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管理視角看勞動教育

從教育管理視角看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的概念要明晰,此處講的是狹義上的勞動背景
勞動=生存
1978年改革開始勞動教育沉寂
2018年才可是重新熱鬧(2018年9月10日)新聞通稿中強調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十一月,北師大 20人的小型研討會,教育法如何修訂
為什么呢?
越來越多的人擺脫了一線的 體力的 勞動
主流價值觀 圈粉 社會風氣
誠實勞動
意志力頑強
消滅三大差別:城鄉(xiāng)差別(區(qū)域) 工農(nóng)差別 (職業(yè))腦體差別
一 教育方針的特征及其理論依據(jù)探討
(一)教育方針的基本特征
1 教育方針具有一定的歷史性
不是永恒不變的,隨著國情變化而變化2 教育方針具有很強的政治性
3 教育方針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現(xiàn)象
(二)“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含義
典型誤解:面面俱到;數(shù)量概念;完人
其實:相對概念,發(fā)展狀態(tài),身心自由和諧,歷史+現(xiàn)實,永恒的價值追求
二 “教育方針(宗旨)”典型觀點簡介
(一)王國維論“完全之人物”
完全之人物,即人之能力無不發(fā)達且調和者
體育+心育(智育 美育 德育)
智育 知
美育 情
德育 意
(二)蔡元培論“健全之人格”(宗旨)
五育并舉(軍國民教育 實利主義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 美感教育 世界觀教育)
美感教育是實體界(由康德的哲學觀點而來)
軍國民教育 實利主義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 是現(xiàn)象界教育(世俗)
現(xiàn)象界:事物對我們的一種【顯現(xiàn)】
知識分為:現(xiàn)象界和自在之物
(三)毛主席論“我們的教育方針”
(四)教育法表述“教育方針”
(五)習總書記論“教育方針”
三 對“勞動教育”問題的基本理解
(一)馬克思主義的“勞動觀”

全面發(fā)展的唯一途徑中“勞動”
科學化 升華的 分工的限制 片面發(fā)展
腦力&體力 二元對立性
(二)“勞動教育”的基本內涵
1 誤區(qū)

2 基本內涵

四 對我國教育方針的法律表述建議
(一)教育方針表述的合理性探討
內在邏輯
學理上 邏輯上
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
(二)新時代強調勞動教育的重大意義
概括性
現(xiàn)實針對性
劃時代意義
(三)審慎修改教育方針的法律表述
價值 內容 實施機制 育人功能
權威性 穩(wěn)定性
廣泛征求意見&表述更加完美+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