好在蝶類比較熱門,好用的區(qū)分方法很早就被寫明了。
????本種后翅反面的白斑較為退化,一般只能看到兩三個。此外,本種的體型似乎比其他稻弄蝶更小一些。

? ? 這個也很容易與近似種混淆,最好有正面的照片,否則難以完全區(qū)分。我拍到了正面,但是有點糊,就不放上來了。
????本種也有不少亞種,在此不作討論。

? ? 本種此前僅在泰國有記錄。哈哈,又是中國新記錄,我好開心呀(無感情)。
????很難相信,這么大的蛾子,在中科院三番五次調(diào)查過的地方被忽略了。我認(rèn)為當(dāng)時可能確實沒有,全球變暖讓它的分布北移了。
????這玩意放在二十年前,高低要水一篇中文期刊。

? ? 平淡無奇的裳夜蛾,斑紋獨特,容易辨認(rèn)。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廣布,食性很雜,在一些地區(qū)是較為重要的谷物害蟲。
????有時會被誤認(rèn)為螟蛾,不過大多數(shù)植物保護(hù)人員都能正確地鑒定常見害蟲。

? ? 另一種特征明顯的裳夜蛾,幾乎不可能認(rèn)錯。
????幼蟲以葉下珠屬植物為食,這類植物一般來說都是對人沒有價值的雜草,國內(nèi)唯二的例外是余甘子(油柑)和西印度醋栗。

? ? 分布較為狹窄,但當(dāng)?shù)睾艹R姷奈锓N,白天藏在樹葉底下。
????雖然前翅斑紋簡潔而有特點,但美苔蛾族確實有些與其相似的物種,最好比較一下緣毛和翅形。
如有錯漏,歡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