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物聯網設備的N種Wi-Fi配網方式

物聯網時代,各種各樣的智能物聯網設備正走進我們我們的生活,智能門鎖、攝像頭、貓眼門鈴、掃地機、智能音箱、空氣凈化器、體脂秤等等。

這些物聯網設備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可以聯網,通過配套的手機APP,可以實現對設備的監(jiān)控和操作。
比如家用的無線監(jiān)控攝像頭,通過對應的手機APP可以實現視頻的實時查看,以及反過來對攝像頭的角度旋轉控制。當然,要想使用這些功能,首先需要將買來的攝像頭進行聯網,也就是連接到自家的Wi-Fi路由器中,通過路由器連接互聯網(細化的是指該設備對應的物聯網云服務器,或稱云平臺)。

那這些物聯網設備,具體是通過怎樣的方式連接到Wi-Fi路由器上的呢?
2 Wi-Fi基礎知識
2.1 STA模式與AP模式
首先介紹Wi-Fi的兩種工作模式:STA模式與AP模式。
STA模式:Station,即Wi-FI工作在無線終端模式,通過連接AP熱點連接到網絡
AP模式:Access Point,即Wi-Fi工作在熱點模式,其它設備可以連接到此節(jié)點(AP熱點)
怎么理解這兩種模式呢,如下圖左,家里的Wi-Fi路由器,它的Wi-Fi就工作在AP模式,它就是一個無線熱點,其它的設備,如無線攝像頭,以及家里的電視、空調都要連接到這個路由器中,這些 “其它設備” ,連接路由器靠的也是自己的Wi-Fi,但這些聯網設備的Wi-Fi通常工作于STA模式,也就是作為一個無線終端。

不過,這些 “其它設備” 不是始終工作在STA模式的,比如無線攝像頭,在剛買回來進行Wi-Fi配網時,它的Wi-Fi就會先工作于AP模式,即這個攝像頭是一個無線熱點,如下圖,我們的手機可以連接到這個熱點,可以給它發(fā)送家里的路由器的Wi-Fi名稱與密碼,這樣攝像頭就能實現聯網了,即實現了設備的Wi-Fi配網。當然,這只是其中一種配網方式,還有許多其它方式可以實現物聯網設備的Wi-Fi配網。

2.2 專業(yè)名詞介紹
在正式介紹各種Wi-Fi配網方式之前,還需要了解一些其它名稱,下面先列舉一些本篇需要用到的名詞:
Wi-Fi路由器:即家庭中常用的Wi-Fi路由器,家中的設備可共同連接到此節(jié)點形成局域網
SSID:Wi-Fi名稱,其本意是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務集標識
password:Wi-Fi密碼
物聯網設備:可以連接網絡的智能設備,如智能音箱,智能插座,網絡攝像頭等
待配網設備:物聯網設備剛開箱或恢復了出廠設置,需要配網
已配網設備:已經連接Wi-FI的物聯網設備
手機APP:即智能手機,通過安裝物聯網設備對應的APP軟件,來更方便地使用設備
物聯網平臺:用于管理物聯網設備的云端服務器
Wi-Fi模塊:物聯網設備上的Wi-Fi電子模塊,用于連接互聯網
3 物聯網設備Wi-Fi配網方案
目前,有多種多樣的配網方案,下面以無線網絡攝像頭這個物聯網設備為例,講解各種配網方式的基本工作原理。
3.1 設備熱點配網
設備熱點配網(dev-ap-config),是一種比較常用的配網方式,該方式在配網時,先讓待配網的設備處于AP模式,讓手機連接到此設備上,然后通過手機將配網設備發(fā)送給設備,然后設備就可以切換到STA模式,連接Wi-Fi路由器了。其具體的配網過程如下:
待配網設備端的Wi-Fi模塊首先工作在AP配網模式(如按下設備的配網鍵,設備進入配網模式),開啟一個約定名稱的AP熱點。
手機APP端掃描設備機身的二維碼,獲得設備ProductKey,并將手機連接到設備建立的熱點中。
連接建立后,即手機與設備建立了一個局域網。
手機通過某種方式(如TCP或UDP傳輸)將Wi-Fi路由器的配網信息(SSID/password)發(fā)送給設備。
設備得到配網信息后,切換到STA模式,即可連接到Wi-Fi。

將以上配網過程,畫成時間序列圖,則用戶、APP、物聯網設備、路由器這四者的交互關系為:

3.2 手機熱點配網
手機熱點配網(phone-ap-config),是設備熱點配網的一個變種,熱點不再由設備創(chuàng)建,而是由手機創(chuàng)建。其具體的配網過程如下:
手機APP端啟動一個預定義熱點(如熱點名為abc,密碼為12345678)。
待配網設備先連接到手機熱點上,與手機構成一個局域網。
手機將Wi-Fi路由器的配網信息(SSID/password)發(fā)送給設備端。
設備得到配網信息后,斷開手機的熱點,進入STA模式,連接到Wi-Fi路由器。

將以上配網過程,畫成時間序列圖,則用戶、APP、物聯網設備、路由器這四者的交互關系為:

3.3 藍牙配網
藍牙配網(ble-config),這種方式與熱點配網類似,它用BLE(低功耗藍牙)替代了設備端或APP端的熱點進行配網信息傳輸,當然這種方式就要求設備端和APP都支持BLE。其具體的配網過程如下:
手機APP通過藍牙連接到待配網的設備。
手機通過BLE將Wi-Fi路由器的配網信息(SSID/password)發(fā)送給設備端。
設備得到配網信息后,進入STA模式,即可連接到Wi-Fi。

將以上配網過程,畫成時間序列圖,則用戶、APP、物聯網設備、路由器這四者的交互關系為:

3.4 零配配網
零配配網(zero-config),這種方式不需要用戶在手機APP端輸入配網信息,而是利用已配網的設備對待配網的設備進行配網。該方式利用待配設備和主配設備的高權限優(yōu)勢的配網,直接使用802.11的管理幀(probe request/response)攜帶配網信息,從而實現高效配網(這種方式要求主配和待配設備的應用程序都能發(fā)送和接收802.11管理幀)。該方式的具體的配網過程如下:
待配網設備向主配設備發(fā)送配網請求。
已連接Wi-Fi的主配設備向物聯網平臺上報新設備。
物聯網平臺向手機APP獲取待配網設備的信息。
手機APP將待配網設備的信息發(fā)送給平臺。
平臺向已連接Wi-Fi設備下發(fā)對新設備的配網許可。
已連接Wi-Fi的設備向待配網設備推送Wi-Fi的配網信息(SSID/password)。
待配網設備進入STA模式,連接到Wi-Fi。

將以上配網過程,畫成時間序列圖,則用戶、APP、物聯網設備(主配+待配)、路由器、物聯網云平臺這六者的交互關系為:

3.5 一鍵配網
一鍵配網(smart-config),該方式只需要用戶在APP中輸入Wi-Fi配網信息即可,手機通過廣播發(fā)送配網信息,待配網設備通過監(jiān)聽獲取配網信息。其具體的配網過程如下:
用戶在手機APP上輸入配網信息,手機將配網信息廣播出去。
待配網設備進入sniffer模式(混雜模式,即不過濾數據報文),監(jiān)聽環(huán)境中所有的802.11報文,設備需要在所支持的信道(通常1-13)上輪詢監(jiān)聽(因設備不知道手機和路由器的信道)。
待配網設備捕獲到符合配網規(guī)則的數據報文后停止信道輪詢,嘗試在在此信道上接收完成所有報文。若當前的信道接收失敗或超時重新回到sniffer模式進行監(jiān)聽。
待配網設備在數據報文接收成功后關閉sniffer模式,開啟STA模式即可連接到Wi-Fi。

將以上配網過程,畫成時間序列圖,則用戶、APP、物聯網設備、路由器這四者的交互關系為:

3.6 路由器配網
路由器配網(router-config),該方式的基本思路是,路由器在配網模式下開啟一個特定的用于配網的熱點,設備掃描到該熱點后連接該熱點,獲取配網信息,然后路由器切換到常規(guī)熱點,設備連接此常規(guī)熱點實現聯網:
用戶按下設備的配網按鈕,設備進入混雜模式,掃描周圍熱點。
用戶按下路由器的配網按鈕,路由器開啟特定的熱點。
設備先連接到這個路由器的特定熱點,獲取配網信息。
路由器再切換到常規(guī)熱點。
設備即可連接到Wi-Fi的常規(guī)熱點。

將以上配網過程,畫成時間序列圖,則用戶、路由器、物聯網設備這三者的交互關系為:

3.7 掃碼配網
攝像頭掃碼配網(webcam-config),該方式需要待配網設備自帶攝像頭并具備二維碼解碼能力。
用戶按下設備的配網按鈕,設備進入配網模式,準備掃描二維碼。
用戶通過手機APP生成攜帶配網信息的二維碼。
設備的攝像頭掃描APP生成的二維碼,解碼出配網信息。
設備開啟STA模式即可連接到Wi-Fi。

將以上配網過程,畫成時間序列圖,則用戶、APP、物聯網設備、路由器這四者的交互關系為:

4 總結歸納
本篇主要介紹了物聯網設備的Wi-Fi配網方式,概括起來這幾種方式的特點可以由這個表來表示:
