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 | 抑制POLQ依賴cGAS-Sting信號發(fā)揮抗腫瘤作用

研究背景:?
胰腺導管腺癌(PDAC)是一種高度致命的惡性腫瘤,通常在晚期被診斷,對化療和電離輻射的反應最小。在過去的十年中,大規(guī)模的全基因組測序分析揭示了復雜的突變情況,90%以上的PDAC腫瘤擁有KRAS的致癌突變,50%-75%的患者發(fā)生TP53、SMAD4和CDKN2A的失活。然而,其他基因的突變發(fā)生頻率較低,并導致腫瘤內(nèi)和腫瘤間的顯著異質(zhì)性。毫不奇怪,采用非選擇性方法的治療策略可能效果有限。盡管有這樣的異質(zhì)性,PDAC患者中的一個亞群,構(gòu)成了高達25%的病例,擁有參與DNA損傷反應(DDR)的基因突變。這些突變大多發(fā)生在參與同源重組-修復(HR-修復)途徑的DDR基因中。在賦予HR缺陷(HRD)的突變中,在所有PDAC患者中的4%-7%觀察到種系BRCA1和BRCA2突變。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基因的突變頻率在高危人群中接近20%。此外,PDAC腫瘤患者的全基因組測序表明,另有7%沒有這些已知突變的患者具有HRD的特征。
科學問題:?
胰腺導管腺癌(PDAC)是一種高度致命的惡性腫瘤,對化療和電離輻射的反應很小。大規(guī)模全基因組測序分析揭示了復雜的突變譜系,超過90%的PDAC腫瘤攜帶KRAS的致癌突變,50%至75%的患者缺乏TP53、SMAD4和CDKN2A基因的功能。然而,其他基因的突變頻率較低,并導致顯著的腫瘤內(nèi)和腫瘤間異質(zhì)性。不足為奇的是,采用非選擇性方法的治療策略可能有效性有限。盡管存在這種異質(zhì)性,PDAC患者中一個亞群(約25%)攜帶與DNA損傷應答(DDR)相關的基因突變。其中,大多數(shù)突變發(fā)生在與同源重組修復(HR修復)途徑相關的DDR基因中。在HR缺陷(HRD)中,BRCA1和BRCA2的突變在所有PDAC患者中觀察到的頻率為4%-7%。值得注意的是,在高風險人群中,這些基因的突變頻率接近20%。此外,對PDAC患者腫瘤的全基因組測序研究表明,還有7%的患者沒有這些已知突變,但存在HRD的特征。
研究結(jié)果和結(jié)論:?
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HR缺陷的胰腺癌模型中,POLQ敲降與BRCA1、BRCA2以及ATM等HR基因突變合并使用時具有合成致死性。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POLQ抑制引起細胞質(zhì)DNA的積累,激活cGAS-STING信號通路,從而增強BRCA2缺乏的胰腺腫瘤內(nèi)T細胞的浸潤。同時,POLQ抑制對HR缺陷的PDAC細胞呈現(xiàn)出合成致死性,并與PARPi在HR缺陷PDAC細胞中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
綜上所述,POLQ在HR缺陷的胰腺癌中是一個有前景的治療靶點。研究結(jié)果為針對POLQ的抑制提供了合成致死性方法,可以阻止腫瘤生長,并與現(xiàn)有療法聯(lián)合使用。此外,研究還揭示了POLQ在調(diào)節(jié)腫瘤免疫環(huán)境中的新作用,通過激活cGAS-STING信號通路增強腫瘤內(nèi)T細胞的浸潤。這些發(fā)現(xiàn)為開發(fā)HR缺陷PDAC的新療法提供了依據(jù)。
▉結(jié)果:
1.同源重組缺陷(HR-deficient)以及遺傳不穩(wěn)定的PDAC腫瘤中POLQ表達增加
為了評估POLQ在PDAC中表達的臨床意義,以前的大規(guī)模研究表明,多達25%的人類PDAC腫瘤存在賦予HRD的突變。當對來自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數(shù)據(jù)集的158個切除的PDAC樣本進行分析時,HRD評分的升高與POLQ的高表達有關(圖1A)。Waddell等人利用基因組數(shù)據(jù)確定了PDAC的4個亞型,指出具有不穩(wěn)定基因組的腫瘤在DDR基因中藏有突變。當把這些基因組結(jié)構(gòu)組別應用于晚期PDAC綜合分子特征以改善治療選擇研究中的晚期患者隊列時,POLQ在具有不穩(wěn)定基因組結(jié)構(gòu)的腫瘤中表達最高(P=3.78e-07,圖1B)。
為了評估PDAC中POLQ表達的臨床意義,評估了與POLQ表達有關的PDAC患者的總生存率。利用TCGA隊列,產(chǎn)生了一個生存圖,比較了POLQ表達量排名前30%和后30%的樣本。POLQ表達水平升高與生存率下降明顯相關(P = 0.028,圖1C)。
在HR缺陷的PDAC中,POLQ的失活引起合成死亡并誘發(fā)DNA損傷。為了分析POLQ的抑制會阻止HR缺陷型PDAC的生長,采用了缺乏BRCA1、BRCA2或ATM的小鼠PDAC細胞系,并評估了POLQ存在和不存在時的細胞增殖和菌落形成。這些細胞系建立于表達致癌性LSL-KrasG12D/+; LSL-Trp53R172H/+; Pdx1-Cre (KPC)的基因工程PDAC小鼠模型的腫瘤,與攜帶Brca1、Brca2或Atm基因的條件性等位基因的小鼠雜交,產(chǎn)生KPC-Brca1/-, KPC-Brca2/-, KC-Atm-/-小鼠。由于Cre只在胰腺上皮系中表達,這種等位基因的組合導致HR和DDR基因在胰腺中被專門刪除。隨后形成的胰腺腫瘤與缺乏HR或DDR的人類PDAC相似。

細胞被對照shRNA或shRNA POLQ1或-2轉(zhuǎn)導,POLQ敲除明顯減少了KPC-Brca2-/-細胞的集落形成(圖2A),而在對照的KPC細胞中沒有影響,這證實了在Kras和Trp53突變的情況下,HR缺陷和POLQ失活之間有強烈的合成致死關系。與KPC-Brca2-/-細胞一樣,攜帶Brca1突變的KPC細胞在使用shPOLQ時也顯示出菌落形成的減少。重要的是,雖然有報道稱ATM突變的腫瘤對PARP抑制相對不敏感,但POLQ敲除也在Atm缺陷的KPC細胞中表現(xiàn)出明顯的效果。
由于細胞在HRD的情況下依賴POLQ介導的DNA修復,接下來分析了γH2AX病灶的形成,作為累積DNA損傷的生物標記。POLQ敲除增加了KPC-Brca2-/-細胞的γH2AX病灶,而KPC細胞的γH2AX病灶水平在shCtrl和shPOLQ之間沒有明顯差異(圖2,B和C)。對KPC和KPC-Brca2-/-腫瘤細胞進行了Rad51病灶形成試驗,無論是未經(jīng)處理的還是對10Gy電離輻射(IR)的反應。在沒有IR的情況下,KPC和KPC-Brca2-/-腫瘤之間沒有觀察到Rad51病灶形成的明顯差異,而shRNA介導的POLQ抑制導致KPC-Brca2-/-細胞的Rad51病灶形成有小幅但明顯的上升,但KPC細胞沒有。在KPC小鼠中觀察到Rad51病灶的形成有更大的增加,在shRNA介導的POLQ抑制下進一步增強。然而,在IR誘導的DNA損傷下,KPC-Brca2-/-細胞的Rad51病灶形成比KPC細胞低得多,這些細胞在shRNA介導的POLQ抑制下沒有明顯差異。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KPC-Brca2-/-細胞所表現(xiàn)出的體外生長減少,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DNA修復機制的錯誤。進一步測試了有無POLQ抑制的ATM缺陷的KC細胞系中Rad51病灶的形成,以檢查Rad51的活性是否只依賴于Brca2或其他DDR基因。IR明顯增加了KPC和KC-ATM-/-細胞中Rad51病灶的形成。抑制POLQ并不影響KC-Atm-/-細胞中Rad51病灶的形成,無論是否有IR處理,這表明Brca2對Rad51病灶的形成是必需的。此外,我們在KPC和KPC-Brca2-/-細胞中進行了復制蛋白A(RPA)病灶形成試驗。在未受輻射的KPC和KPC-Brca2-/-細胞中,RPA病灶的形成非常低,而且POLQ的抑制沒有影響。給予IR后,KPC細胞的RPA形成明顯增加,這不受Brca2缺失和POLQ敲除的影響。
為了評估POLQ敲除的這些觀察效果是否在人類模型中看到,將shPOLQ1和2轉(zhuǎn)染到具有各種DDR基因突變的人類PDAC衍生的細胞系。觀察到shPOLQ1和2在BRCA2S1982fs(BRCA2Mut)細胞系X337中的集落形成減少,而shPOLQ對WT BRCA2(BRCA2WT)細胞系NYU318沒有明顯影響(圖2D)。同樣,shPOLQ減少了NYU228(一種具有致病性ATMR3008H突變(ATMMut)的細胞系)的集落形成,但在ATM-WT(ATMWT)MIAPaCa-2細胞中卻沒有。還研究了γH2AX病灶作為人類PDAC細胞系累積DNA損傷的生物標記。POLQ敲除增加了X337-BRCA2Mut細胞的γH2AX灶,而NYU318-BRCA2WT細胞的γH2AX灶水平在shCtrl和shPOLQ之間沒有明顯差異(圖2,E和F)。

2.POLQ抑制劑的在HR缺陷的PDAC模型中的效果
在所有不同的基因敲除KPC系中進行ART558處理(圖3A),以檢查細胞活力對POLQ的藥理抑制的反應。ART558對KPC-Brca2-/-細胞最有效(IC50 9.6 μM),與KPC細胞(IC50 53.2 μM)相比,在KPC-Brca1-/-細胞(IC50 37 μM)和KC-Atm-/-細胞(IC50 30.6 μM)也有明顯效果。與NYU318-BRCA2WT細胞相比,ART558還明顯改變了X337-BRCA2Mut、NYU341-BRCA2Mut、X114-BRCA2Mut和Capan1-BRCA2Mut人PDAC細胞的劑量反應曲線(圖3B)。值得注意的是,與小鼠Brca2缺陷的PDAC細胞系相比,人的細胞死亡的IC50值更高。與NYU521-BRCA2WT PDAC器官相比,在人NYU341-BRCA2Mut和NYU358-BRCA2Mut PDAC器官中觀察到類似的ART558的細胞存活率下降(圖3,C和D)。為了進一步驗證ART588是否會影響ATM缺陷環(huán)境下的細胞活力,利用MiaPaCa2 PDAC細胞以及其同源的對應細胞進行了ATM基因的敲除工程。與ATMWT MiaPaCa2細胞相比,在ATM-/-MiaPaCa2-ATM細胞中,ART558處理的細胞活力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下降。
測試了抗生素novobiocin,它在一個篩選中被確定為特異性POLQi。與KPC細胞相比,NVB在KPC-Brca2-/-和KPC-Brca1-/-細胞中表現(xiàn)出適度但明顯的生存能力下降(圖3E)。低通量的人類PDAC細胞系X337-BRCA2Mut、NYU341-BRCA2Mut和X114-BRCA2Mut對NVB的劑量反應曲線沒有明顯差異,但NYU318-BRCA2WT細胞有差異(圖3F)。同時,我們驗證了Capan1-BRCA2Mut,一個以前被報道對NVB有反應的PDAC細胞系,與BRCA WT對照組相比,對NVB的細胞存活率下降。

3.靶向POLQ抑制BRCA突變腫瘤生長
為了研究POLQ的穩(wěn)定敲除是否會抑制HR缺陷的胰腺腫瘤在體內(nèi)的生長,我們將KPC和KPC-Brca2-/-細胞的POLQ敲除后植入到同基因C57BL/6J小鼠的胰腺中。植入28天后,KPC-Brca2-/- shPOLQ腫瘤的生長速度明顯減慢,與KPC-Brca2-/- shCtrl組相比小得多(腫瘤體積213±19 mm3對633±38 mm3,P<0.001),而POLQ敲除并不影響KPC腫瘤的大?。▓D2,G-I)。KPC-Brca2-/-突變體腫瘤中的POLQ敲除導致增殖減少,如Ki67表達所衡量,并增加凋亡,如Caspase 3 [CC3]表達所衡量。總的來說,這些數(shù)據(jù)支持POLQ在體內(nèi)HR缺陷的PDAC細胞中的合成致死功能。

3.靶向抑制POLQ激活cGAS-Sting信號通路
微核(MN)是在基因組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產(chǎn)生的,當未修復的DNA片段從細胞核轉(zhuǎn)移到細胞質(zhì),激活了cGAS-STING途徑。已經(jīng)觀察到POLQ的抑制增加了用DNA破壞劑處理的細胞或具有DDR缺陷的突變(如FANCD2和BRCA1)的微核的形成。因此,通過微核計數(shù)和cGAS染色評估來研究POLQ敲除如何影響體外PDAC模型中微核的形成,因為cGAS會在微核中積累。發(fā)現(xiàn),與KPC Ctrl細胞相比,KPC-Brca2-/- shCtrl細胞的微核形成的基礎水平有小幅但統(tǒng)計學意義的增加(圖4,A和B),其中微核的主要部分表達cGAS。敲除POLQ導致KPC-Brca2-/-細胞中表達cGAS的微核數(shù)量進一步增加,這一發(fā)現(xiàn)在WT KPC細胞中沒有觀察到(圖4,A和B)。在KPC-Brca1-/-和KC-Atm-/-細胞中也觀察到類似的效果。由于已知cGAS參與了STING途徑的激活,通過研究STING的下游效應物來評估POLQ在STING信號傳導中的作用。TBK1在STING激活時被磷酸化,并導致轉(zhuǎn)錄因子干擾素調(diào)節(jié)因子3(IRF3)的后續(xù)磷酸化,從而誘發(fā)I型干擾素反應。免疫熒光分析顯示,在KPC-Brca2-/-細胞中,POLQ敲除后p-TBK1水平升高,但在KPC細胞中沒有(圖4,C和D)。用ART558對POLQ的藥理抑制反映了POLQ敲除在這些細胞系中微核形成和p-TBK水平的結(jié)果。與KPC-Brca2-/-細胞一樣,人類PDAC X337-BRCA2Mut shCtrl細胞的微核和cGAS表達水平都明顯高于NYU318-BRCA2WT shCtrl細胞(圖4,E和F)。POLQ敲除進一步提高了X337-BRCA2Mut細胞中cGAS+微核的形成,而在NUY318 shPOLQ細胞中沒有觀察到這種影響。在cGAS-STING激活的下游,p-TBK1的表達隨著shPOLQ在X337-BRCA2Mut細胞中增加,但在NYU318-BRCA2WT細胞中沒有增加(圖4G)。在POLQ抑制的情況下,在KPC-Brca2-/-細胞上加入OLA,可明顯提高cGAS+MN+細胞和p-TBK+細胞的比例。

4.靶向抑制POLQ選擇性激活細胞中炎癥因子表達
cGAS-STING途徑在調(diào)節(jié)免疫系統(tǒng)中的作用已經(jīng)引起了極大的興趣。癌細胞細胞質(zhì)中異常DNA的積累可以導致STING的激活,從而誘導I型干擾素的表達,而I型干擾素在先天和適應性免疫細胞的激活中起著關鍵作用。最近,已經(jīng)證明PDAC中STING的激活刺激了體內(nèi)炎癥性趨化因子和細胞因子的表達,并導致活化的、具有細胞毒性的CD8+T細胞數(shù)量增加,以及TAMs從M2表型到M1表型的重新編程。因此,評估了POLQ的抑制,及其對cGAS-STING信號的影響,如何影響腫瘤免疫反應。首先,進行了體外細胞因子陣列,以確定以前被證明是由STING激活上調(diào)的細胞因子的表達。雖然shPOLQ沒有改變KPC細胞中IFNγ、CXCL10、CCL5和CXCL9的水平,但與shCtrl相比,表達shPOLQ的KPC-Brca2-/-細胞中這些細胞因子/化合因子明顯升高。同樣,X337-BRCA2Mut細胞在shPOLQ的作用下,IFNγ、CXCL10、CCL5和CXCL9的表達明顯升高,而shPOLQ對NYU318-BRCA2WT細胞的細胞因子水平影響很小。此外,證明在KPC-Brca2-/-細胞中,對POLQ敲除和PARPi ola的反應是IFNγ和CXCL10的上調(diào),并且POLQ敲除和PARP抑制的效果是相加的。
在BRCA2缺陷的PDAC中,POLQ抑制改變了免疫格局,增加了活化的CD8+T細胞的浸潤。利用KPC和KPC-Brca2-/ shCtrl和shPOLQ細胞的體內(nèi)正位模型,研究了這些發(fā)現(xiàn)如何轉(zhuǎn)化為POLQ在適應性免疫反應中的作用,特別是考慮到STING的激活以前被證明會影響免疫細胞的浸潤。腫瘤生長4周后收獲,通過流式細胞儀和IHC染色進行免疫分析。Brca2缺陷的腫瘤在POLQ的抑制下,CD4+和CD8+T細胞的涌入明顯增多,而shPOLQ對WT Brca2腫瘤的瘤內(nèi)CD4+和CD8+T細胞群沒有明顯影響(圖5,A-D)。為了評估腫瘤微環(huán)境中浸潤的CD8+T細胞的激活狀態(tài),對腫瘤切片進行了CD8和顆粒酶B的聯(lián)合免疫熒光分析,后者是指示激活的CD8+T細胞的標記物。如圖5,E-G所示,CD8+T細胞和CD8+顆粒酶B+T細胞的百分比隨著POLQ敲除而增加,表明在這種情況下腫瘤微環(huán)境中T細胞效應功能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除了T細胞種群的變化,KPC-Brca2-/-shPOLQ腫瘤中的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s)比shCtrl腫瘤少(圖5H)。進一步分析,shPOLQ的TAMs的減少是由于免疫抑制性TAMs的明顯減少,而不是具有免疫激活表型的TAMs的差異(圖5,I和J)。

5.POLQ抑制依賴STING激活誘導抗腫瘤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