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旅行日記,2023-8-15,周年慶
其實在我的心目中,8月10號是滿一年,但從15號開始寫的日記,所以,也算是到今天正好寫滿一年。
為了一點儀式感,剛才去超市稍微奢侈了一把——買了個小點心。
簡單梳理下過去一年的幾個關鍵節(jié)點:
8月10日,丟了在昆山的工作
8月15日,開始寫間隔年日記
8月16日,飛西寧繼續(xù)我的暑期游學的后兩站
8月23日,飛大連,我的暑期游學最后一站
9月1日,回到上海
9月初,接了3個在旁邊園區(qū)做帽子的小女孩的希伯來語課,應該是丟工作之后第一筆收入,可惜她們只上了一個月課就沒繼續(xù)
9月中或下旬,接了UCL的兩個學生的課外輔導,拉丁語和希伯來語
10月初,被“密接”,隔離,老毛病結石犯了,無法送醫(yī),拒收,人生至暗時刻
12月,陽了個陽,恢復后去了趟深圳
1月,UCL的一個學生找我學現代希伯來語,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開始了
1月,因為疫情后放開,我的西班牙史這門課學生請了長假,于是就沒了下文,很可惜
1月-2月,寒假期間打卡了幾個城市:貴陽、昆明、南寧
4月,前往北京,考察學校,基本明確了暑假后去向,然后順道走了走天津、石家莊、杭州
5月,辦護照
6月-8月,去了四個國家:泰國、尼泊爾、阿聯酋、老撾,走了四個國內省份:云南、西藏、甘肅、新疆
掛一漏萬,但我覺得也能夠看出這一年來的豐富。比方再貼個東西過來,就是去年8月開啟間隔年后去過的國內外城市(多次去過的只算一次,至少要住一晚,僅僅坐車路過不算)。
國內:
西寧、大連、無錫、杭州、深圳
北京、天津、貴陽,昆明,南寧
金華、義烏、橫店、蘇州、石家莊
楚雄、香格里拉、昌都、林芝、拉薩
日喀則、蘭州、楚雄、張掖、哈密
烏魯木齊
共26個
國外:
泰國:曼谷,芭提雅
尼泊爾:加德滿都,博卡拉,藍毗尼
阿聯酋:迪拜,阿布扎比
老撾:萬象,瑯勃拉邦
共9個
國內外加一起:35個
我不覺得我的轉型年第二年能夠再走35個城市,盡管可能外國還能去個三個到四個。如果個人財務上還許可,我希望能夠去到下面3個城市:銀川、哈爾濱、南昌。為什么非得是這3個?因為把它們去過了,我也算解鎖一個小成就:我走過了全國所有的省會或自治區(qū)首府(特區(qū)及寶島除外)。
比起去年這時候還沒有金主爸爸的局面,經過這一年,今年現在我已經有了些客戶,這已經是在越來越好了。一個大遺憾是北京那個項目撤項了,我也就不打算短期內去北京,除非我能夠確認在北京能夠有足夠的項目可以做,有兜底的一堆客戶。
而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對我來說,這一年,好好認識下上海。不只是那些都爛了大街的地方,而是如@G僧東所說的,身為上海人可能都沒怎么去過的地方。
今天是先去了趟曹家渡圣彌額爾堂,然后是二探程十發(fā)美術館,而明天就該是現代藝術館或許還有個四行倉庫廣場(買票進去就算了)。
一周年記念,希望今年比去年做得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