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文臺發(fā)現三星系統(tǒng)中剛形成的大質量相接雙星
近期,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雙星與變星研究團組博士研究生李福興和導師錢聲幫研究員等在大質量相接雙星研究方面獲新進展。該工作發(fā)現半人馬座V606是一顆通過Case A物質轉移剛剛形成的大質量相接雙星,并首次發(fā)現該雙星存在一個較大質量的伴星天體。該研究成果于1月10日在國際天文學期刊《天體物理學雜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在線發(fā)表。?
大質量相接雙星是由兩顆OB型子星組成的雙星系統(tǒng),且擁有共同的輻射包層,它們的形成和演化目前尚不清楚。半人馬座V606的兩顆子星光譜型均為B型,軌道周期接近1.5天,地面望遠鏡較難獲取完整光變曲線。TESS空間巡天望遠鏡,對同一個區(qū)域長達27天左右的不間斷觀測,使得我們有機會獲得連續(xù)且完整的光變曲線,從而對這顆大質量雙星進行測光研究。研究人員利用阿根廷60厘米光學望遠鏡對該雙星進行了多次測光觀測,并結合DASCH、ASAS、GDS等約120年的觀測資料,首次對目標星的軌道周期變化進行了分析研究。(見圖1)。?
結合光變曲線和軌道周期變化的分析結果,表明此雙星系統(tǒng)處于剛剛相接的幾何結構(見圖2),并且其軌道周期存在長期減小,預示著兩子星之間存在著從大質量子星向小質量子星的物質轉移,這與前人期望的物質轉移演化方向相反,說明其相接狀態(tài)是通過快速物質轉移形成的?,F有的大質量相接雙星演化狀態(tài)主要處于慢速的物質轉移階段,文章中對這些大質量相接雙星的演化狀態(tài)進行了展示,半人馬座V606是目前發(fā)現的唯一一個處于快速物質轉移階段剛剛形成的大質量相接雙星,處于一個比較特殊的演化階段。軌道周期的周期性變化揭示了一個較大質量的第三天體存在,是對大質量雙星演化中擁有高比例第三天體系統(tǒng)的一個補充,且目前不能排除第三天體是致密天體的可能,有助于探討第三天體對大質量相接雙星形成的影響。?
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青年項目以及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面上項目的資助。?
論文鏈接

圖1 半人馬座V606的O-C圖。最上面圖中,數據點表現出開口向下的拋物線變化趨勢,表明半人馬座V606周期正在線性減小。中間圖為偏心的周期性變化,底部圖為O-C殘差。

圖2 半人馬座V606處于0.25位相的幾何結構圖,相接度為小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