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知否》才發(fā)現(xiàn)齊衡的包袱太沉重,沒郡主反對也不可能娶明蘭

近兩年,影視劇越來越多,但能讓大家看進去的好劇卻越來越少了。有人問,為什么現(xiàn)在的劇都沒有小時候看得有意思了?是我們的品位變了還是不懂欣賞了?
也許不是我們變了,是真正的好劇太少了,其中亮眼的作品就格外讓人期待,《知否》就是這兩年讓人眼前一亮的劇。
《知否》熱播的時候,我是每晚兩集追著看完的,初期最喜歡的人物是齊元若,也曾因為他的退縮而覺得他軟弱,兩年之后,重看知否,才發(fā)現(xiàn),赤子之心的齊元若身上那些命運的悲劇性,這個人物身上的脆弱與宿命感,太讓人心疼了。
齊衡的出場在劇中是獨具匠心,謙謙君子澤世明珠,他在一眾公子中容貌最為出眾,又因為不凡的家世,他成了眾人眼中星星般的存在,少年時代的小公爺享受了他的出身給予的一切好處。
齊國公家的獨子,又有一個旁人不及萬分的母親,少年時代自是被寄托了無數(shù)期望。在外人眼里,小公爺是風光無限的,可在齊衡的成長過程中,必然有諸多的身不由己,不過那時年紀尚小,母親教導的都是正事,也就這么過來了。
關于齊衡性格的形成,我想跟他的家庭和母親是分不開的。

齊衡的母親是郡主,她從來是驕傲的,下嫁齊國公,一個沒有實權只??彰募易?,內心一定有很多不甘。也許是命中注定的姻緣,齊衡的父親齊國公是個很平和的人,他事事以妻子為先,沒有什么事業(yè)心,如此是幸也是不幸,若是尋常女子,相夫教子,夫君又是這么珍視她,該是很幸福的。
可郡主要的不是這些,齊國公在朝中沒有實權,空有一個爵位,在那時的京都,人人對國公府不過是面子上的客氣,整個國公府實則是一個空架子,外人看著甚是輝煌,可內里就要傾倒了??ぶ骺吹搅诉@些頹勢,她好強的性子讓她不甘心做個富貴閑人,又因為從小在宮里長大,世事經(jīng)見得多了,心里就有了計較,她要用自己的努力讓國公府重現(xiàn)昔日的盛景,丈夫是沒有指望了,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
這個兒子本身是優(yōu)秀的,沒有辜負了她,讀書做人都是一等一的,就連容貌也是非凡,郡主心里驕傲,可還是不知足,她要齊衡給她更多。
齊衡的少年時代一定是在嚴苛的要求中度過的,國公府的獨子,卻從沒有被任性的寵愛過,父母告訴他的,都是他要背負的責任,家族的振興與母親的期望都只壓在他一個人肩上,少年懂事得很早。
因為懂事,他本性純良,讀書也很是用功,從來沒做過什么出格的事,直到長大,對自己青梅竹馬的六妹妹動了情。
喜歡明蘭,想娶他為妻,是齊衡想為自己做的唯一一件事,他不愿再做母親的傀儡,被她用愛束縛著,他想為自己愛的人搏一把。六妹妹那么好,她值得自己用一生守護。

在盛家讀書的日子,齊衡才初見了盛宅的內斗,才慢慢了解明蘭的處境,才明白自己的生活是多少人的羨慕,原來一個人怎么樣且不論,還要看她的出身,明蘭那么聰慧,還是要在盛家姐妹中受欺負。
這些才是真實的世界,前期的齊衡被保護得太好了,除了母親的苛刻,他想要的都有人主動尋了捧在他面前,他是驕傲的,從來就不知道別人活著的艱難。
他喜歡六妹妹,就滿心里要和她在一起,起先他覺得自己一定會兌現(xiàn)承諾,可他沒有想到明蘭在其中要承受多少壓力。
一個小小京官家的庶女,還是沒有了母親的,就妄想著要攀高枝,他們兩個怎么看都是不般配的。就算沒有郡主的橫加阻攔,他與明蘭也不能結成夫妻,這世上的事,能如人愿的太少了。
在他抗爭的時候,他還沒有見過這世界的真實面目,他以為只要自己不屈服就一定能有個結果,可惜這天真很快就被打破了。
齊衡的成長過程里,他和他身后的家族都是站在權勢頂端的,哪怕只是表面上。當朝廷風云迭起,政治斗爭不斷時,嘉城縣主一家站在了權力頂端,齊衡和他的母親只能為此屈服。

生在鐘鳴鼎食之家,享受了這些好處,就要承擔起責任,這是他們這些貴族逃不開的宿命,越是高高在上的人,也越是不得自由,因為他要顧慮的太多了,他的家族、母親的期盼、爵位的承襲與榮耀,齊國公府不能因為他齊衡跨了,所以最后他向命運妥協(xié)了。
齊衡答應要娶縣主,想明白了這世上的規(guī)則,終于認清了自己面臨的現(xiàn)實。他說:“外面的人看著,我們這些人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我們看著大內,也覺得官家威風八面,四海來朝,可我們都是凡塵之人,又不是神仙,官家心中有苦,像我們的這樣的人,心中也有苦。”
說完這段臺詞,畫面里,他朝著鏡頭走來,“其苦不堪說,其痛難言停,洛河三千星,不獨照月明?!?/p>
他忽然一笑,笑著笑著卻哭了。
朱一龍那一刻的演技,讓我覺得他就是齊元若,那個貴氣的不染纖塵的公子,那一笑一哭,少年元若就死了,往后,他就只是小公爺,再也不是明蘭的元若哥哥了。
宿命造成的悲劇不過如此,那些沉迷其中的人尚不覺得,試圖反抗的人一定要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齊衡曾經(jīng)天真地反抗過,可他的命運從來就不在自己手里,認清這事實,他就認命了。

在后續(xù)劇情中,齊衡有了成長,也收獲了自己的溫情,未免不是對喜歡他的人一種安慰。
世事浮沉,人身處其中皆身不由己,看這故事的人,也是一聲嘆息。
文|網(wǎng)友投稿
我是@深情解讀,勵志型全職媽,寫作四年,長期關注女性成長,手把手帶你實現(xiàn)寫作變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